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建筑设计与行政文化
来源:《退步集》 时间:2015-06-17 10:34:16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是经济上的可能性吗?
【陈丹青】我们的经济已经不再那么贫穷,我们的文化仍然贫穷。据最新报道,我们的所谓“二次现代化”程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意大利那样的先进国家。
在摆脱了经济贫穷后,文化贫穷的后果较以往尤甚。但我们的“行政文化”与时俱荣:吃掉文化的,也是文化。
经济在建筑设计的未来究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陈丹青】前已说过,经济等于政治,所以问题应该是“政治在经济”中起了什么作用,此后才能轮到“建筑设计”如何被经济“作用”,80年代之前,中国就是一个“穷”字,90的代以来,致少建筑设计这一行业不再穷了,我们应该直接感谢“政治”,而不是经济。
在跨幅的变化中,建筑设计作为一个专业本身还会有多大程度的稳定性?这一变化的运动方向是什么?设计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于建筑中?设计在建筑过程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什么是设计?
【陈丹青】此题总共五问,逐一试答:
一、从经济角度论,建筑设计专业“本身”将会是稳定的,因为市场太大。
二、大致是朝赚钱的方向“运动”,因“发展经济”是国家与政府目下致长远的“首要目标”。
三、设计将以“服务”与“服从”的方式“存在于建筑中”。与其他所谓“纯艺术”艺术家不同,建筑设计家接受委托与订单,除了为开发商服务,前面说过,中国建筑师的真实身份是“行政文化”的“技术性工具”。
四、中国建筑设计师不具有西方建筑师那样至尊至上的文化地位与文化权力,因此,顺理成章地,“文化”不是中国建筑设计的首要品质。
五、应从专家,或从经已建成的建筑中寻求答案。
至于“跨幅的变化”,要看这“跨幅”在多大程度上会使我们的“行政文化”有所“变化”。如是,则建筑设计的角色与功能或许随之变化,如否——我一时看不出会有本质的变化——甚或助长了“行政文化”,则建筑设计师目前的角色大概不会有太大变化。
要之,在中国,建筑设计师听命于权力,至多分享部分权力,在西方,则权力相对地听命与建筑设计师,至少,他们支配着部分权力。
中国建筑设计的文化资源与文化准备是什么?(这和你去过的其他国家有什么类似或不同的地方)?
【陈丹青】建筑设计的外来“文化资源”太多了,说不过来,叫人伤脑筋的难题是我们传统建筑的“文化资源”。
就美学论,中国古典建筑独步世界,就功能论,中国的居住文化早有一整套自给自足的传统。无奈世纪末以来,我们的大文化兜底转型,中国人的整体生活设施与生活方式几乎全盘西化,传统农业社会的,前现代主义的,砖木结构的中国建筑与居住文化即便再好,也实大难与西化与现代化相处相安。
此非仅建筑为然,百年以来,我们“文化”领域所发生的所有事情,无非是由被动而主动,弃旧图新,持续地更换,遗弃,乃至抹杀自己的传统——从近百年前的白话文运动(以致今日中国大学生连起码的书面“白话”都写不像样),到眼下北京每年平均拆毁六百条胡同(这不是居民迁移与城市改造,而是传统居住文化的大规模生态来绝)。
当然,无数现成的理由支持上述现象。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实在是不得不然。但您问的是“文化资源”。此一问题牵扯太多,大背景,大趋势,只有一条,中国要实现西化,实现现代化。
今天,辜鸿铭、梁漱溟、陈寅格,还有梁思成的着作与传记总算出版了——他们全是失败者。
单以梁思成为例,他的理想,只是私人理想,他的着作,恐怕在学院建筑设计专业可能会是教材之一吧。但容我斗胆问一句:中国当代建筑师下笔设计时,谁会听他的话?
他收集探究古典建筑“文化资源”,纯属匹夫之勇,他毕生对中国建筑的研究,等于白做。看在我们居然没有忘记他,我想,他,加上那本薄薄的书,可能就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书面“文化资源”吧;那不过是书架上的摆设。
但愿我言不过其实。我真想知道,今日的中国建筑设计师怎样看待他。
据我所知,民间专事修建古典建筑的若干“施工队”,或许还能算是微不足道的“资源”吧,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共州馆仿制“网师园”一角,请的就是这类施工队,那是二十多年的事,老师傅还活着吗?手艺传得如何?要么加上江苏山西那些古装边疆剧制片实景建筑队,不过那是影视业的“资源”,与全国建筑设计“正规军”毫无关系。
此外还有什么“文化资源”呢?1949年以后的建筑与建筑设计也该算是吧。单是居民和办公楼,及城镇乡县的所谓“楼堂馆所”仍然随处可见,粗陋寒碜,那也好坏要有个图样设计,才能盖起来吧。
一位日本人告诉我,他们有一座着名老寺庙(年代、寺名、忘记了。当然全部木结构),每年组织年轻的志愿者(不是建筑设计业学生)亲手拆卸,再原样复建,那是延绵久长的仪式,近乎宗教,至今犹然。这种行为不是“保护文物”,而是活的“文化”,活的“传统”。
日本与欧洲这类保护,传承建筑传统的民间机构,多不胜数,有权,有钱,有法律,有共识。米兰大教堂始建于四百年前,至今尚未完工,我去时,眼见专业施工队仍在屋*部分工作,包括严格按文艺复兴样式制作人物雕刻。
法国穷了,有的乡村古堡象征性售价一法廊,但成交不多,因古堡的室内装修,周边生态,及高额年度维护费用,均有严格周详的法律条文。莱茵河沿岸的中世纪古堡保存完好,或有房主,或精装内部,辟为公共设施。
回头说中国建筑设计的“文化准备”,很简单:几十年人口暴增,几十年不盖房子,不发展民用、商用建筑,于是近二十年建筑业一只而上——从粮油管制到暴饮暴食,从四代同堂的房荒到暴建暴住,此即我们的“文化准备”,假如那也可以叫作“文化准备”的话。
不错,“一张白纸,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我就是画画的,我知道:一张白纸也可以画得一塌糊涂,我自己常干这样的事。今天我刚刚抹去一幅新起稿的画:建筑盖起来,能抹去么?
