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 建筑地产 > 正文
“以房养老”难点百出:70年产权续期及税收问题成要害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陈植  时间:2016-04-22 08:19:17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 “在中国,银行处置只能通过法院拍卖渠道解决,没有自行处置能力,这导致银行担忧法院拍卖价格偏低并产生贷款风险,不得不收紧风控措施,令部分老人未必能够领取足够养老金,用于高品质养老生活开支。”

  记者了解到,基于上述操作难点,不少银行对以房养老业务做出相应“改良”,比如兴业银行推出一款“以房养老”消费贷款,并将这项业务纳入养老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安愉人生”的产品升级范围。

  具体而言,兴业银行允许超过50岁的客户或其成年子女申请这项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30万元,期限最长为3年。

  有知情人士透露,兴业银行对这项业务市场推广颇为低调,毕竟,这项贷款业务仅仅作为安愉人生产品升级的“一小部分”,主要目的是盘活老年人资产,吸引老年人在兴业银行进行养老理财投资。

  为了促进这项业务发展,兴业银行将业绩考核指标从原先的存款额贡献指标,变更为“考察每位老人客户购买综合金融产品的总量”。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银行将以房养老业务更多看成是一种抵押贷款业务,多数以房养老业务属于短期贷款,并由子女偿还贷款本息作为第一还款额。真正打算通过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获得终身养老款项的群体,主要是失独老人,但他们占比并不高。

  瓶颈待破

  在陈文看来,尽管银行以房养老业务依然处于摸索阶段,随着老龄化社会来临,这项业务已经呈现广阔的发展前景。

  此前他们银行曾对部分50岁以上的客户做过一次调研,发现约40%受访客户对以房养老业务相当感兴趣,究其原因,这些老年人希望通过以房养老,按月获得足够多的养老资金,入驻高品质的养老院或养老社区居住。

  在他看来,这与美国老年人以房养老的诉求一脉相承,但是美国以房养老之所以得以流行,在于美国出台完善的法律措施,让银行能通过合规操作,拥有这些房屋的处置权。

  “在中国,银行处置只能通过法院拍卖渠道解决,没有自行处置能力,这导致银行担忧法院拍卖价格偏低并产生贷款风险,不得不收紧风控措施,令部分老人未必能够领取足够养老金,用于高品质养老生活开支。”他表示。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套评估价值为100万元的房屋,老人能获得的养老贷款,不会超过60万元。按照10年贷款期限计算,老人每月可以获得的资金不会超过5000元。当前国内服务品质较高的养老院社区,每月收费普遍超过5000元,令不少老人只能望而却步。

  在他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双管齐下:一是中国相关部门允许银行参与筹建养老服务机构与养老社区建设,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由银行搭建一个以房养老的闭环业务生态链,某种程度缓解老人们入驻高品质养老社区费用偏高的难题;二是针对以房养老所抵押房子的处置、贬值等问题,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引入保险机构分担房屋估值风险,另一方面筹建一个专门的银行房屋转让交易平台,令手握大量房产的银行机构盘活这部分资产,如此银行的以房养老业务风险得到释放,就能给予老人更高的贷款抵押额度,令养老开支更加充裕。

  “不过,这都需要相关部门之间深入沟通,制定出一整套妥善的以房养老操作指引。”他直言。目前银行能做的,更多是等待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让以房养老业务变得更具可操作性。


关键词: 以房养老 抵押贷款 房地产 银行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胜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装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 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