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 > 精英访谈 > 内容页

施建民:与中国室内设计共成长

来源:中装新网 作者:章海霞 时间:2013-09-03 09:34:58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本文主角施建民在弘高公司从一个普通设计师成长为总设计师,是弘高公司愿景里“努力提升员工发展空间”的一个典型的案例。

  编者按:

  室内设计是从建筑设计中的装饰部分演变出来的,是对建筑物内部环境的再创造。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室内设计可以分为公共建筑空间和居家两大类别。我国现代室内设计,虽然早在50年代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工程建设时,已经起步,但是室内设计的大范围兴起和发展,还是近20年的事。

  弘高公司的设计团队就是在这20年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如今,“弘高设计”已经成为业界知名的优秀设计品牌,和中国设计一起追赶着国际潮流,向世界一流迈进。

  本文主角施建民在弘高公司从一个普通设计师成长为总设计师,是弘高公司愿景里“努力提升员工发展空间”的一个典型的案例。弘高公司设计团队的发展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愿景,才能有今天的规模,让众多设计师在弘高公司安心工作10年、15年甚至20年。弘高公司为这些设计师们提供平台,设计师们用他们的付出回报公司,与公司一起开拓弘高的美好未来!

施建民

  “我有幸赶上了中国的室内设计从蹒跚学步到飞速奔跑的发展历程,并与之同行。”在与中国室内设计共成长的过程中,北京弘高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简称弘高)总设计师、第一设计院院长施建民也见证了一家优秀装饰企业在设计领域探索着成长的发展历程,并正与其一起努力,共同向世界一流迈进。

  转换

  1996年,大学毕业后在新疆当了3年美术老师,后又调到某政府部门宣传口工作还不到1年的施建民痛下决心,辞职来到北京。

  施建民是奔着能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了却当时没能有条件报考重点美院的遗憾的目的来到北京的。“小时候,我爷爷每次见我的时候都说‘将来上研究生,爷爷供你上学’。那时并不太懂得‘研究生’是干什么的,阴差阳错上了师范的美术专业之后,才渐渐了解了爷爷奶奶的过去——他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当时的进步青年。那时心底才有种自发的敬畏之心。”

  正是这种对知识的敬畏之心,使施建民离开荒废专业的公务员岗位,勇敢地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涯。“一路下来接触了很多新鲜的事物,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从专业应用美术到电脑绘图,甚至考到北电的摄影专业,那个阶段我只感觉到了更多的希望和快乐,感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进入室内设计行业,施建民的起点很高:“是一家双甲装饰企业,当时全国的双甲企业不到10家。并且在那家公司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在建的朝阳门外交部大楼,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施建民说,这份工作对他的人生转折起到关键作用。这个转折,不仅是身份上的转换,更多的是心理上转换。

  入职不久,施建民所在的团队全情投入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项目的投标,竞争对手是全国的所有双甲公司。在近40天时间内,整个团队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而施建民也创造了在电脑前连续工作,三天三夜没合眼的纪录。

  “最后打完图封完标早上8:00,负责设计的老板送标。我回家,脚是肿的,袜子黏在脚上,一点点剥下来,没洗就睡了。10:30 BP机响起,回公司开会——我们的设计标仅一票之差位居第二名,未能中标。这意味着全体参与者近2个月的付出都白费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老板举着图纸对我们说,设计不中标,这就是手纸一张,当手纸都太硬。这对我的触动极大。”

  那时的施建民还没到24岁,作为一个被夸奖着长大,还在学校、机关工作过的年轻人,在长时间精神和体力都透支的情况下,辛苦努力的结果被贬的一钱不值,心里落差可想而知。“这件事让我真正意识到市场竞争的残酷。”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6 手机:15801363651。

相关文章

投稿|推荐|提问
热点推荐
最设计更多>>
最话题更多>>
设计企业档案更多>>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