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 精英访谈 > 正文
张柱:让高雅艺术走进大剧院 让老百姓走进大剧院
来源:中装新网  作者:张晓东  时间:2013-09-24 15:51:21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有机会负责建设大剧院是一生中难得的机遇,建筑师做大剧院的设计则是一辈子的荣幸。

  记者:甘肃大剧院对于演出场次安排、公益活动安排和演出票价是如何定位的?

  演出场次:根据省委省政府对甘肃大剧院的定位要求,甘肃大剧院保证每年推出100场以上的演出。其中,A类演出项目(国内外经典剧目)达到全年演出场次的30%左右,B类演出项目(国内一流剧目)达到全年演出场次的40%左右,C类演出项目(国内优秀剧目)达到全年演出场次的20%左右。兰州的观众可以与北京、上海、广州的市民一起,同步欣赏到国内外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

  “公益性”是大剧院的“自然属性”,因为他是政府投资的公共项目,从根本上代表着政府的职能,从根本上代表着公众的利益。为此,我们一方面坚持每年举办一定数量的公益专场,坚持每场演出都坚持通过社区、社会团体推荐及媒体和热线报名等方式,在全省范围内积极邀请一定数量的先进人物和弱势群体“两种代表”免费走进大剧院观看演出,目前已超过一万余人次;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开发策划名家来兰演出公益文化传播活动,先后在省内高校联合举办主题讲座,戏剧论坛、大师舞蹈课、音乐交流等10余场艺术讲座及教育普及活动,

  香港著名导演林奕华、台湾现代舞大师林怀民、中国现代舞第一人王媛媛、中国著名话剧导演田沁鑫等悉数登场,直接辐射人群近10万人。平均每1个半月就会有一位大师级人物来甘授课,平均每场到场人数达700余人,高雅艺术文化在甘肃火速推进及发展令人惊叹。同时我们成立了甘肃大剧院艺术培训机构,开展了少儿芭蕾等艺术培训,有效发挥了文化演出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基础功能。

  在票价制定上,甘肃大剧院坚持发挥公共项目亲民惠民属性,制定了同类演出全国最低的票价,绝大部分场次票价在30元至380元之间,大部分场次票价最高都在580元之内,平均票价也只在200元左右,在与全国同步上演的国内外一流剧目的票价相比,我们的总体票价低于全国平均票价40%以上。同时,甘肃大剧院开业之初就在倡导“让高雅艺术走进大剧院、让老百姓走进大剧院”。自开业演出以来,30元、60元、80元不等的学生票和低收入家庭的惠民低价票,已经实现了在所有主营节目中都实现了全覆盖,近万名各界先进代表、弱势群体代表,受邀观看了各个门类的演出。此外,大剧院还定期组织音乐教师、大学生、京郊山区学生、农民工子弟、残障儿童等特定人群免费观演,至今也已经超过了2万人次。大剧院把演出运作与艺术普及紧密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普及教育特色。

1500座大剧场

  记者:目前甘肃大剧院的财务状况怎样,能否做到收支平衡?日常的运营费用是多少,公司在降低运营费用和提高运营收入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由于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在面临演出市场不规范、文化消费不足、文化消费习惯尚未形成、专业人才匮乏等诸多困难条件下,甘肃大剧院和全国绝大多数同类剧院一样,目前还无法做到收支平衡。据我们测算,甘肃大剧院日常运营费用(不考虑演出费)每天在 2万元左右。我们一方面内控成本,另一方面外抓营销,在降低运营费用和提高运营收入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一是以创建“勤俭节约型剧院”为目标,通过教育学习强化全员节约意识,引导员工从打印纸双面使用、下班随手关闭电脑、打印机、饮水机、日光灯等小事着手,努力培育“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升油、节约一方气”的良好风气。二是精心设计开展了以“优化再造制度流程标准、全面实行预算管理和深入推进对标达标”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管理”活动,从“决策程序化、组织系统化、权责明晰化、控制过程化、业务流程化、目标计划化、措施具体化、考核定量化、奖惩有据化、行为标准化”等十个方面全面加强工作标准和制度优化设计,通过规范员工工作行为标准,堵塞了管理漏洞,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同生共赢”的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兰州皇冠假日酒店及剧院中强力推进“一体化”营销和“全方位”服务,发动650多名员工共同进行甘肃大剧院票务营销,同时我们也积极运用各种市场手段,想方设法提高场馆使用率和上座率,极力提高运营净收入。

  记者:在剧院的运营过程中,曾经历过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的?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什么,剧院在自身运作中应该有怎样的突破和创新?

