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装杯导师专访丨王跃:对设计的爱 要禁得起时间的磨练
来源:中装新网 时间:2022-02-25 13:39:34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系教师 王跃
【“中装杯”组委会】请介绍您的从业之路,您为何选择设计学术研究和教学作为自己的职业?
【王跃】我是一名80后的设计从业者,“80后”这代人由于经历了国家快速发展与时代的大变革,无论从本身的基础教育、价值导向和社会经历上都充满了变革与挑战。目前80后设计师已经成为了当下整个设计行业以及社会上重要的一部分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即大部分人已经成为整个设计行业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承载着前辈们的寄托以及对年轻一代设计师的健康引领为行业培养新生力量。
因此回顾我的学习和从业历程,就是作为80后普通一员所经历的一段很平凡的道路。感恩所处的年代,相比较前辈我们这一代人上艺术设计类大学的机会更多、各专业领域的教学体系也较为成熟。再加上我的家族的影响,特别是我的舅舅他是国内非常有影响力的VI设计大师,在东北地区为数不多的获得国务院津贴奖励的专家和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为黑龙江地区艺术设计专业的创建做了重大贡献。所以,我自幼就以他为骄傲也就自然而然的沿着舅舅的从业轨迹前行。
我是2002年上的本科、2006年读的硕士,学的都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属于科班出身也就很正常的从事了设计行业的工作。在读书的时候,我的老师都是在一边教学一边在外面做实际的项目我也很有幸可以参与。其中对我影响最大是在我读研究生时候的导师李琰君教授,其即是艺术教育领域的专家同时又是一位勤勤恳恳做学问、默默教学的好老师。是李老师帮我做了一条适合我自己的职业规划,除了大学里面的正常授课之外组建了自己的设计团队并选择很好的合伙人做一些实践性的设计项目,总结一些书本以外的实操经验以及行业规范反过头再传递给学生,最后在积累一定的研究成果之下尽可能的多做些学术研究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王跃作品
【“中装杯”组委会】贵校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上有什么特色和优势?
【王跃】我们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可以追溯到1984年4月,经纺织工业部批准,西北纺织工学院开设服装设计专业。同年,服装系成立,即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前身。
1986年创建国内第一个服装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设立设计艺术学二级硕士点,2011年获批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7年入选“国内一流学科”,艺术设计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和示范教学单位。
环境设计系是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为拓展设计领域,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利用自身优势,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背景下于2000年成立。紧密依托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拥有艺术设计、美术教育相关专业的优势,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引领环境空间设计、城市景观设计,以及满足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需求,成为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发展艺术设计并且与市场相结合的实践型专业与教学生长点。
环境设计系现拥有教师16名,包括副教授6人,讲师10人。其中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3人,研究生及本科学生400余名。教师队伍知识结构配置合理,理论研究与专业设计实践并重,有良好科研和教学基础,足以支撑环境艺术专业科研项目开展、研究生本科教学有序进行。
王跃作品
【“中装杯”组委会】贵校在产学研结合上,做了哪些尝试和努力?成果如何?
【王跃】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需要,结合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实际,以培养具有“实践+创新”型环境设计人才的为目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设置有室内空间设计、景观规划设计两个专业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大二主修专业基础课程,大三进入分专业方向课程学习,大四以专业方向的设计实践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学习为主。
环境艺术系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更好地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共同为建设培养更多的具有综合能力的环境设计人才搭建平台,建立研究生、本科生实习基地是提高研究生、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有力保障,为此通过各种渠道和全国设计行业著名企业进行沟通和合作,通过建立本科实习基地这种方式达到学院和企业双赢的目的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中装杯”组委会】随着行业的发展,设计软件和技术也在不断更迭,高校如何培养更贴近企业当下发展需要的设计人才?
