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廊坊市“北三县”(三河、大厂、香河)统一规划,实现“规划一张图”,或许意味着“北三县”的行政区划调整最终要划归副中心,这样才能适应新京城市中心建设要求,适应未来北京新城发展整体需要。
绿色发展。把通州打造成绿色发展的示范区,在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方面采取一流的绿色标准。
文化传承。北京的历史文脉主要是两个轴线,一个是传统的南北中轴线,另一个则是长安街沿线。通州在长安街沿线的最东端,所以既要体现北京特点,又要有通州的地方文化特色,特别是“大运河”文化。北京市委在6月1日上午的学习会议上提出,要“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高标准规划设计建设,充分体现历史文化底蕴”。
宜居社区。其含义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后,应当能够吸引人到通州工作、生活,只有宜居的环境才能够起到吸引的作用。
2016年5月24日召开的北京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做好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的规划,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和生态环境建设优先,扎实推进市级行政机关搬迁,带动公共服务资源转移,注重创业就业与居住功能均衡,增强对中心城区疏解功能的吸引力。
副中心155平方公里可能容纳200万人口。作为副中心来说,这155平方公里或许是阶段性规划。考虑到未来人口和资源聚积,规划面积还可能增加。
如果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副中心,这样的规划面积已经十分庞大。如果规划面积还可能增加,唯一的解释就是,副中心最终将升格为新北京城市中心。
三、 副中心的使命之一,强化首都功能
副中心的建设,一个重要任务是强化首都四个中心的功能。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视察时将“科技创新中心”作为首都一项新的核心功能,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定位。结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引领型发展,这个定位就十分清晰了。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迅速崛起,中国正从全球经济的追随者向引领者转变。而引领型发展,需要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能引领国际潮流,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用人类共同语言弘扬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并担负起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处地位相应的国际责任。这需要中国诸多城市作为节点,成为某一领域有影响力的城市,以推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好引领者角色。而四个中心的确立,特别是科技创新中心的确立,就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首都的殷切期望。通过引领型发展承担起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引领者的作用。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个重要使命是疏解非首都功能,进而充分发挥首都四个核心功能的作用。“副中心”职能的强化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相辅相成,只有“副中心”的定位准确,首都城市定位才会更加清晰。
对于“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北京市发改委曾提出过“几个一批”的概念,包括疏解“一批制造业”、“一批城区批发市场”、“一批教育功能”、“一批医疗卫生功能”、“一批行政事业单位”。其中的“一批教育功能”指疏解一些院校,“一批医疗卫生功能”,则指中心城区不再新增综合性医院。
非首都功能疏解,除就业、学校、医疗等基本生活配套外,还应当有更为成熟的社区,和更为优良的环境。这样才能引导人口的自发流动,而非强迫式集中。
就通州而言,建设城市副中心,通州最紧迫任务,除了做好规划之外,就是加快调整退出不符合功能定位的产业。包括调整退出中低端产业、整治工业大院,不但“腾笼换鸟”,还要“拆笼腾地”,为副中心建设留足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