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室内设计在中国的变化和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王铁】1982年之前,国内的高校是没有“室内设计系”的,统称为“工艺设计系”。1981年,我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这一年开始正式设立了室内设计系,工艺设计和室内设计两个专业分开。我读大二的时候,中国国内还没有真正的室内设计师,那个时候叫做“室内装潢”。1983年左右,北京国贸大酒店建成,英国一家公司到中国来做室内设计,教我们的老师也去配合英国公司到香港做设计。从这时起,中国人能做酒店设计了。我们是第一届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我和张月(现清华美院教授)便留校任教,还有一位郑同学留在学校设计所里。在我留校任教之前,广东的室内设计比较发达,这个时候的广东已经开始使用用钉箱来钉钉子,而内地还在用锤子敲钉子。当时我们还是手绘效果图,即使到了1989年有电脑的时候,也是总设计师画完效果图,由描图员将效果图输入电脑。就在这个时期,我去了日本留学,从研究生院毕业到在建筑事业事务所工作,在日本呆了8年多。等我再回国的时候,就发现国内已经从学习香港和广东的室内装潢变成有模仿的室内设计了。
1998年,全国已经有不少学校开始试探开设室内设计专业,有些学校用其他专业的老师改教室内设计的课程。到此时,国内已经有一批人在从事室内设计了。到了2002年,我们国家开始有了专业的室内设计师,在模仿的基础上稍微有创新了。发展到今天,实际上,我们仍然处在一个模仿阶段。室内设计行业在我国迄今发展只有二十几年时间,这个过程中,很多设计师有了自己的创造能力,这种能力是从实战当中练出来的,却没有很深的理论基础。这也造成了中国室内设计行业的特殊性,室内设计师来源于多种多样的职业,人员非常复杂。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迟迟不给室内设计行业定位的原因。
【记者】您在日本求学工作了八年多,据您了解的日本和中国的室内设计有什么区别?
【王铁】我在日本做的设计都是从建筑外观做到建筑里面,在日本,不可能是我做了个壳,把心脏给别人做,他们的室内设计师做的是配饰、软饰类的设计,没有权利去改造墙等固定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现在和发达国家不一样的地方。中国的情况不一样,由于城市的不断开发、新的建筑不断地建造,建筑师往往就做基本的法规容积率,建筑面积、建筑外观等。一些好的建筑师手里经常有五六个项目,也没有精力把一个设计从建筑完整地做到室内,这个时候,室内空间就开始由室内设计师介入。室内设计师介入以后,他认为建筑师建造速度很快、造成很多地方考虑不细致,就会按照自己的思想修改建筑室内的平面图、重新分割空间,所以说室内设计是建筑空间设计的二次再划分,他永远脱离不开他的母体,这就是室内设计师要理解和尊重建筑的一个首要条件。
一个好的室内设计师,要能发现建筑的优点、特点,能把它的一部分保留下来,在这个基础上去完善,如果设计师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就不是一个好的设计师,而是叫做资源浪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建筑师也要有很好的艺术修养,要为下一步的室内设计提供设计的可能。室内设计成长到今天,又出现了瓶颈,面临一个新的观点叫做“绿色设计”,比如不许拆改墙。建筑设计图一般会去国家备案,一旦这座建筑发生火宅,消防就要按照这座楼的建筑图去救火。如果室内设计师擅自拆改墙,会给消防留下隐患。
【记者】那么您认为未来室内设计师的发展之路在哪里?
【王铁】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室内设计师要转型了。随着中国的建设逐渐稳步,建筑师的工作量减少;他们也会冷静思考,在空间设计上会做得更仔细些,让室内设计师在拆改上没有什么余地。中国室内设计师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在软装、艺术品陈设、家具等方面。中国每年要培养几十万名设计专业毕业生,但是用人单位还缺人,说明我们现在的设计教育还要逐渐做深、做扎实,要由原来的知识型变成知识型和实践型相结合的教育。我们现在所处的已经是一个信息无障碍的时代。在室内设计的教育上,全中国的院校都没有密码了,现在唯一不同的是人才战略。
昨天的活动上有个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就提出来,他们学校的未来怎么办。他们的学生如果想做一名设计师,学历可能还不够,他必须解决职称问题,要按照国家、各个省、各个市每年的职称评定标准去审核,这个路程很艰难。这就造成室内设计行业出现一个问题,中等职业技术院校要升到高等院校,高等院校想求高就业率。现在的一个麻烦就是,中等的就业率非常高,98%。我们高等院校根本做不到。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虚的东西。未来室内设计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它有个转型期。我觉得室内设计师必须具备另外两个条件:他必须以室内设计作为他的主线,另发展两翼,左边是景观设计,右边是建筑设计。这三样是离不开的,它们是互动的。单纯的室内设计教育是不够的,因为随着发展,很多设计师也在转型。昨天听深圳设计师秦岳明的演讲,他就是从室内到建筑跟踪改造,从建筑设计时开始就介入。我认为我国未来室内设计的发展就是“设计无界限”。
【记者】“设计无界限”对设计师有些怎样的要求?
