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其他 > 正文
亚厦设计研究院院长谢天——《心造空间》
来源:    时间:2012-06-29 11:16:26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2012年6月18日,2012年度绿色设计学术论坛暨第三届筑巢奖天津站启动仪式顺利举行。浙江亚厦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谢天先生演讲主题是《心造空间》:

浙江亚厦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谢天先生

  谢天: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非常荣幸受邀参加本次的论坛,前面听一位国外的设计师从可持续方面讲了诸多方面他的研究和一些项目上的创造,作为本人因为我想今天的题目,显然叫《心造空间》,我想慢慢的从心读到造,最后到达我们专业的空间。

  前面讲得非常深入,我个人理解更多是技术层面讲得可持续方面比较多的内容,接下来我在剩下的时间会从心到造,并在此论坛里对有关可持续性的问题做一些浅薄的、个人的理解和认识。

  心+造=艺术+技术=精神+物质=设计师

  有很多人说你是艺术家和工程师之间的工作,我在想除了心与艺术的结合,还有是感性理性的结合,我对今天心造空间的解释。

  我们每做一个项目我们总是有个开始,甚至有个目标对这个项目的假想、设想和一个展望,也是艺术的一种情感最终的表达。“造”是物质,是一种手段,甚至是技术的表示,空间显然是物质存在的感知,有精神构筑的境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

  来自佛家的一句话“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看到生命中很多轮回也是心回的模式,“心生念、念造命、命制运,运成人,人主事,事牵心”,最关键的就是人的内心第一念,这一念是什么,就决定了后面的命运是什么。

  这个人叫威蒂法斯,跟我相处了一年多的时间,是一个在逃17年的犯罪分子,有了17年在逃的时间,再杭州从扫地卖门票慢慢的做一个增值的制科,最后调到新盖的湘西寺做住持,这么一个逃犯在这么一个寺庙里待了17年并且做住持,这就跟我刚才讲的那句话,人的内心的第一念决定了你的命运是什么样的结果。

  对我们设计而言,道理是相通的,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出发点就决定什么样的作品。这里我们不更多的讨论基础问题,我提出的是三种设计师的类型:有一个顺从型的设计师、改革型的设计师和对抗型的设计师。顺从型的设计师:并不对自己工作的社会文化背景提出质疑,只是对现存设计规范和理念的顺应。这是一个古典的空(PPT),我可以理解为顺从型的设计师,业主需要什么你就怎么样去完成他给予你的使命。 改革型设计师:深切关注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对现存设计范式及其社会体制不满,意欲寻找新的设计路径,又发现与现存的社会和组织实践相冲突。 这个是想做一些改变,但同时会来一些问题。我做了这样一个图(PPT),整个的图片非常干净,有时候会显得特别的突兀,很多时候我们改革型的设计师在寻找自己的路径,同时会出现冲突的问题。 对抗型的设计师:同上一类型的设计师相同,对现状不满,但是解决的方案有所不同。采用的设计理念更具超前性和反叛性,常常与大多数公众的理解存在差异,往往不会很快地为现存社会文化所接受。

  等会我会在案例里介绍,这是在杭州白马图的一个小房子(PPT)

  我个人理解设计师应该还有一种叫改良型型设计师,既不同于第一类设计师傅的,也有别于第二、三中设计师的,表现在一方面对现状不满,另一方面又不愿做基金和深刻的变革,进而在现有的基础上稍加改良和变化,在并不引起设计的社会和文化结构根本变迁的基础上,在有限的范围内做有限的改良工作。

  这个图在先进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良,在这个时代有很多东西,都是比较所谓历史上的断层,现实告诉我们不可能跨越这一百年。

  这是“心”的问题,海德格尔曾经讨论过“居”的本质,他认为居的本质并不在于宽敞明亮装修豪华的房子,居住本质在于一种肆意性质,肆意性质并不在于表面的物质性与数量概念。 我们对于心而言,心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理解很多作品在做一个项目,可以成为一个工程,也可以成为工程的项目多数是由“心”欲而起,竟言语言传,图现、造物,最后意境而成。心有童心、欢心、用心。在我整个20年的创作过程中,童心给我更多的印象,欢心是对于美好的追求,对于一个项目总是充满了环境,如果是消极的肯定是不会有更好的成果。另外一个是用心,是一种态度以及对技术的把握。

  下面这是我画于80年代,可以说是我初中、高中时代的漫画,那个年代没有现在的高新技术,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什么都没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打鞭炮是莫大的荣幸,鞭炮是我们小时候也算是童趣的玩具,经常因为鞭炮相互之间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另外对童年记忆中对廊有一个理解,对城门有一个理解,总感觉城门以外的是杀头的。我们甚至对牌坊有一些理解,这都是童年的故事。包括对“堂屋”的故事,经常两个人玩弹弓,不小心把自己老祖宗的相框打破,最后在那里老父亲打屁股。

