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 精英访谈 > 正文
张柱:让高雅艺术走进大剧院 让老百姓走进大剧院
来源:中装新网  作者:张晓东  时间:2013-09-24 15:51:21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有机会负责建设大剧院是一生中难得的机遇,建筑师做大剧院的设计则是一辈子的荣幸。

  记者:我看到甘肃大剧院的微博是十分活跃的,目前大剧院对于剧目的宣传推广主要依靠哪些途径?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是的,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探索和积累,甘肃大剧院的官方微博以及会展方面合计现有粉丝4万余人。除此之外,甘肃大剧院在剧目的宣传推广上还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充分利用甘肃大剧院的官方网站对剧目内容、票价信息、演出院团及精彩剧照等进行全景展示,同时通过网上订票、网上选座、网上支付等现代化网络方式进行多角度宣传和推广。二是灵活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在演出前我们及时发布剧目公告,在演出中我们现场解读剧目剧情,演出结束后我们又安排专人与粉丝及观众们进行观演体会交流,使微博这个“小载体”汇聚起了剧目推广和培养观众的“大市场”。同时,我们在会展中心建筑下属的6个分支与其从事展览、会议、演出、酒店、旅游等业务,上述业态之间互补性很强,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我们在650多名员工中大力推进“一体化”营销和“全方位”服务,人人开微博,发微信,以多种方式全员参与剧目推广和票务营销,这在一定程度上很大的推动了大剧院的宣传推广。三是我们走出剧院,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媒体资源,包括住宅小区广告、写字楼广告、电影院广告、大型购物商场广告、出租车灯箱广告等都是我们拓展的领域。四是与报社、电视台等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确保每场演出在开演前和开演后都有新闻报道,一方面扩大了剧院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的营造一种崇尚艺术、走进艺术的文化消费习惯。所以我们在剧院和剧目的宣传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物力,但我们认为这是值得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推广高雅艺术就是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从而真正的喜爱上她。

  当然,剧目的宣传和推广紧紧靠剧院自身的市场化运作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剧目编创团队的作品和政府意识形态文化传播与教育的载体,剧目尤其是一部新作的宣传与推广更多的是要发挥好剧目创作团队、剧院运营机构和政府社会的工作合力,比如说院团可以在演出前组织艺术交流和座谈,政府可以启用社会媒体对剧目创作团队进行采访报道等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各自优势,也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种全民崇尚艺术、尊重艺术和欣赏艺术的良好氛围。

甘肃大剧院300座报告厅

  记者:目前甘肃大剧院采取的那种经营方式?“业主委托专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模式”还是“业主聘请专业公司作为顾问自行管理模式”?为什么采用这种合作方式?

  甘肃大剧院采取合作管理的模式,由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出资51%)和甘肃会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出资49%)来合作管理。

  合作管理模式的确定:为确保甘肃大剧院一起步就能在艺术营销、服务质量、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等方面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同时为了积极培育和打造甘肃一流的剧院专业管理团队,提升文化资源开发能力和构建甘肃特色剧院管理新模式,推进我省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确保剧院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管理效率最优化、经济效益最高化。结合目前我省专业演出管理机构少、管理人才相对匮乏和市场运作水平低的现实,我们充分借鉴国内大剧院经营的现状和经验,根据机制活、管理优、业绩好的原则,经过反复调研,认真对比和充分论证,最终确定采用合作管理模式来运营管理甘肃大剧院。

  合作管理模式和公司的确立,既克服了委托管理商业化运作的弊端,又确保了甘肃大剧院公益性项目的自然属性与文化艺术产业商业属性的体现;既有利于发挥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政府投资主体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优越性,又能充分发挥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丰富的演出院线资源和成熟的管理经验;既保证了我省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的整合发挥和优质文化品牌的再开发再包装,同时又实现了“中演院线”演出资源与甘肃文化资源的良性互动和交流融合,有助于培养和开发甘肃剧团自创的文化精品,主打“自创牌”。

