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寿命百年的大型体育场馆不能永远依靠门票,体育场馆终归姓“体”,所以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依然面临挑战。8月16日,南京青奥会,在这座古老而又充满现代化的城市拉开序幕,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南京青奥会是中国举办又一重大奥运赛事。承载各项赛事的体育场馆,是奥运会的一大亮点,比赛期间,它们发挥着各自应有的作用,而赛会后如何继续让这些场馆为民所用,继续发挥能量,考验着场馆建设者对城市居民未来文化生活的把握。
节能建设贯穿始终
由中孚泰参与建设的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交流中心(也称青奥中心)总建筑面积约为4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0亿元。据悉,在南京青奥会议中心的建设中,在许多方面的技术应用难度还要超过鸟巢。但是在青奥会总预算仅达北京奥运会十分之一的现状下,大量绿色节能技术使用成为必然。
据中孚泰董事长谭泽斌介绍,在整个青奥中心场馆建设中,实现了材料、声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场馆内外富有浓郁的现代感。
同时场馆建设也是以绿色为核心原则。在建筑材料选择中利用的是水泥与石膏、水磨石与新型建筑材料的集合体,这些材料可以增强演艺建筑、体育场馆、会议中心等各类建筑的牢固性,同时体现了绿色、自然的理念。在剧院内饰部分,大剧院建设专家中孚泰首次使用了6000个LED灯照明。目前大型文化场馆采用LED灯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但是一次性采用6000之多的,青奥会中心大剧院是首家。LED灯的使用,使场馆内灯光效果更好的同时极大地节约了能源成本。这些灯具与建筑声学、混响时间、艺术图案、功能照明等在同一材料上的完美整体解决方案,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
另外一方面,在大剧院的声学设计和声学装饰中,采用了穿孔板材料与天然植物布连接,达到了透声织物的效果,这不仅降低了噪音,也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持演出的原声态。青奥中心大剧院的声学效果也借此媲美悉尼歌剧院,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
一座场馆多种功能 尝试综合型文体中心
奥运场馆承担了多项比赛,而且项目之间差异很大,奥运场馆的后续利用也要不断摸索。我们都知道大型体育馆的建设成本非常高,但是往往举办完一次体育赛事后,场馆就要闲置很久,体育场馆的运营成为难题。这也预示着打造多元化、综合型的文体中心也就成了大型场馆的发展趋势。
此次南京青奥中心的建设就是以改善大型公共场馆运营现状为目的的一次尝试。青奥中心的建设也是现代化综合型文体中心的代表,整个场馆除了赛事使用的功能外,还包括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等不同功能。南京青奥会议中心建设剧院,看似毫不相关,其实都是居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其发展的多元化,也不失为一箭双雕。
专业铸就成功 中孚泰创新提出运营新举措
在青奥中心的建设中,中孚泰主要负责大剧院兼会议中心、音乐厅、博物馆等的建设。中孚泰一直专注于大剧院的建设。在过去的19年里中孚泰参与建设了全国60%的高端精品剧院。其中包括我国十大优质剧院中的六座,三佳声效剧院中孚泰的两座。尤其是近三年来,中孚泰建设与投资的大剧院、音乐厅数量达到了全球第一。
而对赛事结束后场馆的运营方式,中孚泰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谭泽斌表示,“针对基础设施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打破大型公共设施功能单一性的现状。”而加强多元化文体设施建设,同时在建设中不重量不重质,所建设的音乐厅、文化建筑就必须在性能上赶超市场高端水准。
在管理层面上,“明确场馆所有权、责任人、打破事业单位垄断现状,使得利益分配合理化,吸引具有能力的企业参与大型公共文化场馆运营”,这也是解决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的关键问题。
最后针对许多厅堂级的存量文体演艺场馆闲置的问题,谭泽斌建议对其进行整改,力求打造成为专业型的多功能演艺场馆。形成社区化剧院模式,加强社区居民的体验感,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解决运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