  另外类似于“天井”的印象,那个时候没有冰箱,夏天乘凉的时候看书,把东西放在井里,一边看书一边想西瓜是不是可以吃了,最后老奶奶告诉我们夏天凉的东西不能吃多。

  综合上面的几个例子,我想作为设计师在自己的设计过程当中是如何用心,以及心包含的方面是每个人自己都会有不同的读解。

  下面是深圳的设计师,这是张插画的小图,10年以后,在荷兰的过程中画了一些小图,当然有一些手法不同,这是在荷兰画的,画了一个中国的三纲五常的伦理等级制度。在荷兰我们待了七天的时间,所探讨的东西非常多,这是我们所看到的东西(PPT),带有装置的空间,我们有很多时候在这种空间里进行交流。

  当然我们也去看了一些教堂,到欧洲去总会看一些教堂。我们始终认为这种雄伟跟精致,故事有多深刻,有多少资源,对我们来说都有想象。当然也看到很多权贵阶级进出的场所,未必是我们经过的空间,但是有些东西总有它自己的故事。 中国的设计师总愿意去境外去,看看类似这样的当代设计。我们尽管看了那么多的,我们又是如何的感想:包括我们前面第一位演讲嘉宾讲到的内容一样。我的理解是从当代西方设计随时一种感想,从功能到审美的转变并不是对功能的放弃。

  感想、思考、疑问

  从当代西方设计随之而来的感想:

  1、从功能到审美的转变,并不是对功能的放弃,

  2、从标准化个性化,从一元化到多元化的转变。

  3、从技术理性到人文价值的转变,就是从目的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变。

  反观国内的设计,又有诸多思考:

  1、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审美,和西方的完全一致,或是完全不同,是全盘接受,还是整体否定,抑或批判性的扬弃。

  2、我们是否已经达到了真正的、多元化的时代。

  3、同样,在欧洲的当代作品,具有此时此地人文价值和文化认同,而相类似作品出现在国内,是否具有等量齐观的人文价值与文化认同。

  进一步的思考:

  1、有哪些价值理性是具有普适性的,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在当代中国设计中提倡和推广的。

  2、别人(西方设计师)是怎么思考的,怎么进行的。我们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3、我们该怎么做?

  今天这个绿色的,讲“造”的问题,首先说造是物质的、是手段的、是技术的。包含了建造、营造等等。是通过制作与过程的把握与控制的。

  人与自然环境:健康能源利用率、材料利用率、土地与水资源、垃圾管理、可持续管理。

  人类社会:

  个人的安全:生活方式、流动性、工作空间

  基础设施的安全:增长的生命周期、建筑控制(模型、传感器、信息技术)、新的威胁(气候变化、超负荷)

  经济:稳定的能源供应、多多功能的模式。

  转型中的社会

  世界正在不断变化,而人类社会也随之改变。

  在改变的前提下我们考虑的最重要的一些改变

  1、气候的变化

  2、有限的资源

  3、经济与技术领域内的发展

  4、人类的迁徙(城市化)

  我们的思考,没有新的解决方案,我们未来的生活质量将会下降。

  在欧洲建筑工业的回应:目标—措施—改变。

  如何促进它的目标,如何提出措施,采用什么方法来改变现状。这是我们发现的问题,不是预测的东西。

  这里有几张图表(PPT),这是2001年关于全球水资源匮乏的图,这是我们中国的,红色的部分是生活用水缺乏的部分,黄色的部分是经济用水缺乏的部分,蓝色的部分是少量水资源缺乏或者水资源不缺乏的部分,白色区域是我们没评估的,整个的水资源在全球的评估体系中,中国的水资源是非常匮乏的很多的省份城市,比方说我们的西藏、新疆、甘肃、内蒙这块。

  另外一个是“土壤的退化”,还是在这个位置,白的部分基本上属于“无危级”的区域,黄色的部分是轻度土地侵蚀的部分,橘色是中度、红色是重度。浙江、福建包括广东一带土地的退化是非常严峻的。

  再看这张图片(洪水),这是2000年的一个评估,我们五大洲的洪水在1950年到2000年的增长次数。

  再看一下关于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这是过去140年间的地球表面的温度,从1940年起来一直居高不下,到1980年整体就往上了。这张图是北半球的温度变化,到2000年左右基本往上走。

