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亚视(广田设计院中标方案)
4、能否分享一下,您从一个设计师,到管理者,甚至到一个公司的负责人,这个过程的心态变化,以及对“设计”和“管理”这两个领域有哪些不同程度的体会?
设计企业的管理和其他行业的管理不太一样,这种管理很多时候还是对设计本身的技术管理。我作为设计师对于一些大型项目以及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都会参与到整个设计过程,对设计方案和团队工作给出一些指导性建议和方向把控。比如这次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项目,我就是以设计师的身份与团队讨论,从理念、方案,到具体如何定位,如何在未来的项目中出彩等等,我都会参与得很深。我需要在设计师和管理者两种身份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一方面是对项目本身进行参与和指导,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管理效益和团队建设,这两方面工作可以相互结合使其形成互相促进的发展。只有管理效率高,团队的合作与业绩才会更好。
从一个设计师到管理者和运营者的多重角色转变,我觉得其实是自然而然的,没有特别刻意的要去转变或者成长。管理者是对内的,运营者要对外接活,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必须要领好路,团队越大越有风险,如果没有领好路,老大一点错误就会放大很大,对团队是灾难性的。作为领路人,相对来讲还是要有独断决策的部分,凭经验和专业积累等来判断,未来应该怎么发展,在市场没有到来之前,要有2-3年的前瞻性的先知先觉。最早,一分院做的最多的是酒店项目,当时酒店市场需求大,我们也集结了像孟松涛(一分院院长,杨邦胜酒店设计集团原首席合伙人)这样的酒店设计大师、酒店设计高手。在那个阶段,我作为领路者,要分析现状对未来做清晰的预判,我意识到酒店市场即将饱和,随后做出了一个重要决策:由原来的单一酒店设计为主体,转变为以酒店设计和商业综合体两大板块为核心。初期我们尝试国外商业综合体项目的深化设计,积累经验。两年后,设计市场因政策调整等原因发生了重大变化,酒店市场迅速衰退,商业综合体升温,当年我们的业绩也就直观反映出了这一市场转变:酒店项目份额降到百分之二十几,商业综合体项目升到百分之三十八点多。这就说明了作为领路人对未来的把握很重要。
被推选为设计院院长,一方面是公司和集团领导的信任,另一方面是设计院各位副院长、分院院长不记名票选的结果。任职半年多来,我也深切感觉到了责任和压力,投入了大量精力在理清设计院现状上,在此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经营、管理改革:如组织架构重组、管理制度革新等。很庆幸,我背后有一个强大、热情的团队,比如联合创办院长彭海浪,韩斌、李行、严肃、李晓君等各位副院长,以及邓薇副院长和她带领的总院管理中心,包括蔡冰、孙秋只等经营管理中心的老员工。在团队的鼎力支持下,我们把设计院各分院凝聚团结在一起,大家一起努力干实事,并在上半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很欣慰,很感谢!
广田设计院核心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