2010世博会北京馆设计始末独家揭秘
2010世博会北京馆设计主创团队专访
“世博会在中国,这是中国的福气。中国在努着劲儿地往上做,也许和西方比我们还是有差距,但是这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不破而不立,世博会就像一块砖头,“啪”地一下把窗户砸破了,也许大家开始会觉得有点冷,但是空气马上就会新鲜起来。从设计的角度来说,把我们的某些墨守陈规打破了,就会迎来一个动荡期,审美的取向会有一个变化。世界级有体量的大事件会形成一个标志,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世博会就是这样的一个标志。 ”
——2010世博会北京馆总设计师杨毅斌
【写在前面】
2010年世博会北京馆,对很多未能亲临上海参观世博会的朋友来说还充满了神秘感;而对于那些有幸参观展馆的游客来说,他们也未必知道这个宏大展馆的主创设计团队背后的故事。
2010年5月21日下午,我们和2010世博会北京馆设计核心团队进行了一次充实而愉悦的交流。杨毅斌、多宗远、陈伟三人刚刚结束了长达1年昼夜无分的北京馆设计建造工程,还在休假中。这个世博会最年轻设计团队的三名80后设计师从三个方向匆匆赶来,和我们一起回味了北京馆设计前后的五味杂陈。倦意还未完全褪去,说起牵动着他们3年的世博会,3人话语中的欣喜、兴奋、痛苦、喜乐、梦想……依旧鲜活生动。的确,一个如此年轻的团队能在最朝气勃发的3年参与一届中国举办的世博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情更刻骨铭心呢?在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中,我们借由北京馆的幕后点点滴滴瞥见了世博会为中国更多建筑设计师、中国展览展示设计、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带来的变化,希望有更多的优秀设计团队能和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经典案例。
2010世博会北京馆主创团队
多宗远(左)杨毅斌(中)陈伟(右)
杨 - 杨毅斌
多 - 多宗远
陈 - 陈伟
C - 视觉中国
【PART 1】 北京馆中标 昼夜无休的三人核心团队
C:你们的设计方案确定中标是什么时候?你们的设计团队以及核心团队什么时候组建的?
多:确定中标是2009年9月27日,然后从中标到年底我们整个团队都是在修改设计,和甲方不断商榷,明确创意。直到今年1月份,我们三个开始有明确分工,我主要是盯施工图,杨毅斌主要是和甲方接洽,不断交流更新意见;陈伟主要是盯着设计,以及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其实核心团队就我们3个人,像这么大的一个设计工程很多公司可能会招10~20个人,但是我们只有3个人,所以特别累。很多工作没有办法交付新人做,没有时间培训,也没有能完全接手的人,我们三个就承担起了所有工作。
北京馆外观效果图-天坛
C:接到标书后,你们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杨:解读标书。第一,我们热爱北京,热爱这个项目,我们从自己的经历中找寻和这个项目的结合点;第二,查阅大量的资料,比如北京的定义是什么,怎么去理解北京,“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要怎么理解?如果你设计三个展区来分别表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那肯定是错误的,这三个主题是一个有机体,不能割裂来看;再就是北京的性质:文明古都、政治中心、经济化大都市,这也是需要表现出来的几个方面。这些都是一个政府项目必须注意的方面,不仅要做的对,还要做出彩,这才是最难的地方。
北京馆外观效果图-国家大剧院
C:据我所知,你们主创团队的三个人都是北京人,来设计这样一个宏大北京馆,你们怎么在“自身生活背景”和“设计的新鲜感”找到一个平衡?来体现你所说的所谓设计的“合适”?
杨:我们三个都是北京人,我们熟悉北京,我们热爱北京,不过这次北京馆的设计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北京。作为北京人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经常会反问自己:这些会不会吸引人呢?我们需要最后呈现出的北京馆是大多数老百姓觉得好的,而不是小部分人觉得好的。北京馆的设计不是属于我们三个人的,也不是属于某群人的,它是属于大众的,它代表的是一个城市,是要让大家都喜爱的。这也是这次设计最难做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