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方面,他说历史其实就是一种传统,他会尊重到这个土地上所发生的历史。但是,最关键的是,他所说的历史并不是终点,同时,他把历史看作是未来往后发展的起点。我觉得这个非常有意义。他并不是完全割裂掉新的和旧的,或者只是一个简单的、并列的对比。他的设计作品,我感觉像是一根线一样,把过去、未来串在一起,相互对立着,而又相互交融着。我相信,当他的作品完成的时候,他自己的作品也就成为了一段历史,会等待着历史上下一段的呈现。
实际上这个想法就是我刚才讲的,以一种时间的角度来看设计的过程,它采取的是一种开放性的设计思维,它会把时间的所有层次叠加,这叫做时光的叠加。
例如从以上的照片上来看,左边的砖墙,右边修道院时期的外墙粉刷,以及中间Scarpa插入的设计,一种强调混凝土和钢结构的设计。这几个不同时期的设计元素水乳交融,相互映衬,以建筑作为载体,诗意地展示了这个土地上所发生的历史。
第二点,他让我非常感动的地方,是他对历史的理解转化成了设计师的语言。他对历史的理解很多时候转化成了他对材料的表达。他对材料的运用非常细腻。你不停的会发现,他把不锈钢、混凝土、木材交织在一起,以一种非常诗意的形式交织在一起,以一种你想不到,但你又会觉得怎么可以做得这么的合适的方式交织在一起。我觉得这样的交织带给人一种时光的厚度,他会让你看到它原来的东西、后来的东西怎么进行谈话。除了历史,你又会看到创新,又会看到他的创造。
我很喜欢他,在那边停留了很长时间。
下面是洪涛设计院的设计团队做的一些项目。这个项目是在宁波柏越酒店,主创设计是Sylvia Chiang Design,我们在这个项目中承担的是深化设计的工作。这个项目进行了三年。
基于刚才的讲述,这样的两个项目可以在对比中理解,一个是西方,一个是东方,但你会不停的在建筑中看到那种对于时光、对于历史的叠加。宁波是一个有着丰富的传统和文化的地方。在这样的一个文脉背景下的新的创作怎么样跟历史、文化发生对话,怎么样产生一种交融,这个项目都进行了值得思考的尝试。在这样一个奢华的酒店空间,你总会发现简洁的和复杂的构件在对比着,历史的和现代的在对比着。你总会发现这样一些非常有趣的穿插。同时,你会发现这样的设计并不是封闭地把历史围起来、保护起来,新的对立起来,而是,所有的元素,它是一种交融。例如下面第三张的图片,在这么简洁的空间中,面对电梯门的却是那么富有当地特色和蕴含了历史的一面砖墙。
下面是我们设计的宁波文化广场朗豪酒店,它处在宁波市中心的商务区。我当时的思考,在这个酒店的设计可能要倾向于更加现代一些、商务一些,但同样也要表达它的文化层次。我们切入的点就是“舍形取意”。宁波的历史底蕴、宁波人的那种低调、富足的人文气质,作为一种重要的层次,我们将它穿插到现代的简洁设计中。另外,就像Scarpa对材料的运用,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把着眼点放在材料的表达。
例如电梯厅,整个空间的立意是“白”,是基由正中墙面悬挂的艺术品,一幅中国的山水画,而引申出来。整个电梯厅的色调是白与黑的对比,以黑来反衬白。至于怎么表达白,我用了很多材料,将其并置在同一个空间、同一个时间里。有大理石带花纹的白,有不带花纹的肃静的白色,有被凿矬得很粗糙表面质感的白,也有那种因使用了银箔而带来光亮反射效果的白。这样,设计的立意就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而展现了很好的层次。如果室内设计师进入到材料,这是件很好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