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者:
躬耕前行推动改革破冰
时至今日,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创始人张恩树老会长提起汪家玉时,仍然发自内心地赞赏:“汪家玉是个难得的好人!他有企业家的智慧和胆略,更难得的是他的胸襟和为人。”深装集团在时代变革中几次迎来命运的大转折,最终每一次都化挑战为机遇,这与汪家玉个人的胸怀和品格密不可分。
1997年,深圳市政府实施“组龙工程”,将当时的深圳装饰工程工业总公司、洪涛公司、黎源公司等单位划归深装,组建了规模空前的装饰集团。但这个本意在于“强强联合”的计划,一开始却进行得并不顺利。划入的几家公司此前发展状况良莠不齐,有的经营不善、资质不良,有的内部管理不规范、外部口碑不佳,还有的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深装集团接手管理后,汪家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统一思想,制定制度,确定了公司经营工作的“三变工作方针”:把思路变为制度,把制度变为行动,把行动变为效益。在“三变工作方针”的指导下,深装集团逐渐理顺管理,实力不断壮大。
1999年,深装集团作为深圳市国企改革第一批试点单位,正式启动改制工作。在改革试水阶段的我国第一轮国企改制中,曾上演过各种众生相:企业领导一夜暴富者有之,下岗职工连年上访者有之,政府焦头烂额疲于善后者有之,而所有的症结最终都归因于“利益”二字。
作为深装集团一把手和企业改制工作的主导者,汪家玉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发展重于泰山、责任重于权力、奉献重于索取”的原则,要求所有改制措施必须在国家政策框架内进行,所属企业领导更不准在改制中捞好处。
心底无私天地宽。汪家玉将闻风赶来高价收购集团公司的投资者挡在门外,也堵死了自己和下属企业领导的“财路”。 他一手抓经营,一手抓改制,几乎每天都处在超负荷的工作中。深装集团的改制工作虽然进行得颇为艰难,但因为上下齐心同欲,5年后终于得到一个圆满的结果:国有股100%退出,同时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员工福利不受损、企业发展健康持续。汪家玉的高风亮节还体现在改制过程中,竭尽全力帮助所属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资质升级,还将“深装总”的金字招牌无私让给原工业总,帮助其走上快速发展通道。如今,洪涛股份、瑞和股份和深装总都发展为在中国装饰行业叱咤风云的上市公司。
深装集团的改制经验得到了深圳市政府和中装协的高度肯定,被评为“深圳市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深圳市文明企业”。作为先行者,深装为中国装饰企业改制拉开了历史大幕,在中装协大会上,汪家玉将改制成功的全部经验都拿出来与全国同行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