  记者:甘肃大剧院的经营定位是什么?与国内其他大剧院相比,优势在哪里?比如区域优势、硬件设施、演出环境等。

  甘肃大剧院致力于打造甘肃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平台及西部地区国际文化交流和国家级演艺中心,奉行“让高雅艺术走进大剧院,让老百姓走进大剧院”的宗旨,坚持零赠票、低票价,在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剧目的同时,大力扶植本地文化创造,通过演出招商、媒体推广、艺术交流等措施,形成了新春演出季、艺术节和金秋演出季“一节两季”的演出模式,与此同时,我们准备明年开始在“六一”儿童节期间举办以儿童剧演出为主的少儿艺术节,使其形成“两节两季”。

  甘肃大剧院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硬件方面:在借鉴全国十几家剧院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建筑设计方面我们没有追求时尚新颖的超现代建筑,而采用了较为传统而经济的结构形式;在设备选型方面,我们按照“舞台工艺设计一次到位,达到国内外同类大剧院先进水平;关键设备全部采用国际一线品牌,与国内最好的大剧院保持同等水平;其他设备采用合资知名品牌或国产知名品牌,技术和品质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的原则,进行了科学合理的选型配置,舞台、音响、灯光也曾邀请国内一流专家设计,先后多次论证比对,一些关键设备进行过反复精心比对。在投资比同类大剧院节省至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实现了功能的完整性和技术的先进性,能满足歌剧、舞剧、话剧、曲艺、音乐会等演出形式及各类大中型政务商务和国际性会议的要求。甘肃大剧院有20余项技术创造了甘肃民用建筑的第一,应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达100余项,同时在建筑学、建筑声学、灯光、音响、舞台机械、舞台美学、智能控制、人工气候、装饰工程等20多个专业工作内都接近或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水平。有“剧院建筑专业户”之称的深圳市中孚泰文化建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泽斌评价说:甘肃大剧院的建筑功能、空间流线、设备配置、建筑声学等创造了全国省级大剧院中投资最少、工期最短、效果最好的典范。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特邀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名誉音乐总监陈燮阳在甘肃大剧院演出后评价说:甘肃大剧院虽不是专业音乐厅,但其音响效果就是与国际上比也是一流的。该项目先后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甘肃省建设工程“飞天金奖”,“2011~2012”年度全国建筑工程“公共建筑装饰类”装饰奖和“建筑幕墙类”装饰奖,暖通空调设计荣获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三等奖等5项国家级及省级奖项。

  二是在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方面:甘肃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共有专业院团70余个,新排上演剧目50余部,既有舞剧、歌剧、话剧,又有陇剧、秦剧、京剧,还有杂技剧、音乐剧等,其中以《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精品剧目为代表的甘肃演艺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感人的故事情节和精湛的演艺技巧享誉海内外,多次在全国文艺评奖和展演中获得殊荣,具有较强的知名度和市场吸引力。受此影响,甘肃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在不知不觉中孕育了陇原人民崇尚艺术的文化传统观念,观众有走进剧场观看演出的较为强烈愿望。

  三是在剧院的区位方面,兰州是中国陆地区域的几何中心,具有“座中四联”的显著区位优势,辐射面达到西部8个省区、近400万平方公里和3亿多人口,在开拓西部大市场中具有很强的集聚辐射功能。而甘肃大剧院又处在城市的核心区城关区,是兰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交通和商贸中心,总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360万人,得天独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同时,在甘肃文化大省建设过程中,所辖十四个市州正在积极筹建设各自的大剧院,这为甘肃剧院演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甘肃大剧院将作为甘肃剧院演艺产业的主阵地,我们正在以此为甘肃演出产业集约化运营的平台,积极筹备谋划“甘肃剧院联盟”,希望通过甘肃大剧院的平台功能,在剧目引进、演出安排等内容上实现文化产品的“市州共享”,打造集约化产业链条,推动甘肃文化产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甘肃 大剧院 建筑声学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二庆]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9 手机: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