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 > 焦点 > 内容页

设计趋势人物|丁劭恒:让建筑成为文化

来源:中装新网 时间:2022-01-22 11:41:07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近日,ADARC 【思为建筑】办公室迎来了乔迁之喜,DT设计趋势有幸探访,并与其创始人、设计总监丁劭恒先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谈。

近日,ADARC 【思为建筑】办公室迎来了乔迁之喜,DT设计趋势有幸探访,并与其创始人、设计总监丁劭恒先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谈。

站在ADARC 【思为建筑】新办公室楼下,透过全透明落地玻璃可以看到纯白色调的弧形楼梯,拾阶而上,琳琅满目的建筑模型及整面墙的书籍映入眼帘。见到丁劭恒先生时,他刚结束下午的工作会议,迎面走来,其儒雅的气度令人印象深刻。

作为一名赋有艺术气质及文化素养的当代知名香港建筑师,丁劭恒先生一直投身于公共文化建筑实践,致力让当代建筑成为具有内涵的文化载体。承先启后融汇中西,丁劭恒先生近年在建筑及城市设计领域进行大胆破格的探索,于中国内地、香港及其他亚太地区,主持设计了众多获奖无数的建筑艺术精品。其作品遵从以人、文化及场所特征建构的特殊价值观和理念,以东方在地人文要素为创作语境,致力在诗意与理性之间探索平衡。

此次访谈中,丁劭恒先生以其国际化的视野、从业多年的丰富经验,讲述了关于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行业的转变以及住宅需求升级等议题,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3.jpg

丁劭恒

ADARC思为建筑 创始人/设计总监

香港执业注册建筑师

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

美国建筑师学会会员

-

丁劭恒在国际多元文化中成长求学,于美国德州大学研究院获得建筑学及土地经济学双硕士,其后获得法国巴黎商管博士。丁劭恒曾任职英国和美国多家著名建筑设计事务所,回流香港后以联营董事及合伙人身份任职于超过150年历史、世界享负盛名的Palmer and Turner建筑设计集团(P&T巴马丹拿)香港总部。

自创立ADARC 【思为建筑】以来,丁劭恒持续深耕公共文化建筑及城市更新领域。其个人及作品近年获得众多国际设计殊荣,包括香港建筑师学会最高荣誉HKIA年奖、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AIA美国建筑师协会文化建筑奖、CTBUH世界最佳高层建筑奖、中国鲁班奖、苏格兰Chivas大中华区文化建筑师奖、广州设计周IAF最佳公共文化建筑大奖、香港杰出青年建筑师奖、AMP美国建筑大师奖等。丁劭恒曾作为联席策展人、学术主持人、参展人等身份参与香港建筑双年展、台北设计周建筑展、广州设计周建筑展、羊城设计联盟深圳建筑展、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等国际设计活动,其作品和论文也广泛发表于国内外众多专业及学术媒体。

此外,丁劭恒于中港两地服务众多公职,包括HKIA香港建筑师学会一带一路及大湾区委员会常委,香港建筑师学报编委,中国建筑年鉴编委,香港建筑双年展联席策展人,香港旅游发展局专业顾问,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客座导师、教授,YCDA广州羊城设计联盟学术委员会主席,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理事会等。

# 01

核心价值观

让当代建筑成为具有内涵的文化载体

DT: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丁劭恒:怀着打造一个精品创作工作室的初衷,为各种不同领域的客户提供充满活力和感染力的设计解决方案,ADARC【思为国际建筑师事务所】由美国ADARC及澳洲MCG两个设计团队于2005年合并成立,目前企业总部设于香港特别行政区。随着团队的业务重心逐步移向亚洲市场,事务所持续拓展澳洲工作室,并于2008年分别在广州及上海成立了分公司,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并与国内甲级设计院 PRC Class One Design Institutes 联合成立子公司推动中国大陆的项目工作。时至今日,ADARC 【思为建筑】已发展成为集聚过百精英设计师、聚焦于精品创作的专业设计团队,以亚洲国际都会香港为总部基地,以国内一线城市为纽带进行类型广泛的设计实践活动。团队的创立是基于感性的“思”和理性的“为”,我们希望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实践过程中,赋予作品丰富的生命力和深厚的艺术气质。

