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筋活络”,让“大海绵”发挥威力
作为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海绵城市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被正式提出,武汉、北京等城市也先后被纳入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
与原来主要依靠城市排水系统、注重水平方向导流的“灰色思路”相比,海绵城市因其注重城市对雨水的自然吸纳、蓄渗和就地调节而被称为“绿色思路”。然而此次武汉严重城市内涝发生后,也有人对建设海绵城市的成效产生了质疑。
“海绵城市的建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洪亮平告诉记者,“目前武汉只是在新区、开发区选择了几平方公里进行试点建设,还没有完全完工,并且整个城市要升级为海绵城市,也不是一两年内就能做好的。”
“此次的暴雨事件,恰恰证明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王家卓则认为,当前的形势正应倒逼海绵城市建设的提速,“在当前的背景下更应当加大投入把事情做好。”
谈到近日媒体报道的江西赣州的宋代排水系统,王家卓如是解读。“福寿沟的设计有其独到之处,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然而它的背后,是与城内上百口池塘连为一体的一条雨水蓄滞系统,是通过联合调度发挥作用的,这也正说明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新城区建设中人们常常对‘几通一平’引以为豪,但建设中一些能发挥泄洪功能的池塘洼地被填平,这为城市的排涝防水埋下了不少隐患。”一位不愿具名的中部地区城乡设计院院长告诉记者,近年来对经济绩效的追求往往甚于对城市科学规划的重视,由此产生的一些问题也已经成为城市必须要偿还的“历史欠账”。
究竟该如何让整个城市“舒筋活络”,科学走出“积水潭”?“增加城市的自然调适能力非常重要。”洪亮平说。
“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不能仅仅把它理解为铺些透水砖,修几个蓄水池,建几块下凹绿地,而要让山水林田湖这些‘大海绵’真正发挥作用。”在王家卓看来,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应当严格洪泛区管理,严禁将其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在建设用地选择上,要尊重自然和原有地形,把一些低洼地、河湖湿地等保护好,科学划定界限严加管理;在小区建设中也不能随便改变原有地形,应把低洼地区作为一些调蓄空间来使用;此外,建立区域雨水排放管理制度也尤为重要,应当明确区域排放总量,不得违规超排。只有从模式上做到改变,从源头上加强管理,避免各区域排水“齐步走”,才能让河湖的容纳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