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 > 焦点 > 内容页

设计趋势人物 | 李友友:私宅设计领域的“极简主义者”

来源:中装新网 时间:2022-03-29 18:19:01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在这个正如雨后春笋般生长的私宅设计行业中,一个成熟又懂如何真正表达生活的私宅设计大师,在整个室内设计师群体中占比并不大,而年轻的后起之秀更为稀缺。

  在中国建筑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个建筑师在40岁之前是不会成名的,都是在实习。”

  把这句话放到私宅设计行业,或许同样适用。从学习画图纸到成为一位资深私宅设计师,除深厚的美学造诣外,更离不开时间所赋予一个人的阅历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而放眼当下私宅设计市场,一方面,后疫情时代大众对健康住宅的重视,催生了其进一步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多年来的粗放发展加之商业化为其带来的负影响:入行门槛低、千篇一律的风格模板、为追求效率而盲目抄袭、对人本主义的忽视......

  因此,在这个正如雨后春笋般生长的私宅设计行业中,一个成熟又懂如何真正表达生活的私宅设计大师,在整个室内设计师群体中占比并不大,而年轻的后起之秀更为稀缺。

  但80后新锐设计师李友友是一个例外。从2008年入行到2014年创立李友友设计,始终专注于私宅设计领域的他,不仅构建了自成一派的现代极简风格,并在“空间流动性”理论的承续与创新中,打破传统空间边界,进一步通过比例、光线和物料的运用,将外在的设计语言延伸到家庭关系、亲子互动等内在的情感层面。

  一位业主曾在给李友友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友友对于极简设计理念的讲述打动了我,好像友友团队就是我一直在找的设计公司,因为在你的方案讲述间,我们仿佛触摸到了家的温度。”

  “慢工出细活,从创业初期至今接手的100余项目中,几乎每个项目都做出了我们与业主共同理想中的样子”。如今,随着设计实践与理论的积淀,这位年轻设计师,从被一个个业主的肯定逐步为业界熟知,并相继揽获意大利A’Design、美国Muse设计大奖、Andrew Martin年度推荐设计师等众多国际知名大奖。

  2022年,Design Trends设计趋势特邀专访创始人李友友,一起深入聊聊其在私宅空间中的设计之道。

 3.jpg

  李友友

  李友友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

  -

  毕业于南大及中山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系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硕士(在读),进修于中国美院现代设计高研班及亚太酒店设计高研班。

  他倡导“空间流动性”理论并深度践行,于2014年创立李友友室内设计公司。他拥有深度的理论支持与详实的实践经验,在设计中坚持为每一个空间环境找到最合适的物料,从功能、美学与预算等多个维度考量,追求极致的设计效果与居住体验。在他看来,一个好的家宅,是生活的真实反映,能予人温暖的慰藉,其设计于极简之中透射出生活方式的丰富度。


  # 01

  这是一套有温度的设计方法论:

  以流动空间引导长久而亲密的家庭关系


  2008年,在一本名为《密斯·凡德罗作品集》的书中,李友友被密斯所设计的范斯沃斯住宅的设计手法所深深吸引。与传统住宅不同,范斯沃斯住宅以大幅全透明玻璃取代了阻隔视线的墙面,袒露于外部的钢结构也均被刷为白色,整座房子的极简造型与周边景观相映成趣,又被称为“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同时在内部结构中,其隔断柜体并未触及天花顶,这使得自然光与风透过顶部,流动至空间各处。

 4.jpg

  范斯沃斯住宅(图片源于网络)

  范斯沃斯住宅一经面世,便引起业界不小争议。一方面,其独特的住宅造型与极简风格,堪称设计史上的一次突破,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其全玻璃式的透明设计,与人们所追求的隐私性背道而驰。

  但作为极简主义的拥护者,李友友认为在密斯·凡德罗的这一实验性产品中,包含着关于人与空间、光影形式与内部结构等抽象思考,十分值得被运用于具体的私宅设计中。而这一想法,也在后来他研究苏州园林的设计时,再次得到了印证。

  “苏州园林与密斯·凡德罗的空间流动性一脉相承,前者的借景与对景,后者的隔断破除,均让内部空间处于一种相互流通的状态,营造出回流的双动线,这样一来,无论是空间的纵向还是横向,都自然而然地引入了光影与风。尤其中国园林大都占地狭小,但移步换景的构思,让原本狭小的园林多了几分趣味。”