ADARC 【思为建筑】为国际性的先锋建筑设计机构,通过在香港、广州、上海、澳洲悉尼等各具背景的国际团队/分公司为亚太区和中国大陆的不同类型项目提供针对性的创意设计服务。ADARC 【思为建筑】为实践当代先锋建筑及城市设计而存在,团队以极具前瞻性的都市规划、城市更新、建筑设计、文化保育、TOD综合开发、生态景观、及室内设计为工作核心,以跨专业、跨学科的立体工作模式为具有眼光和国际视野的客户提供从项目策划、概念设计、深化落地到建设运营的全局综合设计服务。

DT:ADARC 【思为建筑】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又是如何体现在设计之中的?

丁劭恒:在此方面,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师路易斯·康(Louis Kahn)的一番话对我们甚有启发,他曾说:“意志的存在超越了形式,超越了技术和手段的局限,它只等待着有一天被揭示,这就是建筑以及它体现出的不可量度的特点和价值。”这正也是Architecture(建筑学)和 Building (建造物)两个字的根本区别。

今天,作为建筑师的我们,深深认同建筑之所以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并非只赖于建筑物本体存在的经济价值,而更深、更广的是建立在建筑设计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意志之上。这是ADARC 【思为建筑】一直致力追寻并力图反映的核心价值。我们尊重历史和传统智慧,但并没有安于既有的价值系统当中,而是选择了探索未知和开发未来。

正如ADARC名字的由来,“Atelier for Design Advancement : Reinvention + Creation”。Design Advancement - 创作过程的迭代进化,意即我们更侧重设计过程的理性探索而非仅注重设计的最终结果;Reinvention - “承先”,是指我们尊重历史并加以再创造;Creation - “启后”,彰显着我们勇于尝试新的创作和探知新的事物。

设计本质上是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之中建立理性关系和秩序的过程,是在解决基础功能之上为构建文化价值而进行的深度智力行为。优秀的设计必须力图体现出设计和建造的时间和场所的特征,平衡经济效益和环境资源,针对不同的规划、场地、气侯、历史和已经存在的建筑以及在动态变化中去寻求并找出最适宜、最得体的解决方案。

ADARC 【思为建筑】致力于让建筑沉淀文化,让每个设计作品投射出恰如其分的光辉和气质。我们以对文化附加值的追求,来适应城市变迁和建筑革新的挑战,在创造与创新的过程中,完成一份对历史、文化、环境的社会责任和职业使命,让作品成为现代文化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ADARC 【思为建筑】持续以探索具有独特价值观的建筑学理论为己任,并把相关理论付诸实践,以建筑师这一特殊而跨界的角色不断打造具有文化感染力的世界级建筑精品。

思为建筑广州工作室

-

DT:对您的设计生涯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丁劭恒:从成长到求学到创业,每个阶段都有一群人给予我很多引导和启发。如果真的要说,就是我从美国毕业后回流香港在 Palmer and Turner Architects (P&T 巴马丹拿)工作的导师 Mr. Remo Riva。P&T是一家超过150历史,世界享负盛名的英资建筑师事务所,曾经设计过香港三家发钞银行(中银、汇丰、渣打)在中环的总部大楼,超过一个世纪以来仍然在不断改变着众多世界城市的天际线,包括上海外滩绝大部分经典的西洋建筑,以及香港中环CBD大量教科书式的城市地标。身为P&T当家和首席设计师,意大利裔的Remo 先生具有典型的南欧浪漫主义调性和品味,说话做事从来不慌不忙,永远充满乐观和幽默感。他是伟大的建筑师,也是才华卓著的艺术家,巴塞尔艺术展和香港M+博物馆就收藏了很多他的作品。他对于建筑、文化、艺术的热爱以及成就,甚至处世为人之道都让人尊敬。师承 Remo 先生多年,在他的栽培下,我曾有幸成为该事务所最年轻的合伙人之一。

