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买房,一进去面对的就是四面水泥,连水电都没有走的“毛坯房”!这种毛坯房的装修,往往会破坏房屋的整体结构,产生噪声及环境污染,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既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也不利于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由于弊端明显,近几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取消毛坯房,支持批量精装修。“最后的毛坯房”将逝去、崭新的“批量精装时代”已然来临逐渐成为业内的共识。
作为中天精装的掌门人,乔荣健很早就有了“毛坯房终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判断。2003年左右,他便开始了批量精装房业务的尝试。砥砺前行十七载,他的远见将中天精装带上了资本市场。
进入地产行业“黄埔军校”
1992年的春风,吹醒了东方神州。
这个不平凡的年份,从年初开始,就展现出不同寻常的一面。这年1月份,南巡悄然启动。没人能预知,一场变革即将席卷全国。“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成了无人不知的街头标语,也让深圳成为许多年轻人追逐的疆场。
这一年,22岁的乔荣健,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怀揣着500元来到深圳,加入了央企中海地产。
“我是分配到中海地产的。来深圳的第一天,恰逢深圳股票抽签表发售,满街都是20多岁排队的年轻人,当时就感觉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城市,很喜欢。” 乔荣健回忆称。
众所周知,中海地产是家巨无霸央企,它在工程、成本、营销等很多方面,都是业界的“一代宗师”。1992年,中海地产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中海地产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最盈利的企业,没有之一,这么多年来,中海地产的规模不是排第一阵营的,但中海地产的盈利能力从来都是第一,他做一单,别人要做两单,他的净利润率是别人的两倍。” 乔荣健称。
在中海地产工作时的乔荣健
在当时,能够进入中海地产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而且“不讲关系规则,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中海文化,也深深的触动了乔荣健。在中海的八年里,他卖力工作,凭实力坐上了部门经理的位置。
“中海地产,它本身是一种香港的管理,很平等、很亲和。评价你的标准就是工作成绩,只要你愿意干,你就有收获。这是一种简单的文化,简单的价值观。在中海地产8年,我真的是拼命三郎,明明是一个打工者,却把自己当成老板。记得当年水产大厦的两套样板房,正常需要十多天的,但我花三天三夜就组织做出来了,这至今在行业圈子里都是神话。”
除了有个公平的机制外,中海在行业内素有地产“黄埔军校”之称,拥有行业最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对乔荣健来说,如饮甘饴,也为他日后创业打下了基础。
“非常感谢中海的培养。在中海的八年里,我拿到了很多资质,包括国家第一届房地产估价师,国家第一届造价工程师,国家第一届监理工程师,国家第一届一级项目经理,也就是一级注册建造师。我离开的时候,整体能力比较综合。”谈及老东家中海地产,乔荣健言语间总会透出感激之情。
2000年左右,中海地产进行一次较大的转型和变革。有人被辞退,有人跳槽,也有人出来单干。“再不创业就没有机会了!” 30岁那年,乔荣健决定顺势离开中海,走向狼烟四起的装修战场。
一次兼具天时地利人和的创业
创业路上,有人一飞冲天,有人却铩羽而归。说到底,创业是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较量。对于乔荣健来说,在住宅精装修行业创业,一开始就具备了天时、地利和人和。
“所谓天时地利,就是说从国家的角度来讲,住宅精装修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替代毛坯房,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各地都相继出台了很多促进精装修发展的政策,所以说天时和地利都兼具了。人和就是这么多年我在行业中打拼,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资源。”
2000年9月,乔荣健创办了中天精装。当时一台贷款买的捷达车,一台电脑和一台打印机是乔荣健的移动办公室。
“创业的初期,养不起人。我是多种岗位集于一身,采购什么都做。在中海学的知识都成了我创业的资本,一手一脚打拼出来的这段历史,有时候回顾还会热泪盈眶。”
虽然看好住宅批量精装修行业,但创业初期的乔荣健,并没有把业务专注到一个方向。因为对他而言,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也是为了混口饭吃,什么都做,做过写字楼、做过银行、做过好多中国移动的基站,总的来说业务比较杂,有什么就做什么,没有特别清晰的定位。”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连续多年不知疲倦地奔波,乔荣健的公司终于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2007年开始,房地产行业龙头万科开始推广精装房业务。在机缘巧合下,中天精装成为了万科精装房的试点公司。
