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十分突出。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8.08万亿元,占GDP近27%,从业者超过5000万人,是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按照中央关于“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建筑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责任重大,必须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2014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了“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概念,指出要“抓紧研究制定支持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
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篇的解释,建筑产业是指与建筑有关的设计、施工、材料、装修等相关属性的建筑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利益相关方的集合体;产业现代化是指用当代科学技术武装产业,使产业体现在经济上和科技上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其实,不论是建筑产业还是建筑工业,抑或是建筑业在英文中都是相同的,即“Construction Industr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只是中文已经赋予它们不同的内涵。问题的关键就是,我们要深入准确地研究其内涵,进而提出今后发展的工作思路。
本文在有关专家学者已经广泛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装配化、信息化、标准化、绿色、一体化等内涵进行思考,并提出若干工作的初步建议。产业现代化包括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产业工人、产业管理方式等各方面,确切地说本文还仅仅是对建筑产业现代化若干重要内涵的研究,限于篇幅和水平不可能一篇全面论述。
一、装配化
● 为什么要发展工厂化装配式建筑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要求“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我国现有的建筑技术路径(称之为传统技术)形成于1982年,即钢筋混凝土现浇体系,又称湿法作业。从客观上讲,虽然对城乡建设快速发展贡献很大,但弊端亦十分突出:一是粗放式,钢材、水泥浪费严重;二是用水量过大;三是工地脏、乱、差,往往是城市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污染源;四是质量通病严重,开裂渗漏问题突出;五是劳动力成本飙升,招工难、管理难、质量控制难。这表明传统技术已非改不可了,加上节能减排的要求,必须加快转型,大力发展工厂化装配式建筑。
● 工厂化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
经过近1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工厂化装配式建筑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有些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归纳起来有3种模式:一是以万科和远大住工等为代表的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建筑(PC)。该模式适合于量大面广的多层、小高层办公以及住宅建筑,在传统技术框架和框剪结构基础上侧重于外墙板、内墙板、楼板等的部品化,部品化率为40%~50%,并延伸至现场装修一体化,成本进一步压缩,已接近传统技术成本,可以做到约5天建一层。二是以东南网架、中建钢构等为代表的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该模式适合于高层、超高层办公、宾馆建筑,部分应用到住宅建筑,在传统技术核心筒的基础上,侧重于钢结构部品部件尽量工厂化,还延伸至现场装修一体化,部品化率为30%~40%,强调集成化率。三是以远大工厂化可持续建筑等为代表的全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该模式适合于高层、超高层办公、宾馆、公寓建筑,完全替代传统技术,更加节能(80%)、节钢(10%~30%)、节混凝土(60%~70%)、节水(90%),部品化率为80%~90%,部品在工厂内一步制作并装修到位,现场快捷安装,高度标准化、集成化使成本比传统技术压缩1/4~1/3,可以做到每天建1~2层,实现“六节一环保”(即更加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节省时间、节省投资、环保),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又好、又省、又快。从某种意义上讲,体现了从粗放的建筑业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变,是建筑产业转型发展的一场深刻变革。可持续建筑是在全钢结构上的部品化、集成化,采用近似标准集装箱式运输,海运成本大幅降低,可破解一般装配式建筑运输半径的瓶颈。我们一定要用全面辩证思维看待工厂化装配式,此装配式非彼装配式,各有市场细分,各有特色,也各有局限性。
● 各地的推广政策
各地都在积极推广工厂化装配式建筑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上海、天津、重庆、江苏、福建、河南、河北、湖南、湖北、陕西、安徽、海南、四川等省市,青岛、大连、深圳、南京、合肥、杭州等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陆续出台了鼓励扶持政策,包括土地扶持、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建筑面积奖励、加快行政审批、招投标绿色通道、购房优惠、物流运输保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推广装配式建筑总承包模式和市场倒逼机制11大类(详见附注)。
● 加快发展的两点建议
一是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在有关省市推广工厂化装配式建筑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制订出台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委(最好以国务院或国办名义)发文的《关于加快发展工厂化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突出政策引导和市场倒逼两个方面;督促其他各省市抓紧制订出台各自的推广指导意见;同时注重引导地方政府把好事办好,避免出现“一窝蜂”和“圈地”现象。二是重新审核现行有关标准,是否还有明确阻碍或隐形阻碍发展工厂化装配式建筑的不具备科学依据的条款,并进行调整。其实,现浇体系也好,工厂化装配式也好,都是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安全和功能要求的技术手段;不论是国标还是行标,都不能出现对某种技术手段或明或暗的排斥性条款。要鼓励更多设计、施工单位主动推广应用工厂化装配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