每一个大师都有一套专属自己的价值观,而 Remo 先生的处世哲学甚至影响了我的生活理念。其中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问题或者挑战的回应方式永远是高度理性、从容却又精准的,无论压力和挑战多大,我从没在他身上看到过一丝焦虑和着急。很多时候尤其在中国,设计师和客户相处都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而Remo 先生却坚持设计师要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去解决问题。在他的价值体系里,建筑师从来都是项目中整合资源和解决核心问题的关键人物。无论出现什么突发状况,Remo 先生都以一句“Let it be”化解问题。某种程度上他颠覆了年轻时期的我对建筑师态度与角度的认知。所以,在我看来,设计师应该要摆脱甲乙方的二元思维模式,从大的格局和逻辑出发,以双赢的态度和逻辑去解决问题,良性的状态应该是设计师和客户大家走在一起共同创作新事物,一起构建利益共同体将会走得更高更远。

# 02

诗意的理性 | 东方的现代 | 在地的实践

DT:您一直强调“传承与创新,让建筑成为文化”,“诗意的理性、东方的现代、在地的实践”成为你创作过程中最为本质的元素,可否详细地解说一下这一核心理念?

丁劭恒:我的核心理念分别是“Poetic Rationalism - 诗意的理性”、“Oriental Modernity - 东方的现代”、“Indigenous Practices - 在地的实践”。

9.jpg

空间若失去诗性,建筑也将失去其生命。在我们的创作观念里,诗意(Poetic)代表了艺术上最高形式的精神转化(Spiritual Transformation)。让我们的作品呈现诗意,代表着我们对建筑学在文化、历史、社会、哲学和艺术的多维度的探索。我们的文化建筑作品始终刻意保持一份谦虚、内敛、安静,同时具有诗的纯洁,刻画时光流转和情感积淀在我们的建筑变得重要而深刻。

同时,建筑创作需要高度的技术转化能力,这意味着建筑师必须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理性提炼逻辑和构建科学体系,从而把虚空的梦想转化为现实。故此,我们必须有能力在这二元对立的概念里来回切换,相互融合。基于理性主义(Rationalism)的呼唤,我们拒绝特定形式和风格的诱惑,拒绝装饰性的堆砌和复制,努力让思考回归纯粹、本质、理性,让创作过程得到自主和解放。我们的建筑在高效解决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谋求拓展设计哲学的视觉呈现,让空白、光线、实体、物质、事件、时间、规限等要素同时参与组织某种丰富及难以言说的情绪,幷令其处于均衡的、可持续的状态中,建筑因此而获得丰富的生命力及持续的能量。

10.jpg

许多人误解所谓现代、极简是形式和风格。“现代(Modern)”不是一种“主义”,也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精神。它代表了与时俱进、不断变革勇往直前的勇气。我们坚持我们的建筑实践需要积极响应现代性(Modernity),这暗示着我们不会简单重复或盲目拷贝过去的事物;设计本来就是创造性的行为,我们必须要么在创新,要么就在创新的路上。

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我们处于东方(Oriental)文化结构的时空背景。中华文化是组成东方文化体系的重要元素;西方经历了宗教革新和文艺复兴之后,引领出启蒙主义和工业革命,这让西方足足领先了近现代世界好几个世纪。处于急速变化下的亚洲,尤其是中国,需要一个具有质量的东方式文艺复兴,把东方的智慧和能量激发至新的高度,这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息息相关。当下,研究东方文化复兴,以东方人文价值重建文化自信变得尤为必要。

