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日,莺飞草长。在苏州高新区的CBD邓尉路上,记者眼前陡然出现一幢造型精巧且富于现代感的建筑,进门则迎面可见一方小巧的下沉式园林景观,流水潺潺的池塘,片山假石,高低错落,竹影婆娑,风姿绰约。种种细节透露出此行走访的公司行业属性与建筑装饰设计有关。
尽管2015年就登陆主板市场,柯利达董事长顾益明却始终保持低调的作风,甚至主动远离媒体视线。经过数次沟通后,他终于决定对上证报记者聊一聊,装饰装潢这个传统行业背后所蕴含的高科技,以及与当下潮流对接的生态链与智能社区等话题。
未来业务前景广阔
翻阅柯利达的公开资料,在大股东名单里就能找到顾益明三兄弟的名字。三兄弟在2000年初各自拿出50万元创办了柯利达。从履历表来看,顾益明从2004年接任成为公司总经理,2006年成为董事长。而公司经历若干年发展后,家族企业色彩如今基本退却。
“我们公司现在最为倚重的是技术能力以及企业团队的合作。”顾益明告诉记者,自己十分尊敬通信领域巨头华为,它通过技术实力树立国际行业标准。他再三向记者强调,公共装饰装潢行业如今已不是像外界想象的那样,靠人脉资源拿单子,而具有很强的技术壁垒。竞标企业必须具备较先进的技术和长期积累的重要工程经验,才能在行业一线立足。公司的各类专利、技术奖项是同业中较多的。据统计,公司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已达180项,其中45项专利荣获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科技创新成果奖”; 35项工程荣获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科技示范工程奖”; 11个工程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每年技术研发设计费用占营收比重超过3%。
“我相信技术改变世界,技术带给我们更美好的生活。”顾益明告诉记者。
公司从初创到拿到二级资质继而获得一级资质,从股改到IPO上市,经过不懈努力,赶上中国经济大发展快班车。
和苏南诸多民营企业路径类似,始柯利达一开始也是先牢牢抓住本地的市场。顾益明从未停止思考和学习,并常回到课堂进修。在此期间,他认识了一些眼界更为宽广的朋友,他们的真知灼见也给了顾益明很多的启示。从此,在深耕江苏本地市场的同时,他开始带领公司向全国市场进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013、2014年,受各方面的政策影响,公司发展同时遭遇行业发展的艰难期以及IPO发行停顿。“这是一段艰难的时期,整个建筑类行业的资金、业绩压力都很大。好在我们业绩没太大增长也没有太大的下滑。”顾益明回忆说。
顾益明表示,不可否认,目前的基建投资增速很难复制过去数年的奇迹。但从政策导向来看,城镇化率提高的趋势不会改变,随之将带动医院、学校、文体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而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各地高铁、地铁以及机场建设步伐也不会放缓。柯利达早已在这些领域都进行了研究布局,且有较强的技术支撑,并先后参与了南京地铁1号线延伸段、苏州地铁4号线、虹桥机场扩建工程等项目。
“有那么多的方向亟待拓展外加存量翻新工程,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说,我们对未来5-10年业务不会担忧。”顾益明对记者表示。
通过并购打造产业链生态环
今年2月,公司发布公告称,预中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永久办公场所幕墙工程(一标段),投标报价为3.455亿元人民币,占公司2016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1.11%;建设单位为北京新奥集团有限公司,建筑面积约80000平方米,建设地点为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中心B27-2地块。
顾益明在评价这一大单时表示,亚投行项目地理位置在北京,同时这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项目,展现了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建设方对玻璃幕墙的要求极高,这种“双层呼吸玻璃幕墙”不仅要达到传统玻璃幕墙的隔热效果,对于风的噪音、建筑外马路的噪音也要求控制在一定分贝内。此前的工程对于防噪效果从未达到如此精细的地步。柯利达方面早早做出了小样,并通过相关检测,最终收获大单。这个项目对于柯利达有战略上的意义。顾益明表示,亚投行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的标志性项目,这将是一个起点,引领着公司未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寻求更多的突破。
相比同业企业跨行业多元化发展,顾益明认为做好主业是根本,未来更多精力还是进行产业链延长方向的并购。
公开信息显示, 柯利达于2016年收购四川域高80%的股权,布局产业链上游建筑设计领域;2018年1月又收购赛翼智能70%的股权,向产业下游建筑智能化领域延伸。目前,赛翼智能的股权已经完成转移工作。
顾益明对记者坦言,公司对于收购标的有自己标准:首先,主要并购一些行业上下游可以协同效应,要“1+1大于2”,能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其次,柯利达本身并未涉足但同属于一个行业的;再次,技术和品质自身要过硬,要有持续的发展能力;最后最重要的,要有一个积极向上、能够融合团队。
从某种角度来看,将赛翼智能收入囊中,也是公司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的体现。被收购的企业也将借助柯利达本身的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最终形成一个涵盖装饰装潢、建筑设计、材料科技、智能社会的生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