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IP争夺元年
不单是故宫,中国国家博物馆(下称“国博”)在今年上半年同样有诸多动作。
今年1月,国博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3月,国博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文创中国线上平台;6月13日,“文创中国”线下运营中心正式落户上海自贸区,一支275人的经营团队随之成立,国博率先在“文创中国”平台上线400个文物IP。
“但大部分博物馆还在如何走出深闺高阁的过程中。”徐慧表示。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4500余座博物馆,但平均每位公民大约两年才进一次博物馆,除了故宫等少数博物馆成为旅游热点外,大部分鲜有人问津。
一些投资者认为,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是一种浪费,在这点上,中国博物馆与国外的一些博物馆的差距不小。
比如,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商店不只设在博物馆内,已变成一个独立的产业分布在世界各地,在美国境内有6家,澳大利亚有3家,墨西哥5家,泰国2家,16家商店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商品的基础上融入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元素,使这些商品更具有地域性与吸引力。
当然,博物馆商店中的商品本身是质量上乘、做工精细的艺术品。
实际上,受西方博物馆运营规模的影响,百度与谷歌曾试图将中国的博物馆藏品文化资源打开,分别实施了百度数字博物馆和谷歌艺术计划项目,或是时机不成熟或是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最终没能引起国内博物馆的广泛参与。
徐慧表示,如今的整体环境已经大大改善,“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时期”。
一方面,博物馆希望借助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平台,将其所拥有的优秀文化资源与公众分享,把传统文化的内涵用富有创意的方式普及并传递下去,从而培养更多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希望能有更多IP资源,提升整体内容的文化品位,同时还可以借助故宫博物院和国博的强大品牌影响力和流量,提高竞争门槛。
与此同时,文化危机、文化内涵的空洞化也将传统文化推到了文化自信所需的重要资源领域,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市场需求,故宫、国博的探索不仅仅是互联网、高科技平台,其背后还有资本和另一种文创玩法和逻辑。
“故宫现在还只是开始,通过产品盈利并不是目的,我们还是希望通过互联网来搭建一个平台,最终是让更多更广的人群能够通过不同层面认识、理解、欣赏传统文化。”苏怡说。
徐慧表示,像故宫等大的博物馆可以打造现象级别的超级IP,小的博物馆也可以打造精致IP,“未来几年,博物馆馆藏文化资源必定成为热门IP,互联网平台公司和内容生产对传统文化IP资源的争夺也会越来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