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时均】“第二届意大利蜜蜂瓷砖欧洲文化艺术设计之旅”----我们习惯称之为“筑巢之路”----是四月中、下旬的事。在这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后,就来谈其对行业的影响,似乎有点仓促,有些勉强。我想以一个行业协会工作者、一个筑巢之旅的成员的身份,基于个人对我国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建筑装饰产业的一些了解,谈谈对筑巢之路的感受和认识----这样,是不是更贴切一些?
近20年来,我国建筑装饰行业以将近20%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据估算,在全球性不景气的大背景下,2011年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总产值达2.3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的建筑及室内设计师面临着令国外同行眼红的时代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国外同行所无法想象的困境。他们在承担了让古往今来的建筑师都无法望其项背的巨大工程量的同时,却很少设计出令人称颂的经典作品。尤其遗憾的是,高端工程的建筑及室内设计大多被国外同行承揽,国内设计师大多担当着打下手和跑龙套的角色。
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建筑及室内设计师普遍水平与国际同行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在我看来,这种差距首先体现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但这不是主要的。更大的差距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的个人修养,比如: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对建筑本质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等等,即所谓“诗外功夫”——文艺理论有“功夫在诗外”之说,其实,建筑及室内设计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接触的许多设计师,他们的专业知识并不差,谈及西方建筑时,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庭式、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每每眉飞色舞;谈及中国传统时,斗拱、飞檐、亭、台、楼、阁,常常滔滔不绝。但是,他们却不能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其结果是食洋不化、食古不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设计作品往往摹仿多于独创,形式大于内容。
我的一位朋友居住在京郊的一个小区,一个号称欧洲乡村风格的别墅区,窗户的两旁各有一块木板,我曾经很赞赏这种设计。因为镶嵌在玻璃与石材中间的木板让建筑的立面柔和了许多,温馨了许多,生动了许多;并且,朦胧的记忆中,欧洲乡村房屋的窗户两旁好像真是有两块木板的。这次“筑巢之路”,在楚高峰下面的一个小镇住了一个晚上,让我有机会近距离的仔细地察看欧洲乡村房屋的窗户两旁的那两块木板。察看之后,我那曾经的赞赏立马变成不屑——我们的那两块木板仅是固定在窗户两边的装饰品,而人家的那两块木板是悬挂在窗户两边、开关自如的门板,关上之后,夏可以遮阳降温,冬可以避御风保暖。
从这件事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两点:其一,我们的设计师对生活的观察不细致;其二,我们的设计师对建筑的本质缺乏清晰的认识——造房子是为了让人居住,而不是供人观赏。如果单纯是为了美观,就用不着建筑师了,画家或诗人不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就可以创作出最美丽的房屋——这是培根说的,大概是这个意思。
这次筑巢之路,在米兰,组织我们的设计师参观了引领国际家居设计潮流的米兰国际家居展;在伊莫拉,邀请了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设计大师与我们的设计交流互动。这都有利于我们的设计师丰富设计知识、提高设计技能、提升设计理念。
这次筑巢之路,组织我们的设计师游览了最具代表性的欧洲建筑文化艺术遗存和许多优美的山川胜景。这有利于我们的设计师拓展视野、陶冶情操、激发灵感。中国人谈修养,总是把 “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并列。我相信,作为设计师,可以从一切美好的事物吸取营养,可以将一切美好事物的精髓提炼并运用于设计。不管是雄伟壮观的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还是安静祥和的意大利边陲小镇,不管马德里街头的妙龄女郎,还是阿尔卑斯山谷中的袅袅炊烟,对于设计师而言,都是营养丰富的美食——当然,我说的是精神粮食。
总而言之,筑巢之路对于丰富设计师的专业知识、提升设计师的整体素质都是大有裨益的。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作为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唯一的全国性行业组织,一直把推动中国空间环境设计及建筑装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一直在谋求通过各种活动促进我国建筑及室内设计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财力有限、人力有限,如果单独组织筑巢之路这样的大型活动,很可能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蜜蜂瓷砖即意大利伊莫拉集团对筑巢之路给予了大力支持,不仅承担了大量的经费,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无论是出国签证的办理、活动行程的安排,还是食宿与后勤保障,都组织得井然有序。可以说,没有意大利蜜蜂瓷砖就没有筑巢之路。因此,我很想代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对蜜蜂瓷砖即意大利伊莫拉集团表示感谢——但是很遗憾,由于今天来这里之前,我没有来得及求得李秉仁会长、刘晓一秘书长的授权,所以我只能代表我自己对蜜蜂瓷砖即意大利伊莫拉集团表示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