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1998-2000,已建成)
2003中国建筑艺术奖公共建筑类优秀奖(实验研究奖)——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设计人:王澍
合作人:童明、陆文宇
国家:中国
城市:江苏省吴县越溪
类别:公共建筑
竣工时间:2000-01-01
建筑规模:9600 平方米
设计特点:如何让人生活在处于“山”和“水”之间的建筑中,以及苏州园林的造园思想是我设计这座图书馆的沉思背景。基地北面靠山,山上全部竹林,南面临水,一座由废砖场变成的湖泊,全为坡地,南低北高,高差4m。南北向进深浅,东西向以水为界,曲折狭长。
按照造国传统,建筑在“山水”之间最不应突出,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从北面看,三层的建筑只有二层。矩形主体建筑既是飘在水上的,也是沿南北方向穿越的,这个方向是炎热夏季的主导风向。值得强调的是,沿着这条穿越路线,由山走到水,四个散落的小房子和主体建筑相比,尺度悬殊,但在这里,可以相互转化的尺度是中国传统造园术的精髓。而从一个文人的角度看,那些小房子也许更重要,例如,水中那座亭子般的房子,图书馆的“诗歌与哲学”阅览室,便是一个中国文人看待所处世界的“观点”,一个人与自然生态相互平衡的位置。
王澍关于文正图书馆的评说
如何让人生活在处于“山”和“水”之间的建筑中,以及苏州园林的造园思想是我设计这座图书馆的沉思背景。基地北面靠山,山上全部竹林,南面临水,一座由废砖厂变成的湖泊,全为坡地,南低北高,高差4米。南北向进深浅,东西向以水为界,曲折狭长。
按照造园传统,建筑在“山水”之间最不应突出,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从北面看,三层的建筑只有二层。矩形主体建筑既是飘在水上的,也是沿南北方向穿越的,这个方向是炎热夏季的主导风向。值得强调的是,沿着这条穿越路线,由山走到水,四个散落的小房子和主体建筑相比,尺度悬殊,但在这里,可以相互转化的尺度是中国传统造园术的精髓。而从一个文人的角度看,那些小房子也许更重要,例如,水中那座亭子般的房子,图书馆的“诗歌与哲学”阅览室,便是一个中国文人看待所处世界的“观点”,一个人与自然生态相互平衡的位置。
伍公山讲学、生活的本质、湖边的白色图书馆
3月31日,阳光灿烂,鸟语花香,我们跟着王澍上伍公山。听他为学生讲课。
伍公山是王澍在杭州隐居时到处散步而发现的,这里有一个在山包上的居民点,即将面临拆迁。“这是杭州市中心最后的一个村落。”王澍说。
王澍把伍公山的民居当作天然的建筑学专业课堂。一周前他给学生布置了作业,为这个村落的建筑画出“某种总图”,而主题需要学生主动地去发现。今天则来检查学生们的收获如何。
一组学生交上来的作业遭到王澍的批评。“这张图告诉我的东西太少,而且不确切。每户与每户之间很模糊,只是一个色块,几乎看不出来。要知道里面居住的是很具体的人家,每一个都不是糊里糊涂的人,你不能漠视他们的关系,而在你的图里我根本看不出人的生活痕迹!”
他指导学生说,要把这里当作自己的故乡,回来寻找自己的记忆,而不是把自己当成游客,不要去模仿某种现成的总图,更不要去猜测老师的想法。“我希望我的课程就跟生活一样,具有某种不可预测性。”王澍很在意这种非常原创性的授课方式。
和王澍一起在山上走了几圈,虽然他已来过无数次,却见他依然兴奋了几次:一个全是石头砌成的凸出来的小间,让他联想到“一张椅子的空间和一个人的建筑”,而一间用各种各样的木板搭起的临时住所,其反其意而用的方法也让王澍称叹不已。
“这个地方每天都在变化着,每天都有建筑师。在这里可以学到中国最伟大的建筑思想。”王澍说,“这个村子就像是个魔幻现实主义的现场。我们由此可以感觉到,对于很多人很重要的生活经验,却通常被高高在上的建筑师一笔抹杀。”王澍给学生的下一个作业就是每个人为自己在这个村子里设计一幢房子。“要确定你住在哪里,这个房子要放进这个村子里并且产生一定的关联。”
王澍说好建筑里一定会表现出生活的本质来。这个意思也确实一直贯穿在我们对他采访的过程中。
4月5日黄昏,在苏州郊区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我们终于看到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这是王澍4年前设计的作品,也是为王澍当年在建筑设计界奠定地位的作品之一。
山脚的一片竹海是背景,波光粼粼的蓝色湖面是前景,几个白色“盒子”似跳跃般的姿势,又似随意堆放的几何体,动静之间,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有篇建筑评论文章这样分析王澍:“很长一段时间,王澍痴迷于一种游戏……晃动着手中的木盒,六只觳子在盒子中滚动,彼此撞击或撞向合壁发出清脆的声响,随后呈现在桌面上的是六只堆叠或散落的立方体。”
这句话的意思用在文正学院上正恰好。“几个小立方体甚至冲破了大盒子的重重束缚,破茧而出,从而完成了一种‘复杂建筑——简单城市(complex house—simple city)’的跃进。”
暮色中,我们看到几个大学生拿着书,在山下湖边的小路悠闲地散步,旁边的白色图书馆正慢慢地亮起灯来,浑然一幅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图画,顿时心旷神怡。建筑的魅力,也许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