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弦支穹顶结构的上部是一个球冠顶面的单层网壳,由很多钢管组成,下部用钢索撑起来。但羽毛球馆的跨度为93米,如果只用单层网壳支撑这么大的跨度,就要大大增加构件的截面尺度,结构就会很笨重,因此设计单位在羽毛球馆单层网壳下面使用高强度的钢索进行张拉,将网壳支撑住,这一做法节省了30%至40%的钢材。
“弦支穹顶结构和弓的外形有些相似。”张爱林举了个例子,“做弓的竹子下面需要一个高强度的弓弦拉住它,才能使弓保持一个稳定的形状。上面说的单层网壳好比做弓的竹子,而下面的高强度钢索就是弓弦。如果没有弓弦在那里撑着,竹子也许还能是弓形,但形状不会保持很好的稳定。而单层网壳如果没有钢索的拉力支撑,就会不稳定。这就是弦支穹顶结构,而这个结构的关键,是在钢索中施加了预应力。”
预应力的施加使羽毛球馆拥有轻盈外观的同时,“骨架”却依然刚劲有力,完美地贴合了羽毛球、艺术体操这两项看似轻柔但又充满力度的运动。
气流组合设计保证比赛不受干扰
众所周知,羽毛球和艺术体操比赛对于场馆内的空调设计有着特殊要求,奥运会比赛时正值北京炎热的8月,因此如何能够既不影响运动员比赛又能让观众在舒适的环境中观赛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张爱林向记者介绍,北工大体育馆采用了分层空调和席下送风的气流组织设计,通过对比赛厅的气流、气温做CFD仿真模拟研究,使气流分区合理管理,减少大空间的能源浪费,实现了比赛大厅内距地9米内的气流速度小于0.2米/秒,温度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符合国际羽联对场地的要求,观众坐在馆内也会感到舒适。
这种席下送风的气流组织设计,也就是看台内增设空调送风管道,让凉风从观众的座椅下面吹出来。每两个座位下面有3个直径各13厘米的送风口。整个体育馆中,一共设置了9100多个送风口。这样不仅降低了风速,还避免了空调出风时对场上运动员的影响,不会影响到羽毛球的飞行线路。
奥运会后成为百姓文体活动中心
目前,在北工大的校园内已经实现了雨水收集利用,体育馆人行广场使用彩色透水混凝土铺设,部分灯具采用高效发光二极管照明,体育馆冬季使用地热供暖方式,夏季则使用水源热泵系统制冷,这些做法都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
赛后,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将成为校内两万多名师生的文体活动中心。同时,作为北京市东南区中惟一的一座奥运场馆,这里还将成为该地区居民的文体活动中心。届时,体育馆内将设置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训练场地,以及舞蹈、声乐、乐队排练厅,还兼做各种报告、团体训练、技能培训、文化科技作品展览场所。另外,由于距离国家羽毛球队驻地仅有3.5公里,因此该体育馆还将成为中国羽毛球国家队的训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