11.jpg

亚洲主要地区激烈而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尤其在当代中国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资本主义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输出和过度的消费行为(Consumerism)带来了对文化历史、生态环境、能源、交通、甚至生活方式、家庭伦理等层面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危机。全球化和网络科技主导的社会形态过度强调实时、实效,倚重速度与流量,产品、行为、甚至思考模式都趋于消费化和同质化。处在时代的风口,我们尝试站在理性的视觉,以冷静的态度远离同质化的黑洞。我们更多地抱持在地文化先导的价值观,倡导以传承带动创新、糅合国际性和在地特色的设计理念。在地性(Indigenity)是对冲全球化的重要元素。在全球化和在地性的双向作用下,我们更多的是在区域文化多样性的维度下展开建筑的研究和讨论。地域气候、生活习性、历史、宗教、风土和文化传承更多是基于在地属性而世代流传。故此,我们在实践(Practice)的过程中,努力让作品呈现关于在地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而不失国际化的视野。尤其在乡村振兴、文化旅游、高质量休闲度假设施规划设计实践活动,我们本质上是积极响应文化在地性及其传承的迫切要求。

DT:您最近主持的文化保育和规划设计项目“广东清晖园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项目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响及赞誉,您在这个项目中是如何体现“诗意的理性、东方的现代、在地的实践”并付诸实践的?

丁劭恒:清晖园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和东莞可园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园。从规模、历史价值到国家文化保育的等级来说,清晖园是广东四大名园之首,是一座极具岭南特色和代表性的国家级文物。整个古城片区的保育和发展都是顺德社会特别关注的事情,也是顺德在去年3000多个亿的城市开发更新投入中的“头号项目”。这个项目不光涉及了国家级文化资产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文化保育带动整个顺德核心城区的老城更新,这是我们最大的挑战。我们提到的“诗意的理性、东方的现代、在地的实践”其实都蕴含在这个项目当中,是一次非常立体的、深刻的实践。

首先,“诗意的理性”强调了古城诗意和风韵的保护,在平衡保育与开发方面采取了非常理性的取态。我们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产业的升级、在地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上,都有着强烈的理性思维。规避大拆大建,反对英雄主义,尊重原来在地的文化基因、城市肌理、民情风俗等,保持客观的分析。在细致谨慎修复历史文物和街区的基础上,科学研究各种适度发展的可能性,在保育古城风貌、输出文化IP的同时,积极构建连接未来的机遇和载体,释放顺德在大湾区的文化魅力,为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动能。

其次,“东方的现代” 更多是在文化的维度和视觉挖掘传统事物的当代价值。清晖园本身作为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其所具备的东方底蕴在保育和文化输出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基础。文物保育 (Heritage Conservation)表面上是保存过去的旧物,但实质上是处于急速变化的现代社会、经济、建设的环境中,如何让有价值的文化历史融入未来整体城市发展,在传承和创新之间做出有深度和有意义的有机结合。这正是我们通过“育城”这个理念,致力重新构建关于文化传承与城市再生的规划设计体系。在回应城市现代化要求、传承岭南文化和构建现代产业模式的多重需要中,做到微妙平衡以及形成多向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

最后,“在地的实践”驱动着我们积极提倡社区参与。每个项目,尤其是文化保育都有它的在地性,跟当地文化和人民生活之间粘度非常高,是不可复制的。因此,基于 “在地的实践”的思维,我们跟政府、民间很多机构都有合作,举办了几十场的项目研讨会、工作坊,以及各类型的汇报,与政府部门、清晖园博物馆、文化界、旅游界、交通部门、小区机构等各方面持份者进行沟通交流,以实现“在地的文化”的提取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实践。清晖园规划项目在实践中探索了很多文化保育和城市更新的创作手法,它是一个动态而持续的过程。从静态的图纸回到社区、城市的各个方面的互动,都是非常好的实践的机会。