【王跃】我本人由于做很多办公类和商业类项目经常会和企业打交道,上至中高层领导下到基层工作人员大家都普遍反映毕业生难招难用。
我现在也在管理一个设计团队,在招人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选材难,体现在好多环艺专业学生毕业后改行的比例是很高的;成材难,体现在对设计行业的热爱程度不高,大部分年轻人心态都比较浮躁、不能吃苦;基本功差,具体在专业的设计思维能力弱、图纸表现不成形以及对美感的把握不足等等。
诸如此类的原因,传统艺术设计类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在企业里直接上岗承担工作,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符合是目前我们传统大学教育的一大弊端。所以我认为应该在有些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上参考一些国内外职业学院的做法,建议多引进行业中一线精英作为实践型教师辅助理论教学,尝试施行教师工作室制度让高年级的学生完全进入到工作室参与导师的实际项目中。
例如我们学校的时尚创意产业园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给更多设计类专业老师创造了很好的平台,目的就是促进产教融合。此外,也要注意分流,要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学术研究和综合素养。类似于我们这样的学校相比较职业学院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好、学习能力强以及学生自信心、综合能力普遍较高。针对这部分学生应该发挥学校的科研能力强和学术交流机会较多的特点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机会和引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社会培养学术研究型的人才。
王跃作品
【“中装杯”组委会】届时您对“中装杯”作品进行评审时,会最注重哪些方面的考核?
【王跃】我认为第一要注重更多的是创意,比较看重于一些创新的作品。例如对整体思维的大胆开拓、功能的新研究、空间的创新等,同时更加关注在新的“智能时代”下人与人的居住属性、办公属性,在商业建筑中人的使用的这些属性;第二要考核学生基本技能,包括作品的完整度和规范性,呈现作品的表现力等等。
【“中装杯”组委会】作为“中装杯”的导师,什么样的学生最有希望得到您的具体指导?
【王跃】基础扎实、有独立思考能力,如果作品能够和我产生某种共鸣那是最好的了。
【“中装杯”组委会】您对即将毕业的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他们即将开始设计之路的时刻有什么忠告?
【王跃】作为一名老师,每一年的毕业设计展上真的是感慨万千,肯定都是大醉一场(哈哈)。总结下来有两种情感,一种是与学生们相处久了对离别的不舍,另外就是自己有好多人生的经验想分享给他们生怕他们走弯路。
我一般都会建议年轻的学生们,首先一定要热爱设计从骨子里的爱。设计是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洗礼和磨炼,要以“工匠精神”为目标;第二,要耐得住寂寞、戒骄戒躁,室内设计是一个“门槛低,但是上限高”的行业,因此要珍惜每一个机会,机遇和成功是相辅相成的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的;第三,要虚心。初入职场,心态一定要放低一点,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毕竟与工作单位需要的有较大的不同,你学的那些知识也许根本不够用。
另外工作上的压力会很大,方案被毙、不被领导重视、被客户看不起、天天都在加班、收入与预期出入很大,导致看不到希望、对工作产生厌倦这些都属正常。只要你虚心、勤问、多干,就会很快的成长。要勇于承担工作并且干事情不要怕吃亏,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最后一定要注意是,年轻人事先要认真的选择好自己的工作,尽量不要频繁跳槽,切记好高骛远想入非非要脚踏实地、把目光放长远一点。
相关文章
- 中孚泰丨长春市规划展览馆及博物馆项目规划展览馆布展
- HAS design and research建筑事务所作品|Simple Art美术馆
- 简美之境 山语银城150平方米住宅设计
- HAS design and research建筑事务所作品|泰国铝石窟文创场
- 殿堂级之作天桥艺术中心如何打磨?
-
王耀:满足客户的客户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装饰设计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作为设计院的领导,如何引导职场新人快速适应岗位
- 张展翼:平衡设计中的逻辑和非逻辑
- 刘亚滨:青春一路狂飙
- 设计师高媛:没有完美的设计,都有不同的遗憾
- 优秀指导老师专访 | 从选手到导师 周梦琪的“中装杯”之路
- 中装新网专访 | 蒋燕微:用热爱,谱写设计的每个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设计未来也许更多是经验和软件的结合
- 鴻樣设计郑惠心:创造多方共赢的互动空间
- 南通装饰设计院秦岭:成功的设计创意是实现得了的!
- 蒋缪奕:豪宅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
什么是设计师的成本与价值
近日,《你个设计师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讲了一个故事,表达了大众对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个有
LINKS
中国室内设计与装饰网 | designboom设计邦 | 新华网 | 中国建筑新闻网 | 搜房家居网 | 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 | 中装设计培训 | 凤凰家居 | 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 | 中国网建设频道 | 筑龙建筑设计网 | 视觉同盟 | 湖南室内设计师协会 | 城视窗 | 中装协设计网 | 非常设计师网 | 新家优装 | 行走吧,媒体团! | 新疆室内设计联盟 | YANG设计集团 | 中式设计 | 大宅国际别墅装修设计 | 四合茗苑中式装修 | 设计王DesignWant & 住宅美学Living&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