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懋堂之 百年会所
德懋堂百年会所是将散落在徽州的民居以原拆原建的方式进行异地的复原保护,并重新组合成为聚落群体,其依山就势、枕山、面屏、环水,体现了徽居建筑风水学说,是自然和人文的有机融合。会所每栋民居的每种建筑元素,甚至建筑材料,都沿用徽州古建要求,对残缺部分予以修复和外购古建材料补充,以求完整,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样,体现徽州古民居的原汁原味。在保留原有建筑形式的基础上,对德懋堂内部进行适度装修和现代化改造,以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如增加卫生间、照明、空调、液晶电视、电话和空气能热水设备等设施。装修的风格、选材、颜色等注重与古民居整体的格调相协调,使其成为可居、可赏、可游的休闲度假精品,即所谓的“徽居再生”。
黄山德懋堂休闲度假项目设计
会所现有三栋古徽居,分别是德懋堂、鸣琴居、处仁堂。
鸣琴居也是清代的一幢清代民居,占地87.3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平方米。屋主姓吴,1900年建房,恐于当时的战乱,门罩的砖雕简单寥寥,而宅内的两面墙则满是砖雕,深藏不露。“佐理鸣琴”匾系清代书画家、鉴赏家和收藏家李嘉福题赠。“鸣琴”源自三国魏诗人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按诗意将现在的鸣琴居的客房命名为明月、清风、幽篁。
处仁堂占地面积87.3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平方米。房屋建造于清代,屋主方姓,在苏杭经营丝绸,由此,老宅使用的石材均是出自浙江淳安的茶园石,色青质坚,纹理飘逸。经原拆原建和适度的改造后的处仁堂拥有5间(套)房,引用孔子谓“仁”的五种品德:庄重、宽厚、守信、敏捷、慈惠,分别取名为仁里、恭、宽、信、敏。
黄山德懋堂休闲度假项目设计
德懋堂之 度假徽居
德懋堂度假徽居散落的分布在丰乐湖沿岸,位于丰乐湖精华部分的区域内,总建设用地202亩,建筑规模67000平方米。其中一期建设用地面积12905平方米,18栋精品度假徽居限量销售,尽显尊贵。
德懋堂度假徽居沿用古徽居枕山、临水、粉墙黛瓦的建筑特点,形成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色度假徽居群落,单体建筑的共同点是在入口面采用传统徽州门楼,两面侧墙也采用实墙小窗的传统风格,而在临湖的景观面则采用通透的观景玻璃窗,以改变传统民居的封闭感,实现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即所谓的“徽派创新”。
度假徽居拥有临水居、半山居、茗香居和听竹居四种户型,在设计中各具特色。
临水居临湖而居,私家园林直抵湖面;充分利用坡地高差,形成错层设计,主入口采用顶光门厅,视觉通透;上半层为卧室区,下半层为客厅区,空间丰富;徽州民居式中堂与现代化起居室共生,新旧相得益彰,恰如其分;拥有观景主卫;一层的灵活设计,可改为二间客卧,使用价值增倍。
半山居位于龙脉山脊之上,居高远眺,华东第一生态湖的美景尽收眼底,视野开阔;主入口天井小院设计,徽风独具;徽式中堂与现代起居室既分又合,形成双厅设计。茗香居可感受到徽州村落街巷的氛围;横向花园设计使其具有更多私有室外休闲空间;徽式中堂与起居共生,新旧相得益彰;布局紧凑,利用率高。听竹居地处竹海、松涛之中;地势平坦,为仅有的双层设计;徽式、西式双厅设计;前天井小院,后景观园林,双园设计;客厅空间连贯,彰显大气,可做企业会所使用。
换种方式享受黄山,您将体验到别样的徽州风味;在德懋堂休闲度假,您将享受到高品位的惬意与闲适,正所谓“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