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 要闻 > 快讯 > 正文
不可再建封闭小区:中央城市工作思路大变脸的逻辑
来源:财经网  作者:杨中旭  时间:2016-02-22 15:05:49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2016年2月21日,新华社全文刊发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史无前例地提出:不再建封闭小区。

  2016年2月21日,新华社全文刊发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史无前例地提出:不再建封闭小区。这一说法,颠覆了1998年后的小区“主流”。1998年福利分房改革之后,商品房成为住房主力军,封闭小区风靡全中国。此番城市规划思路“大变脸”的背后,隐含着怎样的逻辑?
  去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度提出“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已然迈出了城市规划革新的脚步。此番“不再建封闭小区”的城市规划文件下发之际,作为相关问题的研究者,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接受了《财经》的专访,详解中央城市工作思路转变的逻辑。
  毋以农业思维来发展城市
  工作重心需要从农村转向城市,以传统农业思维方式进行城镇化只会导致城市规划资源错配和浪费。
  《财经》: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专门提到了城市工作,中央已经很多年没有正式地提城市工作了。去年底,继1978年之后,第二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再度召开。您如何看待中央这次思路的转变?
  李铁:
  城市问题在中国很重要。去年末去阿布扎比参加一个会议,60个议题中每个都是城市议题。像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交通、汽车、社会问题等都和城市有关。所以,城市基本上涵盖了发达国家绝大部分的问题。在中国,虽然城市人口只占55%,但是它对整个经济的带动性是最大的,也是核心部分。
  从建国到现在,虽然这30年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城市化也发展得非常快,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发展,但高速发展过程中我们对城市化真正了解多少呢?在城市发展问题上对国际经验的借鉴,以及怎么样尊重中国城市发展特点的规律等方面,恐怕还存在很多认识问题,有些是主观上的认识误区,而有些则是制度体制上的误区。
  我们常常以农村的思维来看待城市,以农村过去传统的方式来看待城市,但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背景下,我们可能还没有认识到,无论是经济工作、还是社会工作的重心,都应该从农村转向城市,中国城市发展的模式需要转变。
  《财经》:
  您说的城市建设中的农业思维是指什么?
  李铁:
  我们很多的地方政府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以自己主观的想象来塑造一个城市。
  昨天在和一个国际友人谈中国城市的时候,讲到的城市人口密度和为什么中国的官员会去按照自己的某些想法规划一个大尺度的城市,我说这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即农业的思维方式有关。
  过去的农村都是大四合院、大的园子,有钱人家都有大的花园。现在我们很多地方政府自己有了钱,有了权力,就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把自己城市建设成大的平面花园,看起来很通畅,但是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后果也极其严重。
  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城市化发展到了今天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说,我们怎么样来认识雾霾,怎么样来认识城市的产业发展,怎么样来调整工业和服务业结构的关系,怎么样来认识资源的分配。
  我们目前的城市包容性越来越差,全世界的国家中,没有像中国的城市包容性如此之差的。横亘在城市和农村两种制度之间,第一个是户籍制度,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京、上海的限制非常之严,比国外的移民都难。大家都知道,在香港有七年的居住期可以直接转化为香港户口,因为他认为你有需求。而在北京、上海,即使我生活了20多年,想转化都很难。然后就是土地,土地制度改革不及时,对农民进城还有很大的障碍。
  我们只有把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入地推进下去,城镇化的政策,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和效率配置的提高。

关键词: 封闭小区 城市工作 城市规划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装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 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