其他国家(您想必是指欧美国家)与我们有何不同?有的,比如,我不知道欧美哪个国家像我们这样,大面积拆毁北京(近八百年历史)上海(近两百年历史)旧城区,以正在无限阔增的新建筑群为城市彻底整容,准确地说,毁容……我们还是不要谈这个话题吧。
你是否同意这样种说法:在此之前一二十年里,中国建筑设计是一场“文化大革命”?
【陈丹青】“文革”是人的浩劫,此后迄今,是景观的浩劫,此一浩劫,方兴未艾——“文革”,经已内化为我们的集体人格,集体遗传。
近二十年的中国建筑(我们姑且别说建筑设计吧)演成史无前例的文化灾难,既真实又奇异的是,这场灾难带给大众幸福。除了挖防空洞,“文革”谈不上建筑业,而当年“文革”不想作,也作不到的事,现在我们以百倍的亢奋与勇气作到了。
你是否认为中国的建筑设计发展会经历与以下这些国家相似的过程?——美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或其他?
【陈丹青】广岛、长崎挨过原子弹,英俄德法意一次二次大战遭受狂轰滥炸,本月,纽约“9·11”废虚才刚清理干净。
中国城市从未经历过类似灾祸,以上国家也没有梦见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
你所了解的最新的西方建筑设计是什么?
【陈丹青】以下提供一份新出炉的“信息”: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本年度4月4日报道:经咨询权威建筑家与建筑学院评论家,造出“全球十大最丑陋建筑物”,榜首即贝聿铭设计的美国克里夫兰“摇滚乐名人堂博物馆”,其科依次是美籍杰瑞设计的“体验音乐博物馆”,英籍罗杰斯特设计的伦敦“千禧年巨蛋”,美籍其东设计的“哥伦布圆环大楼二号”,加拿大籍艾瑞克森设计的“加拿大驻美使馆”,美籍鲁道夫设计的“耶鲁大学美术与建筑设计学院”,美籍格雷维斯设计的“丹佛公立图书馆”,瑞士籍波塔设计的“旧金山现代美术馆”,美籍华比设计的“芝加哥公立图书馆”,英国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伦敦雕楼中心”。
报道附有这些建筑的详细评语,及其巨额投资,不赘述。
外部世界的变化以及和我们的关系是什么?
【陈丹青】“外部世界”从来是在变化?,端看我们如何应对,中国人懂得应变,也极善变,问题是怎么变?变什么?鲁迅先生有言在先:什么外国东西,一到中国,都会变。
请你推荐一个你所关注的中国建筑活动,人物或建筑。
【陈丹青】恕我无知,我对艾未未与他的“极少主义”建筑印象良好。他没有受过专业建筑设计教育。
你如何评价张永和对建筑设计教育的设计——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方向?
【陈丹青】我不懂建筑设计,更不懂它的教育,不应该评价。
好的教育——容我说句空话——是教育“人”,是“人的教育”。不过在眼下中国的人文艺术教育领域,我看不到多少真正的“人文”与“艺术”,我看见什么呢,说句实话,还是根深蒂固的“行政文化”。
2002年6月12日
-
王耀:满足客户的客户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装饰设计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作为设计院的领导,如何引导职场新人快速适应岗位
- 张展翼:平衡设计中的逻辑和非逻辑
- 刘亚滨:青春一路狂飙
- 设计师高媛:没有完美的设计,都有不同的遗憾
- 优秀指导老师专访 | 从选手到导师 周梦琪的“中装杯”之路
- 中装新网专访 | 蒋燕微:用热爱,谱写设计的每个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设计未来也许更多是经验和软件的结合
- 鴻樣设计郑惠心:创造多方共赢的互动空间
- 南通装饰设计院秦岭:成功的设计创意是实现得了的!
- 蒋缪奕:豪宅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
什么是设计师的成本与价值
近日,《你个设计师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讲了一个故事,表达了大众对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个有
LINKS
中国室内设计与装饰网 | designboom设计邦 | 新华网 | 中国建筑新闻网 | 搜房家居网 | 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 | 中装设计培训 | 凤凰家居 | 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 | 中国网建设频道 | 筑龙建筑设计网 | 视觉同盟 | 湖南室内设计师协会 | 城视窗 | 中装协设计网 | 非常设计师网 | 新家优装 | 行走吧,媒体团! | 新疆室内设计联盟 | YANG设计集团 | 中式设计 | 大宅国际别墅装修设计 | 四合茗苑中式装修 | 设计王DesignWant & 住宅美学Living&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