从市场落地与城市资产运营的维度来看,清晖园保育和城市更新项目的研究与实施是极其复杂、技术难度极大的挑战。我们团队的国际保育专家和产业专家,进行保育研究的同时,对城市战略定位及产业升级进行了深度研究。同时,我们的交通团队对老城更新进行大量城市道路的升级和地下空间的开发研究,尤其是对TOD轨道交通站场的价值利用进行专业而深入的探索。我们的土地开发专家、经济学家、城市运营专家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务求令项目具备良好的经济收益和可持续的运营模式。总的来说,我们团队有幸参与并能够驾驭如此复杂的项目,不仅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将来我们也会继续通过“诗意的理性、东方的现代、在地的实践”这些核心理念去推动更多的城市更新项目。

12.jpg

清晖园历史城区保育及城市更新©ADARC

广州设计周IAF文化公共建筑大奖

-

13.jpg

佛山新城荷岳路步行桥©ADARC

香港A&D最佳公共文化建筑奖

-

# 03

城市化进程的拐点:

设计师要开启“设计+运营”的思维模式

DT:您从事设计20多年来,经历过哪些浪潮?您是如何应对的?有没有特别深刻的故事可以分享给大家?

丁劭恒:作为专业的行业参与者,对经济周期的起伏和市场的波动基本已经习以为常。正所谓有危必有机,反之亦然,其实每次的所谓浪潮,都蕴藏着不易察觉的风险以及深藏不露的新机遇。印象比较深刻的可能是2003香港的SARS(非典疫情)。经济下行导致当时行业内的收缩和普遍的裁员潮。幸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底子还是不错,随着国内开放自由行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香港经济谷底回升的节奏算是很好,当时很多香港建筑师包括我自己,已经开始转型进入内地广阔的设计市场。

那时候国内的行业机制和运作方式还在不断探索完善阶段,例如当时整村改造算是以比较野蛮生长的方式来推进。当时我代表香港P&T设计团队主持广州珠江新城猎德村开发的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就是现今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的高德置地广场。记忆中确实感受得到当时村民和村代表的强势和霸气。在众多阻力下,我们还是成功把当时香港的人车分流理念、地下空间价值最大化、轨道交通融合概念、公交枢纽与商业体整合开发等先进想法植入到规划中,这在当时尚属非常创新的设计手法。

DT:您规划设计过众多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尤其在城市更新领域具有丰富经验,比如香港中环海滨2050更新规划、英国普立斯顿青年中心及枢纽站更新等。您如何看待今天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丁劭恒:今天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来到一个拐点。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行业都在增量市场上努力打拼,从房地产开发商到规划设计专业人士都在追逐中国大规模城市化带来的红利,以至为追求效益而大量复制同质化产品,试图通过速度和数量来改造城市。城市化发展到今天,某种意义上已经完成了一个阶段的任务;目前增量市场的动力和份额似乎在呈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未来我们估计将迎来存量市场潜在的庞大机遇。在此基础上,我们在积极思考如何去帮助城市转型升级,通过谨慎观察产业及生活模式的改变,重新认识城市更新、存量活化的关键问题。

事实上,现在很多房地产开发商都已经开始转型,比如香港的一些地产开发商,以前是关注住宅产品的去化率,追求量产,但这十年来他们从单纯的房地产开发商转型成为城市更新、文化产业和保育的运营商,甚至在商业艺术领域有出色的表现。同样众多内地发展商都在尝试切换跑道,在城市化进程中,开始关注如何从存量市场上重新挖掘价值。这样的转变恰巧为建筑师、规划师以及行业内不同的专业群体提供了机遇。

我认为,既然来到这个拐点,就要在新的赛道上把握好机遇。ADARC 【思为建筑】也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进行探索,从以前服务新城区的规划、新建筑的开发建造,到现在我们更多地聚焦在老城更新、文化保育,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我们不是纯粹地在规划设计上用力,而是在提升人们生活品质、产业升级以及运营层面展开深入探索和身体力行的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设计+运营’的模式。

