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 > 精英访谈 > 内容页

专访:外国设计师为啥来中国

来源:中装新网 时间:2012-10-18 14:46:56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谈及为什么来北京,以及北京给了她什么,扎哈坦言“在北京,在艺术上进行试验并得出非常好的构思是有可能的,但也仍然有诸如高度的硬性规定,不是可以彻底为所欲为的。这里可不是什么“西部荒野”。北京很令人兴奋,因为它的体量、它能够接纳的野心。很多地方都在大兴土木,这跟西方不一样,西方不是每天、随时都在盖房子。”

  丹尼尔·吉伦:没有中国就没有现在的机会

丹尼尔·吉伦:没有中国就没有现在的机会 

  设计师介绍:丹尼尔·吉伦,美国设计师,多年前来中国发展,从事室内设计工作,并多次参与央视室内设计栏目《交换空间》

  中国的高速发展,让许多国外建筑师和设计师看到了大展拳脚的希望。过去几年间,许多国外建筑师和设计师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带来最新的建筑理念和设计项目。当然,促使他们来到中国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金融危机,需要工作的国外建筑师和设计师,同时也是“经济危机难民”。

  没有中国就没有现在的机会

  丹尼尔·吉伦有恐高症。但这名年轻的美国设计师还是带着前 《新闻周刊》记者布鲁克·拉尔默,沿着脚手架爬上了哈尔滨市郊一座在建建筑的屋顶。当时的温度是零下15度,站在波浪状的钢结构屋顶上,有种站在被冻住的海浪上的感觉。而当时的高度如果掉下去,那绝对是 “硬着陆”。

  吉伦紧张地笑道: “我们在美国绝对不会取得现在的成就。”那里是一个两年前还根本不存在的新城市。无论向哪个方向望去,都有一排排20层高的公寓楼向远处蔓延,但这数以百计的大楼内都是空荡荡的。

  32岁的吉伦说: “两年前我第一次来这儿的时候,这块区域还是一片农田,上面到处都是建筑器械。”如今这片土地已经成为全中国众多新兴城市之一。 “站在这里,”吉伦说,“你只能为中国可以做到的一切感到敬畏。”

  吉伦和拉尔默脚下的这个建筑是哈尔滨木雕博物馆,造型非常奇特,好像一根200米长的管子扭曲着,外面覆盖着不锈钢。这是吉伦的老板马岩松及其团队MAD建筑公司的杰作。这个设计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冰山,或者是一块浮木。但是结合周围的环境,拉尔默认为这个建筑好像一艘闪闪发光的宇宙飞船,意外降落在某个城市里。从这个方面看,这倒和吉伦这个人差不多。剃着光头,肌肉发达,大拇指上戴着厚重的银色戒指,在这座中国的北部城市里,他看起来非常另类。

  站在博物馆的屋顶上,吉伦克服了自己的恐高症,他对自己在中国的好运感到惊讶。他说: “这种建筑在如今的世界其他地方根本不能造起来。”如果,没有来到中国,吉伦也不可能有现在的机会。

  走投无路后到中国背水一战

  2008年12月被纽约 “渐近线建筑事务所”解雇时,吉伦蹲在位于布鲁克林区的公寓里,试图缓解绝望的气氛。 6个月后,他的职业生涯又遭到了金融危机的重创,他参与设计的一个项目被紧急叫停了。吉伦寄出了几十份简历,结果都石沉大海。

  2009年夏天,他注意到一家设计师网站上有一则招聘信息,中国北京的MAD建筑事务所正在招聘设计师。这家公司的名字似乎已经概括了其设计作品的奇异风格。

  吉伦说: “当时,中国根本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MAD开出的工资只有他在纽约收入的一半。但当时已经走投无路的吉尔还是决定背水一战,来到了中国。

  当初,吉伦来中国时,他对MAD建筑事务所并没有什么了解,只知道事务所的创始人马岩松是个正冉冉升起的人才。马岩松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曾在伦敦的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工作,并因设计了加拿大一个标志性建筑Absolute Towers而赢得国际性奖项。

  然而,就是这么一些简单的了解,让吉伦认为中国国内正涌起一股建筑创新的浪潮,因此来到中国。如今,吉伦在MAD建筑事务所担任设计师,负责监督事务所设计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他说: “我就好像一名监工,主要任务就是在不让老板和客户不高兴的情况下把活干完。”

  在木雕博物馆初具雏形之后,吉伦经常会在博物馆内部四处查看,寻找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残缺的窗户、铺设位置不佳的水管等。在他看来,这些瑕疵往往是过分追求速度的负面结果。

  “这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项目,但我们从设计到几乎完成建造只花费了2年时间,”吉伦说, “我不知道这到底是好还是坏。相比之下,美国好像坐在沙发上喝咖啡,而中国就像卡尔·刘易斯在尽全力奔跑一样。”

  “经济危机难民”潮水般涌入

  过去三年里,为了逃避金融危机的打击,外国建筑师和设计师如潮水一般涌入中国,把希望寄托在这个国家的高速发展上,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预测,这个地方在未来20年里将建造5万幢摩天大楼,是纽约现有规模的十倍。

  2009年年中,吉伦刚到北京的时候,MAD建筑事务所的雇员基本上都来自中国大陆,现在他的50个同事中,有一半都是外国人,他们的设计师来自荷兰、德国、比利时、西班牙、哥伦比亚、日本和泰国。吉伦说:“经济危机是大家决定来不来这里的重要因素之一。 ”

  在美国,很多政客都在攻击政府将工作机会流失到了国外,而中国却为外国建筑师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随着新城市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际设计师们可以大胆构想,将他们最新锐的想法付诸实践,并大力推行环保技术。

  当然,中国早就已经不是国际设计师的陌生领域。很多美国的顶级公司十多年前就开始在中国开设办事处,几乎中国所有的标志性现代建筑都是由外国人设计的,例如,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者是瑞士的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公司,中央电视台大楼则是由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设计的,预计将于2014年竣工的世界第二高楼——上海中心的设计者则是美国旧金山的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

  最新进入中国的设计师并不是因为受到邀请或者出于好奇心才来中国的,而是因为他们需要工作。用坤龙建筑设计公司(Cannon Design)中国办事处负责人迈克尔·唐吉的话说,他们是“经济危机难民 。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6 手机:15801363651。
投稿|推荐|提问
热点推荐
最设计更多>>
最话题更多>>
设计企业档案更多>>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