  由此,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李友友设计于2014年提出了“柔性开放空间”,而后于2016年分别提出“流动空间”、“全面空间+亲子互动”。

  · 柔性开放空间

  传统中国住宅中,空间的构成方式为私密+公共空间,而这种采用厚重墙壁划分空间的封闭式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原本的空间面积,亦不利于空间光线的流通。对此,李友友从密斯·凡德罗的流动空间美学出发,在打破空间隔断的基础上,令空间回归开放与自由的状态。

  这一理论首次在2014年的南航空姐之家得到应用,值得一提的是,该理论不仅是李友友对密斯·凡德罗设计手法的大胆继承,同时在跨越一个世纪的时间长河中,李友友更是开创性地针对密斯·凡德罗的无私密性的空间不足做了优化,以柔性的开放空间,重新界定空间边界遮蔽与通透的尺度,实现“开放”与“私密”间的平衡。

  · 流动空间

  流动空间的提出,结合了密斯的流动空间美学与苏州园林的回流动线。该理论的实践,让自然风与光在空间中形成对流,同时将苏州园林中院筑叠错、游廊宛转、景境融通和亭台秀逸的内在气质,应用于当代居住空间中。

  “如果你把中国的客厅比喻成苏州园林的中庭,苏州园林进去之后是一个照壁,经过游廊后来到中庭便豁然开朗,中庭就是你的客厅,庭院两端就是厢房,窗户打开自然风形成对流,经过客厅到不同房间。”李友友向我们阐述道。

  · 全面空间+亲子互动

  全面空间理论衍生于极简的流动空间,指一个可以随意布置、改造成任意形式的空间。李友友认为,住宅具有生命周期的属性,时间的推进必然令人的需求发生变化,如果打造一个极简的全面空间,人们就可以随意改造空间内部陈设,让随时变更的需求得到满足。

  亲子互动与空间开放、流动有着极强的关联性。2016年,在陆续接手7-8个幼儿园项目设计后,李友友在教育专家的专业指导以及对各地幼儿园的实地考察下,开始思考如何将亲子教育体系置入私宅空间。

  基于对空间结构、动线、光影等设计探索,李友友发现当空间形成回流动线时,人的视线也会形成对流,进而让家人在从一个空间看向另一个空间时,于不经意间看到自己的父母、太太或孩子,生发出真实的情感互动,这也私宅空间的核心之处。

  从“柔性空间理论”对空间格局的打破重塑,到“流动空间”动线、光影、比例等元素细致考量,李友友一面精于设计探索,以敏锐的洞察力汲取真正有价值的设计手法,应用于当代住宅设计中;一面敢于打破传统设计边界,重新定义私宅空间的呈现与表达。

  而如果说这两个理论是对空间美学表现形式的创新,那“全面空间+亲子互动”则更深入于私宅空间的本质:长久而亲密的家庭关系,在理性的设计解决方案外,为私宅空间注入家的温度。正如李友友说的那样:“一个好的家宅,是生活的真实反映,能予人温暖的慰藉。”

  

  李友友设计办公室


  # 02

  私宅设计的意义是什么?

  “设计并非改变生活方式,而是要帮业主找到更合适的居住模式”


  谈及设计的意义,生活方式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尤其在注重品质生活的当下,人们普遍的共识是设计要改变或引领大众的生活方式,曾经李友友也这么认为,但经历了众多案例的打造后,他在与业主的交流中发现,这其实是一种自私的观点。“在审美个性化的今天,生活方式是非常自我且对内的,设计师并非要改变它,而是应该帮业主找到更合适的居住模式,让家庭关系越来越融洽。”

  因此,李友友的设计之于业主的居住模式,更像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曾经有一个三口之家,夫妻关系不是很融洽,女方是全职太太,所以男方经常会认为,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在为家庭付出,而且他们的11岁女儿也很叛逆。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调整了动线,拆掉了女儿房和客厅之间的墙面,从而让家人间的视线产生对流:父亲坐的位置是90度,与入户区成45度,抬头就可见厨房,不经意间也可看到,妻子进门时提了很多菜也是很辛苦的,而妻子在厨房做饭也能看到,沙发上的老公因工作疲惫而睡着。后来这家的岳父找到我说,家人间的关系已经好很多了,互相之间有了更多的包容。”李友友与我们分享道。

  