  众所周知,大剧院作为高雅艺术传播和推广的重要载体,其运营管理必然要有与之相配套的政治、政策、经济和文化环境,尤其是文化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可能是影响一个剧院发展的外在重要原因。甘肃大剧院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刚刚建成投运的年轻剧院,其经营管理过程中也遇到了运营资金不到位、市场开发难度大和专业性人才短缺等诸多困难。一是受政府财政补贴未能及时到位的影响,甘肃大剧院一直面临着“无米下炊”的尬尴局面,为保证剧院演出的正常进行,我们采取了向集团公司借支、从公司其他运营资金中垫支及租场费用与演出费用抵顶等途径来解决,虽然给公司其他项目的运作带来了很多挑战,但我们始终确保了甘肃大剧院每年100场的演出目标,对活跃甘肃文化演出市场、培育市民文化消费习惯发挥了很大作用。二是受甘肃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文化消费习惯影响,甘肃大剧院一起步就遇到了上座率连续走低的严峻挑战,经过我们广泛调查和认真分析,最终得出上座率低的原因是广大观众认为剧院是高雅艺术场所,票价高承受不起是不愿进剧场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们通过电视、报纸、传单、户外广告等方式全面宣传剧院剧目及演出票价,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密集宣传,上座率有了明显回升。三是甘肃剧院运营的专业性人才缺乏,尤其是剧院管理和剧目策划营销及舞台技术类的人才少之又少。为此,我们又把视角放在人才的“内培”上,先后通过邀请舞台机械、灯光、音响等厂家来剧院专题培训和把剧目策划、舞台技术相关人员送到国内其他剧院进行挂职锻炼等方式,初步培养了一批能够满足甘肃大剧院运营需要的年轻人才,但业务的专业性和成熟度还需要下大力气培养和提高。

  目前,虽然甘肃大剧院已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实践探索和运营,政府也制定了每年1000万元的财政补贴政策,我们也在剧目策划引进、票务营销推广等方面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但整个演出市场仍然面临着文化消费不足、文化消费习惯和文化环境尚未养成的最大困境,这已经成为单靠剧院通过市场开发和剧目推广等措施而难以有效解决的普遍性问题。所以,要保证剧院的良性运营,确保文化演出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基础功能的有效发挥,政府必须要在确保足额经费投入的前提下,通过惠民补贴、文化宣传、舆论引导等措施,来扶持和推动百姓文化消费习惯的逐步转变。当然,作为剧院的市场运作主体,我们更应该进一步创新思路,主动出击,整合现有剧目和剧院资源,通过打造“剧院联盟”和“剧院文化”等措施,来共同推动剧院演出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一是继续坚持甘肃大剧院“让高雅艺术走进大剧院、让老百姓走进大剧院”的宗旨和“低票价培育市场、零赠票规范环境”的经营理念,继续通过文化惠民、艺术普及、交流活动等形式活跃市场和培育环境的基础上,以甘肃大剧院将为甘肃剧院演艺产业的主阵地,为甘肃演出产业集约化运营的平台,尽快筹备启动“甘肃剧院联盟”,在剧目引进、演出安排等内容上实现文化产品的“市州共享”,打造集约化产业链条,推动甘肃文化产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正在积极筹备设立“剧院发展基金”,期望通过社会捐赠、企业赞助、行业资源共享等形式,创新打造广场文化演出活动,将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目从剧场搬到室外广场,进一步扩大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逐步培育百姓文化消费习惯。

关键词: 甘肃 大剧院 建筑声学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二庆]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9 手机: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