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张月副教授
【记者】一系列的全球盛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城市化和国际化的进程,现在,中国成了全球最大的建筑装饰大国,您所经历和感受到的中国设计业近几年来最明显的变化在哪里?印象最深的时刻有哪些?
【张月】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有以下几点:
一、中国设计产业与国际设计界的交流与接触越来越广泛深入。随着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这种趋势是必然的,在中国加入WTO之前,中国的设计界相对比较封闭,与世界的接触也十分有限,更多的是信息和专业理论上的传播和交流。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不论是国外的设计机构对中国经济的参与还是中国的设计通过产品输出的方式走向国际,都使中国的设计行业变成了一个开放的国际舞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更是大大推动了这种变化。
二、中国设计产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公众关注与认知度及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城市和地方政府都已经认识到设计产业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以设计为龙头的产业发展、社会公众文化发展模式成为国家和很多地区的重要政策。设计产业园区、大型设计主题活动越来越多,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
【记者】中国的建筑装饰行业用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欧洲国家历时数百年的历程。这中间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问题,那么在您看来,中西方设计业目前最大的差距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的优势又在哪里?
【张月】这个问题不太准确、其实很难说中国现在是否走完了欧洲国家几百年的历程,首先是一个对行业的定位可能不同。每个国家的经济模式并不完全一样,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模式很有可能就是一个独特的个案。再说到产生的问题,如果说有问题也不能完全横向与欧美国家比较。毕竟社会环境不同,评价的参照标准也不应该完全一样。
如果说有差距的话,我认为主要是对建筑装饰行业在整个环境建设中的定位及价值取向没有明确的方向,这不仅仅是指管理者,包括用户、建造者、和大多数的设计师都没有仔细的思考过。更多的是被利益和表象左右着。至于说到优势,我们一定有,比如市场规模、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独特的东方文化和艺术。
【记者】最近两年来,我们发现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组织的国际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个人获得国际奖项的明显增加,出国考察游学的也越来越多,您对中国设计业目前逐步走向国际化的现象怎么看?
【张月】这个问题我持保留意见,交流是必要的,但是别把得奖和走向国际看得太重。中国现在的问题就是太注重虚幻的表面假象,忽视对身边的实际问题的思考和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心。这恰恰是设计行业本应具有的核心价值。
【记者】您认为,当下的中国设计业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活动来促进交流和发展?中国的设计师还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从而真正地走向国际?
【张月】为什么要走向国际?我觉得中国的设计师能够把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解决好就是对这个星球最大的贡献。交流和发展是重要的,但前提是先要做好。
【记者】作为本届艾特奖的评委,您觉得在目前的设计界,一个奖项应该倡导一种什么样的方向?
【张月】一个好的奖项应倡导和引导一种方向,对于中国目前的设计现状来说,觉得应该是强调和奖励设计的原创性和对社会及文化的独特思考与解读。
【记者】对于12月16日,即将在深圳举办的艾特奖颁奖盛典有何期待?
【张月】期待有独特的思想碰撞,有话题引起争议,而不要成为简单的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