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 要闻 > 快讯 > 正文
体育场馆陷入两难尴尬之地:质疑真的需要那么大吗?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16-02-23 09:33:08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 在即将启动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之际,回首2008年奥运会后的体育场馆建设的经验教训,我们将站在新的历史契机之中——虚荣盲目与科学理性、思维惯性与破局履新,是否有勇气与能力去做出选择?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我国大部分场馆的兴建,是为了举办大型体育竞技赛事,本来没太考虑大众健身的需求。因此,这些大型场馆往往是满足大型田径赛需求的标准体育场,而不是针对某一单项体育运动的专业场馆,更不具备多样性的运动健身的条件。

    2013年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现有的大型体育场馆中,标准体育场(满足大型田径赛事的条件,但并非某类运动的专业场地,也不具备多样性运动健身的条件)占据体育场馆总数的63%,而标准体育场馆中,每周吸引超过500人次健身的仅占53.2%。

    其次,大规模的体育建筑,除了在兴建之初耗费大量资金人力投入之外,在未来漫长的使用周期中,维护运营成本的消耗更加惊人。大众健身所能带来的场馆收益,真是“杯水车薪”。“鸟巢”的运营方,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爱庆在采访中提到:“一年什么都不干,只要一开门,就要小1个亿,水电气热、维护,加上固定资产折旧等费用,一年的支出就要1.9亿多元”。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大型国有体育场馆中,对外开放的仅仅占到35%,这就意味着花费纳税人大量资源的体育场馆中,绝大部分普通人是无法享用的。

    难道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就没什么好办法利用起来么?有没有什么成功的案例可供学习呢?

    著名体育学者、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2012年~2013年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考察了一年。

    “我离开纽约时,这座城市正准备上马几个大型体育场馆工程,纽约的大型体育场馆资源本来就很丰富,但仍旧不能满足需求。我曾详细了解了美国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收益来源,包括场馆冠名权、赛事门票收入和赛事电视转播权收入。美国的一些大型体育场馆的冠名费一年能达到1亿美元,举办体育比赛的年入场人次达到5000万至7000万人,还可以从总额动辄为数十亿美元的职业赛事电视转播权中分成,这些巨大的收入来源,是中国大型体育场馆不可想象的。”

    保证美国大型体育场馆盈利的关键,是发达的职业体育赛事体系和体育产业,这也是西方国家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的通行模式。

    “在欧美国家,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大约在2%~3%”,易剑东介绍说:“在美国,体育产业是第七大支柱产业,每年的产值是汽车产业的两倍。”但目前中国体育产业占GDP比重只有0.55%(2010年数字),且7成以上是由体育用品制造业贡献的。

    中国体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重心是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又以奥运战略和全运战略为重中之重,体育主管部门所掌握的体育产业核心资源,自然首先要为这两个战略服务,这种状况直到今天还没有得到本质上的转变。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主要依靠成熟的职业体育赛事体系和发达的体育产业来支撑,目前在中国,无论是职业赛事体系还是体育产业,都十分稚嫩。成熟的体育产业需要时间,这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关键词: 体育场馆 严重不足 长期闲置 建筑设计
分享到:
[责任编辑:张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装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 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