14.jpg

香港中环海滨保育及城市更新©ADARC

香港青年建筑师奖优异奖

-

15.jpg

广东里湖文化中心©ADARC

广州设计周IAF文化公共建筑大奖

-

16.jpg

南海文化中心

(美术馆/展览馆/档案馆/科学馆/图书馆)

©ADARC/PT International HK

广州设计周IAF文化公共建筑大奖

-

17.jpg

顺德演艺中心及音乐厅 ©PT International HK

HKIA Annual Award香港建筑师学会年奖

-

DT:您曾说“ADARC 【思为建筑】为不同的业主、为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和项目而存在。”以您的经验来看,政府项目、商业项目有何不同,其各自独特的价值点在哪里?您是如何通过规划或设计为项目增值的?

丁劭恒:政府项目是通过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以带动周边地价的升值,引流资源和资本,从而激活城市综合的活力;而房地产开发和商业项目更多的是考虑终端消费者和主流市场的需求,是从某些局部的点出发去创造市场价值,反而较少从宏观层面、从小区、城市的维度去考虑太多公共属性。这是我理解的两种类型项目的根本差异。

我们工作室一直从事着大量政府主导的项目,从总体城市设计、城市更新、文化保育、综合性文化建筑设计、TOD整体开发、生态景观设计到慢行系统以至地下空间研究都有广泛的涉及。我们日常的工作常常是在和不同政府、不同部门进行非常立体的合作,所以对政府项目的理解还是有我们独特的视角。

在城市化的运作过程中,政府主导项目与市场开发项目还是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尤其是在各自生成价值的模式和赋能方式方面。从政府的维度来看,公共项目的任务当然是更多地创造公共价值,从基础建设、公共配套、交通、生态环境、市民生活质量到为企业及产业赋能等,这些都是政府最为关注及推动的价值点。所以在与政府合作的项目中,设计师除了需要具备开阔视野和优秀的创新能力,更加需要的是高质量的综合能力与社会敏感度,如此才能够在更大范围里与政府共同思考城市、社会、生态、人文、经济和环境可持续等问题。在大部分公共项目中,我们是以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社会学者、土地经济学者等多重身份去创造公共价值和社会福祉。

18.jpg

和华环贸广场及希尔顿酒店©ADARC

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

-

19.jpg

罗浮山水博物院©ADARC

香港建筑师学会年奖

-

20.png

韩国松岛图书馆©ADARC

广州设计周IAF文化公共建筑奖

-

21.jpg

顺德图书馆©PT International HK

美国建筑师协会全球图书馆大奖

-

# 04

住宅产品的转型与升级

关注社区环境与生活品质的新价值

DT:您如何看待未来住宅发展趋势?ADARC 【思为建筑】目前在做的住宅设计有何特点?

丁劭恒:我相信未来住宅设计会呈现多极化发展的态势。装配式批量生产、快速建造无可否认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而且很多大型的企业、机构已经深度切入这些范畴;另一方面,建筑和建筑产品的文化价值、艺术内涵、个性化需求也是一大领域,潜在的机遇也值得关注。

我们在做的住宅类型可能更倾向于关注艺术价值和个性化的层面,对于量产化、标准化、趋于同质化的领域并不是我们团队的研究重点。从设计的趣味性来说,个性化住宅或许能给予设计师更大的发挥空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伦理关系产生的变化需要我们在设计中思考如何重新解读这些变化中的关系,例如我们的住宅设计特别要关注家庭的共享空间,我们一直在研究这方面的内容,希望通过设计改善传统住宅中“关上门彼此就毫无联系”的问题。我们也非常关注在地元素和实际功能的应用,在住宅的整体设计上需要充分体现对场地和场所的深刻理解。比如微气候的管理,我们从气候适应性切入,充分考虑节能、通风、采光等问题,致力减少能耗创造低碳小区。凡此种种,这些都是我们努力思考的问题。

