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1947年,钱钟书先生一语道破婚姻的真谛。有人说,如今的北上广深这样的所谓一线城市,房子也像一座围城,不同的是,现在这个时刻无论城里城外的人,都只想着进。一线城市的房价在很高的水平上再一次大幅上涨,是谁在支撑这轮高速运转的楼市呢?记者调查发现,急于买房的刚需人群的“末班车”心态、宽松的房贷和一小撮经纪人各种鼓动性煽风点火的言语,成为楼市涨不停背后不可忽视的力量。
生意难做转而投资房产
“你能帮我出出主意嘛,如果不用公司的名义买,怎么有资格能买5套房?”最近,老袁像祥林嫂一样魔怔了,见谁问谁。不过,眼看着房价一天天往上涨,手里拿着钱,心里是真着急。
老袁是河北张家口人,大学毕业留京不久,就自己另起炉灶,经营起一家文化公司。要说这些年做的真不错,别墅买了,路虎开上了,还给父母在京买了房,算得上是个成功人士。
之前,他一直奔事业,想着如何做大,甚至有上市的打算。但从前年开始,公司发展遇到了瓶颈,他和另外2个股东有了分歧,另外2个股东先后把股权转让给了他。作为创始人,他对这个公司有着很深的感情,曾使出浑身解数,力求破茧,无奈,这两年,他的客户还是越来越少。身心疲惫的他,不禁也萌生退意。
碰巧的是,他公司一直租房的房东要移民,手里有5套房都想脱手。老袁一合计,这些年光顾着想把公司做大了,没有想过投资的事儿。现在生意不好做,不如收手,把钱收回来,买几套房子,也算对自己奋斗20年有个交代。
老袁租的房子在朝阳门附近,是70年产权的商住公寓,房东另外的几套房子都在东四环,因为急于出手,又是老熟人,答应老袁,如果他接手,可以略低于市场价卖给他。老袁一听,立刻来了精神:价格低,还不用花中介费,这不等于捡便宜吗?于是,开始着手划账转钱。
老袁钱准备的差不多了,才发现一个问题。他的名下已经有了2套房,因为限购,他没有买房资格了。这可怎么办?有人给他出主意,用公司的名义买,但用公司名义买,税费高不说,手续还比较繁琐,以后出手也很麻烦,这条路肯定不行。还有人说,让他假离婚,先买2套,其他用亲朋好友或员工的名义买。
万般无奈之下,再看看一天天上涨的房价,老袁只有一边办离婚,一边再寻求其他更好的途径。
老袁说:“现在,做公司真不好做了,一方面客户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人吃马喂成本也高很多。以前,他花六七千元能招一个特别有经验的电视编导,现在没有1万根本没人来。也是,现在房租涨的这么厉害,人家总要生活呀。”
在这种形势下,老袁觉得,现在收手,买了房子,自己也算置办点儿产业,以后收租金也能过不错的生活;如果公司再撑下去,可能到时候,什么都剩不下了。
首付不够就搞“抵押贷”
一个人敢于撬动五套房,老袁的这种大胆计划,当然也和能从银行贷出钱买房密不可分。实际上,从近期经济学家的发言看,房贷的宽松,被视为是推动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主要助力。
来自央行最新公布的信贷数据显示,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487亿元,为7月的两倍。其中,从新增贷款结构看,住户贷款新增6755亿元,占新增信贷约71%,而住户贷款中的80%正是投向了中长期居民按揭贷款。
居民房贷,成为实实在在的“挑大梁者”。然而,这只是账面上的份额。账面之下,各种名目的抵押贷款也正以“曲线救国”的形式流入楼市,犹如2014年楼市热时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