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7月26日,国务院批准了营口“鲅鱼圈新港港口设计任务书”。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90年代末设立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鲅鱼圈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都发生了巨变。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泰文化艺术广场”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开始动工的,主要分为现代化图书馆、剧场、城市广场三部分,北京清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院王弘工作室承接了其中营口大剧院的室内设计工作。
营口大剧院外观
一、从文化中寻找设计的原点、重塑文化的影像
王弘工作室自接到营口大剧院室内设计任务起,便首先试图从意识层面给出一个定义,从一个点出发,在历史、人文、社会、自然等领域里寻找蛛丝马迹。营口经济开发区不仅仅是“海港”,而是“新港”、国家级开发区,这就决定了它将成为一个港口示范城市,是中国新港口城市的代表。从文化上说,营口经济开发区沿袭了辽东文化的脉络,既有干脆、豪爽的地域特点,又有沿海兼容并包的胸怀。最终,工作室得出了结论:营口大剧院设计成一个既有现代感又有文化特色的、友好开放的、机能合理的城市公共服务空间。
观众厅与前厅是整座大剧院的核心组成部分,二者融合贯通相互依存。前厅是观众进入主体建筑最先接触到的重要空间,空间体验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着观者对整个建筑室内设计的评价。从空间上看,前厅为四层挑高空间,通透的建筑玻璃幕墙围合着筒形剧场观众厅,二者中间形成了一个空腔。核心筒四周的挑出平台以及凌空走廊在这个高空间中划分出了立体多维的层级,交叉变幻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立面的完整性。这成为后期方案设计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确立整个空间的主题。首先提取定义中的“文化特色”,海洋文化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最初几版方案中,如海螺般的弧线和有机形占据了整个筒形核心观众厅的外墙,这种队自然的模仿与复制在最终方案中也得到了体现。就像是接近黄金分割比率的斐波那契数列,不论是鹦鹉螺的螺旋线还是百合花的花瓣数目,自然界无数生物都不约而同地符合这一近乎完美的定律。工作室希望在设计中应用这一数列创造近乎自然的有机形态,但又不是单纯的抄袭,这需要进行抽象、简化、分解并重组……作为世界建筑设计的流行趋势,如何引入、如何落地是重要的课题。
下图中所展示的前厅是几个方案中最有视觉冲击力的。核心筒的通体深红色面板搭配数量不断变化、色彩渐变的浅色色块,拼板缝隙形成的几何线条疏密有致地将它们进行了划分,看似随意,实则经过严谨而缜密的分析和思考。整个核心筒看起来更加独立和完整,整合了人流动线、挑出平台和凌空步道的关系,也使人的视线瞬间被吸引至此。这个布满肌理的庞大的红色几何体像是在海底透过生长着的红色珊瑚在仰望海面,水光和波纹随时间流转忽聚忽散,也像厚厚的白色积雪中,小木屋外挂着一盏喜庆的大红灯笼。
营口大剧院大厅效果图
二、专业的声学空间设计
剧院的核心部分是观众厅,作为专业要求的声学空间,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在要求上近乎苛刻。从建筑上看,该观众厅共1183座,包含池座、楼座和包厢,舞台及乐池设计能够满足剧场、音乐厅、大型会议等多种使用功能。其中,音乐厅功能对设计的专业性要求最高,这也是此次剧场设计的难点。剧场设计是一个集合多专业的综合学科,又或者说是一门“科学”。除了声学专业,灯光设计专业、舞台设备专业、音响设计专业,甚至材料专业等等都有很高的专业要求,并需要严谨的程序协作,而这一切都将呈现在一个统一的具有高度美感的室内空间里,整合它们就是室内设计师的工作。虽然清尚装饰王弘工作室熟悉剧场设计这个领域,之前也有过不少成功案例,但如何在限定的建筑条件下实现更好的声学效果,并做出不同的室内空间特色,依然是此项工程中的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