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宛如一条巨龙跃海而起,将香港、珠海与澳门三地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作为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世界级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程规模最庞大桥梁……每一项记录都是中国工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在建设过程中集中了一大批实力强劲的顶级建筑企业,其中华剑建设集团凭借在承建国家级重大工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仅成功地从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中标并承建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幕墙工程和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精装修工程(二标段),而且以其在建筑幕墙和室内设计施工领域的杰出表现,赢得了各方的广泛赞誉。
秉节能设计理念 打造绿色“如意岛”
珠海口岸位于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之上,是港珠澳大桥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唯一的三地互通、客货兼重的陆路口岸。在设计上,整个口岸外形按照“如意”造型设计,寓意“一地三通,如意牵手”。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
作为具有幕墙、内装施工与设计资质的大型施工企业,华剑建设集团在幕墙及精装修深化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最初的设计理念与标准规范,在华剑多年积累的设计与施工融合的经验基础上,对细部做法、细节、工艺可行性与其它专业(如:消防、空调、智能灯)的配合予以更多考虑,更注重节能、节材、绿色环保,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珠海口岸交通连廊工程
以珠港旅检楼出境大厅为例,整座建筑的屋顶设有由大到小的7个梭形天窗,采光均匀。檐口薄而深远,加上出挑的玻璃雨棚设计,在遮风避雨的同时,也为大厅带来更多光照,让室内在没有使用电源照明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明亮,充分体现出绿色环保的节能理念。
出境大厅梭形天窗
在施工过程中,局部区域难免与设计效果发生冲突,对此华剑建设港珠澳项目指挥部(以下简称“华剑项目部”)充分调研探讨,寻找替代方案,通过材料样板、工艺样板、实物效果等的展现使之能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华剑项目部的积极沟通和细心施工,最终的完工呈现效果与原设计的期盼效果完全吻合,获得各方的一致认可。
珠海口岸幕墙工程
此外,华剑项目部通过对施工材料提前排版编号,再生产施工,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减少材料的浪费与损耗,大幅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立高效协调机制 为工程推进施工进度“提速”
面对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这样的大型建设项目,优秀的策划组织尤为重要,华剑建设集团各个层面从一开始就充分认识到该项目面临的各种挑战,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华剑建设港珠澳项目指挥部,派遣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劳务队伍,根据现场实际合理规划,高效组织,及时沟通协调。
大型项目参与单位多,工作面交叉多,相互影响不可避免。华剑建设集团承接的幕墙工程及精装修工程的工期分别为6个月,但因涉及主体及单体建筑多,交接幕墙及精装修时间不一,实际上各个区域的施工时间均只有2~3个月。
珠海口岸项目关注度极高且工期要求紧迫,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不允许出现任何差池;珠澳旅检大楼主体移交最晚,涉及钢构、屋面、机电等作业共同交叉作业,施工单位众多,施工场地及空间极为紧张,涉及协调工作繁杂。华剑项目部在这种情况下统一认识,将合理的组织、协调作为项目组织的核心,将人、机、物各种资源有序高效地组织作为管理的核心。
现场协调,高效施工