  如果我们认真的去思考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有时间再谈。

  这是2000年时的关于人均能源消耗图,中国应该算比较好。比较厉害的是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包括北欧,人均能源消耗是最大的,绿色部分是最好的部分。

  所以建筑空间设计的五个目标,是我们的第三层皮肤。

  舒适:表面空气的温度舒适

  健康:良好空气质量,健康的材料

  循环:控制空气湿度

  能效:低能耗、可再生能源

  经济:低成本、高价值。(前提是人的审美在逐渐提高的基础上)

  我们刚才谈到到的是可持续性建筑,对我们直接有影响的,我个人做的认为材料对我们是有直接关系的。

  生命周期评估——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材料和环境的特性

  建筑统计学

  建筑对下列数据负有责任:

  占温室气体总量的40%

  占能源消耗总量的50%

  占从地球所获得的原材料总量的55%

  占废弃物总量的60%

  材料使用策略:

  材料的数量

  原材料、易获性

  生产中的隐性能源

  回收利用、分解

  材料毒性

  可持续性建筑,9条标准

  策略、底层平面、主结构、建筑围护结构、次结构、通风、能源、材料、实施

  跟我们有密切关系的我认为还是“材料”。

  材料:自然材料或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当地材料减少运输,低隐性能源、危害以及低排放的材料,拥有专业委员会认证的木材。

  当我们打算建造一栋建筑时,我们必须想到在未来的50年或100年内重建它(材料的流动)

  其实一平方米的玻璃,对整个地球的污染也是不少的。

  作为我们室内设计的时候想到未来50年如何去改造,改造的过程如何再回收、再利用,让空间使用的寿命更长。

  另外是材料与环境相关的三个方面:

  一个是环境的污染指数(环境影响指数、UBP/千克材料)

  材料中的隐性能源(兆焦耳/千克)、完全不可再生

  Co的排放。

  刚才谈到更多是材料的使用问题。可持续发展与空间的材料有着紧密的关系。我们也无数次地提到环保、低碳等概念,为什么不少设计师还是视而不见呢?原因是很多的,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包括很多最令设计师们头疼的是一些客户对古典风格的热衷—一种靠堆砌材料而营造的“奢华”感。设计师为了迎合客户的需求,只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破坏生态的平衡。 就设计师而言,维护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应当从自身做起,每个人付出一点就会积少成多。

  另外对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再次装修拆除后的再生和废弃物的分解周期,也很利于保护环境。 长远看,建立起普适性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生产观与审美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问题。

  何为心造空间

  空间:设计作品的物质存在和感知,同时更是作品的意境存在与心灵寄托的场所。

  在“心”、“图”、“物”、“境”背后

  在剩下的时间里,把这4个案例简单的给大家进行一些分解。

  案例1:艾力枫社高尔夫球会所。

  案例2:上林苑会所

  案例3:惠品臻会所

  案例4:白马湖1号

  还有是杭州的三个项目,有1万方的、有200方的,有20方的,有100方的。所以刚才讲设计师有4种类型,

  案例1:河北廊坊—艾力枫社高尔夫球会所。空间形态的重组与塑造。

  从方的、圆的到长的,再到一些细节,再到它的一些局部。这个项目很有意思,这个项目用了17吨铜,从可持续角度来说,这个项目是非常不可持续的,而且用了大量的石材,地面、墙壁用的大量的法国石灰石,地面所有的配方种材料是铜,所有的灯具、把手、栏杆都是铜,后来看,发现铜留下的历史感很明显,人的参与让这个铜显得更多有自身的价值。当然前提是取决于这个空间在多少时间里被拆除,这个就取决于它自身的魅力,也决定了它的命运。到底是2010年被拆,所有的建筑物拆了是不是把手还留着,所有都取决人为的决定。

  包括空间都有非常多的铜,如灯、壁灯等等。这个项目是最原始的,有传统的记忆在里面。对于传统性、现代性态势保持文化的独特性与多元性,既不抱残守缺,也不盲目排斥。8根柱子为什么那样做?也是取决我们自己有主动的时候,这个东西立在这另外是用中国传统的漆皮去做,(PPT)最后慢慢的打磨再上漆。里面大量的栏杆全用铜来做。

  关于童年的记忆,看右边这张彩图,童年记忆无时无刻在你的生活当中,在生活当中总是呈现在你的面前,这个是在我很多年以后扫描下来的,到后面画这个灯型的时候也是无形之间放到这个图里面去,在生活每一个点滴、每一个东西跟你过去童年的事情有关联。

  这个是上面的水井,灯直径2米3,高度7米6,捷克来报的价格是130万,这个灯拿到上海一家去做了,据说花了40多万就完成了。这些PPT简单的看看图就完。当时也做了很多的灯,类似于这样的东西,有了一个母形,其他都是不同的重复。

