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17楼市管控新政让他们进退两难。进,要凑出普遍超过100万的首付资金缺口;退,违约金同样巨额,“我们退无可退”。
“被误伤的人”——这群人自称。他们很困惑,“我们不是在炒房,只是要改善住房啊”。
3月17日,北京发布新的限购政策——购买二套房将“认房又认贷”,且首付比例提升至60%。这一史上最严政策当日即执行,以是否网签为界。“太倒霉了!”这个人群已签订了买卖合约,但尚未来得及网签。
这样的房市交易情形被称为“在途单”。北京目前未有政策规定,对于“在途单”是否可放宽要求,“但与北京先后发布新政的广州、嘉兴、佛山等地都规定,在新政公布前已签订认购书或购房合同的,仍按原政策执行”。
北京连续十日“围堵”畸高房市。他们也被“拿不出钱”的梦魇折磨了十天——“没有钱就没有房子”“没有房子,要出生的孩子落不了户”“孩子上学要怎么办”。
这个群体有多大数目?据链家研究院保守估计,“在途单”群体约1万单左右。此外,《京华时报》报道,麦田房产统计也显示,2月至新政前,全市二手房成交量共计超过35000套, 其中约30%在途单受到影响无法网签,数量共计1万单左右。
“他们把一辈子种地的钱都借给我们了”
“我妈把不到期的存款全取出来给我了,只留下三千块零花钱。”陈莉接连叹气,声音哽咽。
陈莉没有户口,在北京“漂”了十多年。她和丈夫结婚六年,期间被迫搬家四次,“平均一年多就要搬一次家”“每搬一次,我们都精疲力尽,太想安定下来了”。
今年夫妇二人终于下定决心,在西三旗买了70平米的二手房。3月6日签约,在等待网签的过程中调控新政落地,“之前首套首付加中介费一共要220万,现在(按二套算),多了将近100万”,陈莉的老公是河北人,此前在河北贷款买过一套房子。
多出的100万,去哪里筹?陈莉眼眶泛红了。此前为了筹首付,夫妻二人已经卖了河北唯一一套房子,还找亲朋好友凑了五十多万。
“婆婆和娘家把一辈子种地的钱都借给我们了,我真的好难过。”陈莉刚怀上二胎,大孩子刚满四岁,天天在她身后追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能搬到自己的家”“来北京十几年了,我们太想有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了”。
“孩子在哪里落户?”
在和财新记者的通话中,黄丹(化名)抑制不住激动情绪。她的孩子刚7个月,补不上首付资金缺口,买不了看上的房子,“孩子都没法落户了”。
为了迎接孩子出生,让长辈帮忙来家照顾,她和丈夫才想换房。认购金1月20日已交,3月15日首付,按计划3月21日就要网签了。不料相差四天,“就多了200多万”。
“我知道还有个怀孕27周的准妈妈,也已经把房子卖了要换房子,结果现在根本没钱买房。”黄丹在电话里哭了,“17号政策一出,她情绪太过激动,破水早产了”“现在加护病房里,妈妈和孩子一起哭”。
另一位准妈妈洛洛(化名)也为凑不齐首付而坐愁城,“我们这个收入人群没有办法借到钱”“都是农村的,没有很有钱的亲戚”,洛洛告诉财新记者,她和丈夫都是农家子弟,来京求学,硕士毕业后在此落户安家。
“宝宝可能一出生就没房住,没有户口。”洛洛声音越发低沉,“我自己的户口也没地方迁,因为北京规定集体户口迁出去就不能再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