“我们当年在中海地产干过,深深地知道毛坯房是一个过渡化的产品,未来精装房才是主流。当时以万科为代表的主流地产商都明白这一点。但当时很多大的公司不愿意参与精装房业务,因为他们觉得跟房地产公司打交道,要求比较高,价格压得比较低。但是我们认为,别人越是不重视,越有可能弯道超车。”
凭借着专业化和高质量标准的出品,中天精装很快赢得了万科的认可,成为了万科的战略合作伙伴。公司业务也随着万科的布局走向了全国各地。这让乔荣健更加确信自己要心无旁骛,扎根于住宅批量精装修领域。2007年开始,中天精装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住宅批量精装房业务了。
“住宅批量精装修最本质的是它能省钱,只要这个本质存在,这个市场就一定能扩大。目前精装修市场的整体渗透率只有10%左右,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从城镇化角度来看,中国用三四十年的时间将城镇化率提升到60%。未来跟发达国家比,还有20%以上的提升空间,这大概需要二三十年。所以我对这个行业充满了信心,住宅批量精装修是未来的趋势。”
有了万科的认可,保利、融创、旭辉、雅居乐,美的置业等知名企业也接连成为了中天精装的客户。在这些大客户的推动下,2017-2019年,中天精装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39亿元、13.63亿元和23.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8亿元、1亿元和1.83亿元。
择其善者而从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除了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外,创业以来,中天精装的不断发展,离不开乔荣健不断吸纳、融汇和贯通其他优秀公司的文化。
“中海地产严谨、苛求的文化让它的工程质量非常扎实、万科最让我信服的是有质量的增长、建设银行让我意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中国人寿给我的启发是:付款越快,别人对你的依附性越强、美的置业有制造业的基因,善于成本控制。”谈及其他客户的优点,乔荣健如数家珍。
学以致用,方得始终。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天精装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1+N”矩阵式经营管理模式。所谓“1+N”,“1”是指公司级的包含若干部门的经营管理平台,“N”是指若干区域中心。通过总部职能部门和区域中心实现对项目执行过程和项目团队的直接管理和双向监督。
乔荣健表示,“1+N”平台经营管理模式,能够加快项目管理团队的培养速度,降低项目对个别人员能力的依赖,使公司的业务扩张成为可能。同时,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管理方式对提升效率、控制成本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除了形成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外,“既要高质量发展,又要绷紧防风险这根弦”也是乔荣健对各个项目一贯的要求,而这也让中天精装发展的更加稳健。
“房地产行业很容易就产生一个爆炸性的质量事故,上媒体头条。所以永远要一只眼睛看机会,还有一只眼睛看风险。”
从天人合一到顺其自然
“创业是一条孤独的路,一个人走,也许走得快,但和同伴一起走,才能走得远。”于乔荣健而言,创业以来最大的幸事之一便是有了总经理张安这样一位合伙人一路相随。
“我与张安是毕业后一起分配到中海地产。创业一年之后,我觉得很有信心了,就请张安加盟了。我们在一起创业差不多二十年,始终同心协力地经营着这家公司,从未发生过争议,比夫妻还默契。当然,形成这样的默契,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互相信任,优势互补,工作风格也完全合拍,随时可以成为对方的补胎,AB角可以替换。”
招股说明书显示:中天精装的控股股东中天健是乔荣健的一人持股有限公司,另一股东中天安则是张安的一人持股有限公司。
“我叫乔荣健,就叫中天健。他叫张安,就取名中天安。蕴意是保佑着中天精装平安稳健。我觉得我们公司跟同行的一个差别可能就在“精”字上,中天精装这个“精字”上面,精细化管理,这里面下的功夫比较深。”
除了要与合伙人一起走,乔荣健还想着与员工也一起走。2007年开始,乔荣健便开始有意识的培植工程管理团队,恰如当年中海地产培养他们一样。
“我觉得腰一定要硬,腰就是公司的中层,培养了这么多年之后,现在中层已经逐渐成熟,能独当一面了。”
6月10日,乔荣健和张安一同敲响了上市宝钟,宣告中天精装成为了资本市场的一员。在乔荣健看来,与员工分享成功果实便是对他们最好的回馈。2011年和2017年,在乔荣健的推动下,中天精装分别成立了“天人合一”和“顺其自然”两大员工持股计划。
“2011年,我们成立了天人合一这个员工持股平台。目的是想把公司近50个骨干员工都集聚在这个平台上,共同发展,分享成果。很遗憾,等了这么多年,2017年公司上市被否了。顺其自然这个平台是在2017年公司第一次IPO被否之后成立的,那时想着心态要放平和一点,顺其自然,船到桥头它自然直,功夫下到了,总有我们回归资本市场的那一天。现在回头来看,顺其自然真的挺好的,很多时候我们自己要努力,但是也要靠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