  案例2:上林苑会所,在杭州,原来是植物园的配置室,其实就是一个实验室,刚才境外设计师更喜欢找到这种形,会把它做成立体,这对于技术要求来说是非常高的。第二技术是否能满足,第三我们的思维方式业主是否能接受。如果把这个东西变成立体,首先这个房子要拆掉,或者说这个房子给予它一些现在的装置。

  看这种东西有时候还是回到自己的本原上,做一些花格、图形去处理,这是一个上林苑建筑。

  其实传统的东西我的理解,这个技术是实验室,类似于写字楼的空间,高度非常低,往往感觉做一点自己带有南方色彩的理念包括在这个空间里面,因为比较矮,又想给予它一种空间的折射,做了一些类似于倒立体的折射关系。

  所以说现在我们在做不管是地域文化也好,我们现在的要的是现代的,需要做一些有杭式的已经,是靠一个人、一群人、一堆人、一大部分人慢慢去实现,慢慢随着这个路线去做。

  这个项目而言非常简单,是硅藻泥,是一种涂料,除此之外是的柱子,一小部分地面。有一个问题是贵与便宜对材料的思考和对环境的影响,材料贵的肯定是对地球污染会多一些。但是我们西方可持续方面,肯定有非常简单的观点,关于投资的问题,其实最不可持续的,同样做这个东西,我们花了100块,你要做到更不可持续,就要花300块,但是视觉效果没有太大差异化,生命周期包括空间的舒适度或者给你的感受是真正的可持续的表现,这些能源消耗过程中,表象是我们无法发觉的,包括我们的建筑也一样,其实我们建造这样的空间,其实建造的成本包括拿地到装修完毕、过去100年里面,当时花在楼房装修的钱是只有25%,还有50%是维修,还有25%是能源的消耗。

  案例3:惠品臻会所,是在杭州的200平方米的,2008年,是中西语境的碰撞。

  这是中、西方的美女对比(PPT),这张又是一种写实派的油画和中国的水墨画。做成一种对堂屋的形式是对以往的一种记忆。这个是关于堂屋的一种形式,可以组合也可以打开。这个是做完的几张照片。(PPT)从文字理解非常简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要问题是把这两个东西放在一起到底难看不难看。包括上面的水晶吊灯,双面刺绣,中国传统的八仙桌、太师椅,里面的一些器皿都是我们传统的。但是做得比较舒适型的是现在的家具。又是这种水磨的水晶吊灯。这个叫混搭。 我当时的理解是混合在一起到底有多么的难看。从可持续角度而言,拼奢华的,比较古典的空间对用及到的材料的面比较广,用及到的材料的量显然会更多。

  案例4:白马湖1号,在杭州100平方米—2010年。

  常规的反思与颠覆。当时尝试的时候,想到一个翻线游戏,这个我们小时候经常玩,但当今中国很少有小朋友玩这个游戏。现在寻找那么多图片的时候,基本上是欧洲的孩子,不管是年长的、年少的都在玩。我们小时候这种东西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做这个空间的时候,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6个面都是没有任何造型的,5个面是白的,地板是漆的,通过绳子穿插的线。这里有一条灯带,在墙上同的高度传说的5根绳子,这个点也显得它有点造型,未必是凹凸的,不同的线型也会有不同的改变。 从这个空间而言,从可持续用材来说它是最相当可持续的,但是哪些人能用呢?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这是竹子编的一个吊灯。

  结束语:

  观点一:设计行业的兴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行业的兴盛不仅仅是设计师努力的结果,根本上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表现,是必然性的,作为设计师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这是我国设计行业的历史背景,脱离此背景谈所谓的“纯粹设计”或天才设计都是不科学的、不客观的,我们这一代之所以“跳”出来讲因为我们是处在一个幸运的时代。

  观点二:设计源于对生活的思考。设计是对生活的一种思考、交流与展望,本质意义对生存价值与生命意义感悟后的外化表现。生活是设计的基础,热爱生活是设计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设计生命力延续的源泉,一个热爱生活自人设计出来的或许打动人和感染人。

  观点三:保持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的我们一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如何在全球化与趋同化的时代保持我们优秀而独特的文化,如何树立其具有时代感的优秀民族性格,使其重新散发出新的生命力,要通过设计去思考、展现、去影响。这是我的设计目标。 对于被边缘化的本土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我们的误读、误解后。

  这是我的三个观点,谢谢大家!

关键词: 亚厦 中国美术学院 谢天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艳]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9 手机: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