居住建筑的本意,是在广义的族群文化结构下响应一系列社会及家庭伦理要求而生成的空间类型。屋檐下流露的不止是关于遮风挡雨的温饱之事,更是关于生活尊严、爱与关怀,以至在地文化,家庭与社群的生息延续和文化传承的关键。我们生活在亚洲,有亚洲地域的自然条件以及亚洲文化的底层语境。我们深信,古典和传统的住宅设计蕴含了大量的生活智慧。此之所以,我们提出“新亚洲住宅”的理念,尊重自然与在地性,在还原东方人文家庭生活模式和文化结构的基础上,吸收前人的经验智慧,以技术革新结合时代变化的适应性,构建更符合现代族群需求的人居关系,满足东方家庭和社会对功能及精神文化品质的全新向往。

22.jpg

领尚四季庄园©ADARC

广州设计周IAF住宅类别建筑大奖

-

23.jpg

美国加州荷里活半山住宅

-

24.jpg

连山温泉小镇

-

25.jpg

广东佛山领汇广场

-

26.jpg

云近东区地标府邸

-

27.jpg

长沙梅溪湖城市地标天墅

-

DT:您如何看待今天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丁劭恒:我算不上是房地产专家,对房地产的理解与传统的观念是存在一些差异的。在我的理解里,现在其实已经没有纯粹意义上的房地产了,这种从面粉到面包的简单生产方式未必能符合这个时代的需求了。地球上的土地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属于公共资源,与高山、大海、森林无异,是上天创造的财富,我们只是托管者而已。房地产行业未来也需要思考产品的社会性、公共性,以及其赋能的增值性。

以新加坡的住宅为例,他们对居住品质的演绎以及人居体验的回应是值得借鉴的,比如公区的电梯厅、走廊、入户的采光通风、外立面遮阳隔热设计,虽然这些需要牺牲表面上的得房率,但同时换取的是更好的综合居住质量。或许现在的房地产开发要逐步关注社区、邻里、生活品质、生态质量等多方面问题,疫情的持续更加让我们急需响应公共卫生层面的问题,碳中和的目标也迫使我们将诸如能源管理、垃圾分类和回收、水资源管理等议题融入行业发展的思考中。

随着消费群体的迭代更新,我们要重新思考什么是未来小区需要的居住品质?结合国家最新的人口政策,未来的伦理关系、家庭结构会变成什么样?如何对变革中的政策和市场作出回应?我们期待未来的产品设计能够呈现出新的价值。

28.jpg

建筑师的自由之家©ADARC

美国建筑大师奖-建筑更新活化奖

美国建筑大师奖-最佳办公空间奖

-

29.jpg

澳洲领尚环球广场

-

30.jpg

海口大悦城

-

31.jpg

广州盈凯国际社区

-

32.jpg

梅溪湖城市综合体

-

DT LOGO.jpg

以实现城市品质人居生活为出发点,「DESIGN TRENDS设计趋势」以设计为链接,发现趋势、探索产品力,赞颂中国好设计。

我们坚持设计的人文理想,定义在地产、设计与大家居领域,以全球化视野挖掘商业环境,以专业的设计产品力逻辑来经营该平台。我们鼓励推陈出新的研发,真正为人居环境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我们关注在设计领域钻研与精耕的人物,让专业者输出有价值的观点;我们报道优秀的地产产品体系、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与软装设计作品。

DT人物 logo.jpg

高屋建瓴,深刻追溯

回顾过去,正视当下,看见未来

翻开《DT趋势人物》访谈集,你将迅速发现这是一座扎根地产设计领域横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研究的智库,我们与活跃在海内外地产、设计界一线的领军人物展开深入对话,回溯成功企业发展历程,发现与分析前沿信息,同时呈现具有创新意义的行业思考。

# 出品


总编 / Melody

执行主编 / Sunday Yang

产品总监 / Jeff

华南主编 / Nina Fang

原创内容,非授权不可转载

页尾.jpg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6 手机:15801363651。
投稿|推荐|提问
热点推荐
最设计更多>>
最话题更多>>
设计企业档案更多>>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