  市二中学区房

  -

  同时,这也是李友友一直以来坚持极简风格的原因,在他看来,如果在空间上做了很多造型和颜色,就会强化使用者对空间的视点,而只有当弱化这些时,家人的交流互动才会前移。正如他对此的生动比喻:“极简空间如同美术馆,而每天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居者,则是行走在其中的艺术藏品,家人彼此间的珍重与情感也由此产生。”

  在李友友的笔下,有对设计理论的深刻洞见,也有对居住模式的重新定义;有缜密理想的空间逻辑体系,也有感性纯粹的人文关怀,在专业专注的潜心实践中,一个个优质而独特的设计作品便由此诞生。

  

  ▍千灯湖一号花园

  依托“全面空间,自然互动”的核心理念,设计师抽离出体块的完整性与隔断的可变性,以大面积的留白将空间还原至极简,功能空间的防守机制被打开,自然流动的格局被重构。环视里外,空间以一种低饱和、不喧哗的姿态,徐徐展开生活的日常画卷,静谧安然,内蕴诗意。

  ▍新理想之家

  摒弃原始空间多余的墙和门,设计师将空间全局打通,形成一个洄游流转的自然空间,在这里,浓郁的美学底蕴与现代极简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极致工艺与原生质感的完美融合,生活仪式感也随之展开。

 

  ▍广州云山诗意画舫居

  本案是一个三世同堂的家,设计师从打破传统空间定义出发,以自然光与风的对流,将公共区与私密区重新分割界定,以此营造“亲密无间又互不打扰”的和睦生活氛围,令三代人相互的关系变得更加纯粹。

 

  ▍广州云山熹景住宅

  在本案中,设计师在解决空间的实际功能需求之外,于墙与门之间保留一些模糊地带,在巧妙地把握了空间边界遮蔽与尺度的同时,让生活的真实情境决定最佳的使用方案,令空间本质回归到居住者的内心意境。

 

  ▍佛山金域滨江

  从空间流动性入手,设计师在本项目中,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对空间进行了重新合理布局,在打通空间的基础上,以多功能柜体替代传统空间的隔断设计,保留居者私密感与安全感的同时,亦重新定义了开放与私密之间的关系。

  ▔

  曾有人说,中国私宅设计之所以相对落后,是因为很多设计师还未形成自身的职业追求,更没有对其保持长期主义的钻研与投入。但在李友友的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持续深耕的长跑者,既有专注于研究设计理论的耐心,也有对于极简主义风格的纯粹坚守。

  同时在生活品质愈来愈被重视的当下,我们也很高兴看到这样一位精于专业、不断创新突破的青年设计师,以真诚向上的力量,担负起为大众构建美好生活的社会责任,赋予人们善良真切的人文关怀。

  谈及未来,李友友说道:“我们会继续专注于对现代极简主义的私宅设计与研究,也希望以‘全面空间,自然互动’的设计理念,帮助更多客户打造富有建筑感与空间流动感的居所,不仅仅提供一个理性的空间解决方案,也透过全方位量身定制的设计,真正创造幸福美好的人居体验。”

 DT人物 logo.jpg

  以实现城市品质人居生活为出发点,「DESIGN TRENDS设计趋势」以设计为链接,发现趋势、探索产品力,赞颂中国好设计。

  我们坚持设计的人文理想,定义在地产、设计与大家居领域,以全球化视野挖掘商业环境,以专业的设计产品力逻辑来经营该平台。我们鼓励推陈出新的研发,真正为人居环境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我们关注在设计领域钻研与精耕的人物,让专业者输出有价值的观点;我们报道优秀的地产产品体系、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与软装设计作品。

 DT人物 logo.jpg

  高屋建瓴,深刻追溯

  回顾过去,正视当下,看见未来

  翻开《DT趋势人物》访谈集,你将迅速发现这是一座扎根地产设计领域横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研究的智库,我们与活跃在海内外地产、设计界一线的领军人物展开深入对话,回溯成功企业发展历程,发现与分析前沿信息,同时呈现具有创新意义的行业思考。

  # 出品

 出品 logo.png

  总编 / Melody

  产品总监 / Jeff

  华南主编 / Nina Fang

  撰写 / Tom Lin

  原创内容,非授权不可转载

 页尾.jpg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6 手机:15801363651。
投稿|推荐|提问
热点推荐
最设计更多>>
最话题更多>>
设计企业档案更多>>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