华剑项目部在人工岛上建立夜间例会制度,将所有的会议尽量简化,利用夜间召开各种沟通协调会议,减少交叉作业对施工的影响,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组织、见缝插针,争抢作业面,一点点完成前期各项工作,为后续精装修面层施工抢出时间。对于棘手的问题,项目组全员参与、全员管理、全员监督实施,认真做好工作的事前准备、事中控制、事后总结,努力把影响因素降到最低。这项统一高效的协调沟通机制的建立,如同为项目建设装上了“加速器”,为节省施工用时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珠澳出境大厅超高天花作业中,华剑项目部打破常规,采用高空挂篮施工法进行天花面板安装,有效地避开了作业面及场地紧张、相互干涉的状况,天花与地面同步施工,提高了工效,比常规天花、地面分别施工减少时间40%以上,使工期仅有一个半月的20000平方米珠澳出境大厅及室外平台地面铺装工作只用了25天就完成了全部铺贴工作。
珠澳出境大厅天花与地面同步施工
自入场以来,华剑项目部充分做好技术研究和前期建设准备,通过积极统筹协调,项目部促成各项工作面顺利移交,专业分包单位按期进场施工,各项工序间实现无缝衔接,在连遇恶劣天气影响的情况下完成了项目进度要求。
15米珠澳出境大厅室内精装修工程
7.2米珠澳入境大厅室内精装修工程
与此同时,华剑项目部还严抓文明安全施工,确保安全管理同步到位。因为项目部清醒地知道,安全是天,在工期紧张、交叉作业多的情况下更容不得半点马虎,在保证安全的大前提下,才能确保工程顺利开展和推进。
以小时为单位 与“天鸽”抢时间
港珠澳大桥因为桥位区处于热带气旋路径上,每年6月至10月,桥位都会频繁地受到热带气旋登陆的影响。珠海在2017年8月下旬接连遭遇了3个台风,其中还有57年一遇的“天鸽”强台风,台风的突袭使得原本紧张的工期变得更加紧迫。面对台风的侵袭、工程进度的止步不前,华剑项目部面临严峻考验。
华剑建设集团领导层对珠海口岸项目高度重视,董事长、总裁及公司相关部门领导多次亲临现场,不仅在资金及其它各种资源配置上鼎力支持,协调解决项目部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指导相关工作,公司高层领导还反复叮嘱大家坚守“诚信、优质、高效、创新”的宗旨,要以最好的质量把港珠澳大桥项目建成精品工程。
华剑项目部也在现场多次组织供应商专项会议,动员各方力量,克服重重困难,确保项目每个节点工期控制的实现。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驻守华剑建设港珠澳项目指挥部的林强总指挥,自指挥部上岛以来,林强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并提出了“以小时为单位,小事不过天,大事不过夜”的方针。他还每天从早到晚深入施工现场,亲自协调解决现场各种难题,为施工单位扫清障碍。
在台风的影响下,工期变得极为紧张,所有工作已经细化到每天甚至每小时的完成量。经过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像交通连廊屋顶、飘檐幕墙工程这样易受天气条件影响的项目,在施工期间虽经历了极端高温酷暑、暴雨、超强台风“天鸽”等恶劣天气,但通过合理组织和施工人员的昼夜奋战,3万平米的铝板幕墙不到3个月就全部完成铺装,实现了各个工期节点与总节点的如期完成,为工程交上了完美的答卷!
珠海口岸竣工验收
战罢“天鸽”硬扛“山竹” 品质铸就企业核心竞争力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遭遇数次台风侵袭,其中就有2017年的14级强台风“天鸽”。为了应对频繁的台风天气,华剑建设集团的建设者们以超强的责任心,一丝不苟地落实以抵御16级台风为目标的验收标准,圆满完成珠海口岸的幕墙工程和精装修工程。
2018年9月16日,半径达500公里的强台风“山竹”势如奔雷,直扑广东沿海,其最大风速强度达到了恐怖的16级,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在通车前夕面临一次空前的严苛考验!此时有些人担忧,有些人恐惧,还有一些人在调侃:“刚验收的港珠澳大桥,台风‘山竹’也来验收,这能抗住吗?”
华剑建设集团的建设者们紧张地关注着各项数据:台风经过港珠澳大桥时,监控数据显示桥上测到瞬时最大风速55m/s,也就是达到了16级。狂风卷起的巨浪肆无忌惮地拍打着人工岛救援码头与四周的挡浪墙,但整座人工岛连同建筑群任凭风吹雨打,在风浪中岿然不动。一项项监控信息显示此时的各项数据均在设计范围内,大桥建筑安全、正常!
当天傍晚18时30分,安然无恙的港珠澳大桥近30公里桥面上的路灯如期点亮,蜿蜒的“火龙”映亮了伶仃洋上的夜空。面对16级台风的肆虐,全线竣工后的港珠澳大桥再次经受住了考验,在通车前夕通过了一次“另类验收”!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项目在抵御台风“山竹”过程中的完美表现,让华剑建设集团作为一家“硬核”施工企业所具有的超群的品质掌控能力得到全面展现;将品牌建设同工程质量、经营理念、服务理念等融为一体,铸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华剑建设集团,凭借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奋进”的发展理念,在今后必将再次为我们带来更多惊艳的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