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记者,您在建设行业干新闻好多年了,应该认识不少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吧?我有几个哥儿们开了几家小型施工企业,因为规模小,又没有相应的资质,无法参加招投标接洽大项目,我想麻烦您给我介绍一两家这类企业,让他们挂靠一下行吗?挂靠费可以按照行规交付。当然,介绍成功了,他们自然也不会忘记您的功劳,总得给您分一杯羹的。”某天采访中,记者偶然遭遇此类尴尬的事情。
“证书挂靠”风为何越刮越猛
对于建设行业中出现的这种不正常的挂靠现象,记者曾经与几位同行和培训机构的接待人员闲聊过,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道:“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情又岂止一两件?简直多了去了,证书挂靠之风越刮越猛,呈盛行态势。您难道不知道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而如今,挂靠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您何必这么大惊小怪?”
他们告诉记者,证书挂靠之风之所以在建设领域日渐盛行,是因为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灰色收入市场。因此,为了赚得这一杯羹,社会上好多在职和闲散人员便不惜重金,四处打听哪里有举办类似的资格证书培训机构。无论路程有多远,只要证书合适,又有市场需求,便“慷慨解囊”,到这些培训机构参加业务培训。
“据说,考前3天的培训课程,收费标准为每天1000元。但如此昂贵的培训费,却并没有挡住众多参考人员的脚步。”一位同行说道。
记者有些纳闷,一个专业类考试为何能吸引众多人员参与?这样的考前培训为何让人趋之若鹜?
“一切繁华皆源于一张资格证书。这些学员当中,有报考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的,也有参加工程预算师、一二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的,还有参加工程监理师资格考试的。有些考生为了从中多赚得一杯羹,多获得几本资格证书,时常要花费一个月的工资,参加好几门培训课程。”一位培训机构的接待人员告诉记者。
“无形之中,岂不是给培训机构带来了很大商机吗?”记者问。
“是的。”这位培训机构的接待人员毫不隐讳地笑着答道。
企业需要这些证书来“过关”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企业为何会有挂证的需求?”记者不解地问道。
这位培训机构的接待人员告诉记者,有很多行业如建筑行业,如果企业没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就算拥有再多的注册资金,也不能承接施工。因此,企业的资质评定、资质升级以及年检等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专业人员数量,企业里没有这些人员怎么办?这就催生了证书挂靠这个行业。
“这些报考学员之所以会花费一个月的工资,去考取一个与自己工作毫不沾边的证书,就是为了通过‘挂证’来赚取外快。”这位培训机构的接待人员说道,“所谓‘挂证’,就是证书挂靠,是指个人将自己的资质证书挂靠到企业名下的行为,而企业则会支付挂靠人一定的费用。”
他一边说着,一边递给记者3张证书。记者仔细端详,发现这3张证书,一张是一级建造师资格证,另一张是公路工程监理资格证,还有一张是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上面竟然写着同一个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