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的广西雨水连连,在当地从事露天采矿的企业主罗先生已经停了数月的炸药,停产期间最让他欣慰的是电力成本的下降。“以前我们用电,专线的变压器每个月不管用不用,线路费用就是2万块,现在是使用多少交多少。”
今年4月底,广西公布了《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若干措施的意见》,企业停产期间降低电费征收标准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措施。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像广西一样出台专门的降成本方案的省市已有11家,此外全国已有27个省市出台了企业“减负”的相关措施。
这些方案中,减免税费和降低制度性成本成为“标配”,多省就此提出了具体的减负目标。
多省公布企业“减负”目标
多个地方已经公布了降成本的举措。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截至到目前,已有江苏、广东、浙江等27个省市出台了各自的降成本措施。其中,广东、江苏、山东等11个省市更是出台了专门的降成本行动方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中小企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继承告诉记者,各地之所以频繁出台降成本方案,一方面是地方在落实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需要更多结合各地实际来推进;另一方面则是经济新常态下,各地自身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多个省份在各自的方案中明确了降成本的具体目标。
比如,广东表示,到2016年底,为全省企业减负约4000亿元,企业综合成本比2014年下降约5%-8%。其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约200亿元,税负成本约2150亿元。
山东的目标是,2016年,通过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轻成本负担500亿元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以上。到2018年年底,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实现“零收费”
浙江的方案预计全年为企业减负1000亿元左右,力争将审批中介服务收费平均下降15%。
青海则制定了一个“三连跳”的计划:2016年累计减负约70亿元,2017年累计减负约70亿元,2018年累计减负约60亿元。三年内全省企业累计减负约200亿元,三年年均降幅3%左右。
此外,贵州表示2016年为全省企业减负700亿元左右。安徽则设定了到2018年企业综合成本比2015年下降5%-8%的目标。
然而,企业成本依旧居高不下。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68元,尽管1-2月这一数据下降到85.26元,但前5月再度反弹至85.73元,中小企业面临的成本困难可能更为严峻。
地方空间很大
王继承表示,降成本涉及各方利益的再平衡。这些方案可以引入PDCA(质量环)模式加以评估改善。首先在制定降成本计划时要有智库的研究、测算的支持,其后的落实还要有企业的反馈、第三方的评估和公众的监督,确保这些政策能落到实处。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降成本最亟需的是大幅减免各地的税费。当前,我国制造业增值税税率达17%,一般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加上各种收费,企业综合税费负担明显偏重。
曹建海认为,减税的第一项就是全面推开“营改增”。营改增试点在今年5月已全面推开,据统计,2012年至2015年前期试点累计减税6412亿元。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今年减税的金额将超过5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