【王铁】我把“设计无界限”也简称为“空间设计”,这首先要求我们在学校的教育以及培养人才的模式也要有新的转变。它是一个整体的空间,是一个多元的设计,不仅仅是室内的空间。正如你买房子时,从这个房子的窗口往外看,外面有多少景观,值多少钱;从外面看,我这个庭院处于怎样的环境,价值又是多少。室内设计师,他今天的设计不是仅仅考虑六个界面的问题,他还要考虑室外的景观如何对应。这就要求下一步设计师要具有非常强的综合能力,很高的文学修养,还要有艺术修养,思考问题必须是三维的甚至是多维的。
我们现在看很多作品比较时尚,但是一年过去,这个作品就没法看了。一个很有文化的酒店,讲究的是人类最理想的关系,而不是依靠材料多么新颖。未来对设计的要求会更高,设计无界限有着更高的要求。我认为室内设计师的称谓都要改,这个称谓太局限了,实际上我们现在做的根本不是室内,还有景观等都要做。就像去年我们举办的“四校四导师”,我说要“打破壁垒”,今年的“四校四导师”就要“无限疆域”,无限的疆域并代表是平坦的,也是有山有水,有高有低的,也是会遇到很多困难的。我希望未来的室内设计是一个综合比较强的,而不是现在我们认为设计门槛最低的行业。
【记者】艾特奖定位于“空间设计奖”,按您的理解这个定位是否更准确一些?
【王铁】对,艾特奖不能只局限于“室内设计”,定位在“空间设计”就对了。室内设计、建筑设计,都能统称为“空间”。室内和室外,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关系,但是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很难有一个好的思维,因为他老是思维杯子里头的事情,以为跟外面没有关系。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我说室内设计师不可能是在地下挖一个洞,在里面忘我的工作。他肯定还是要在一个构造体内,这就是未来的可持续性。昨天一位年轻的设计师说,“艾特奖”恰逢其时地诞生了。中华室内设计网作为主办单位之一,我认为它的广泛性,网络的无界限,能够让艾特奖受到更多设计师的热爱、普通老百姓的关注以及专业院校的认可,这是“艾特奖”将来成长惟一的道理。但是艾特奖的宣传,一定要是很朴素的宣传。我就拿“四校四导师”作比喻,为什么这些年这么多人参加,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个活动是实实在在的。中国现在各种各样的奖实在是太多了,但是真正能做到为设计师服务、公众关注的、又没有利益,完全为行业发展的却不多。我觉得艾特奖作为空间设计领域的奖项应该是非常好的。
【记者】您刚刚讲到设计无界限,但是对于现在的室内设计师来说很难突破这个界限,有什么方式可以让他们突破这种界限的障碍?
【王铁】这个问题要从根源上来讲,是很深层次的。首先从教育基础开始,我老是比喻学生是种子,学校是大地。这粒种子好与不好,是国家决定了,只要你通过国家考试,国家录取了,你都算合格的,就是好种子。但是你放进这块地里。这个地里肥料好不好,这个肥料好不好就是老师。如果这个肥料不好,种子就长不好。国家考试就是国家标准就是合格的标准。但是对教师来讲,国家并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学校为了发展专业、为了学科框架,没有能力教学的专业老师也在教学。昨天民族学院的一位系主任困扰的问题就是这样的,这个专业刚刚招生才几年、师资力量不足,不知道该怎么发展。所以,我们要从源头上宣传教师要有一个自身修养的修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徒弟跟师傅学,徒弟的未来是什么,就是要跟你一样,甚至超过你。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与时俱进,在自己的教学和工作中不断地前进、不断地修正。我们要呼吁专业的老师要提高自我修养,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对设计界限的认识、综合的艺术修养和文学修养,这样才能够创造出美好的空间形象。我们做景观做室内做建筑、其实就是在立体的空间里作画。设计师和画家是完全不一样的表现:画家是视觉空间的感性表现,设计师是实体空间的综合表达。
【记者】王老师作为“艾特奖”的评委之一,您希望能够挑选出一些怎样的优秀作品?
【王铁】我希望通过艾特奖能评出更好的设计师,真正赋予这个奖项货真价实的含量。作为从事教育多年的教师,我还认为艾特奖的获得者,必须要具备这种原创性和对事业的阳光性。阳光心理包括职业道德,对事业的热爱,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对本土文化理解以后的消化,走到国际的相关专业理论平台和发达国家的交流等。我也会公正地去选择这些获奖者。公正,这一点也是艾特奖的生命线。
【记者】您对广西或者广西的室内设计有什么印象?
【王铁】我来过广西好几次。广西的地理条件很优越,四季如春、水果遍地。这是上帝给当地人的福分。但是作为室内设计来讲,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从城市来讲,建筑各式各样,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失去了地域文化。一个城市不能因为社会的发展、建筑材料的更新,把这个城市的形象给换了。我们要保护地域文化,但不是不发展。我希望在艾特奖的推动下能有更多的广西设计师参与进来,能走出这块土地。广西的设计协会每年也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但是这些活动是在区域内的范围。我个人认为,广西设计师是很阳光的。将来,随着“艾特奖”这个大砖去敲广西室内设计的大门,他们会把这个门打开,跟外界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