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 > 精英访谈 > 内容页

弄堂承载上海城市文化 保存弄堂建筑灵魂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2012-07-24 11:51:07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建筑的保护,特别是弄堂这一类的建筑,其保护模式应多元化。我们有时因以前的生活模式消失而过多地对改造进行批判,这不利于城市保护。为历史建筑找到最合适的新功能,才是最有效的保护。

  建筑的保护,特别是弄堂这一类的建筑,其保护模式应多元化。我们有时因以前的生活模式消失而过多地对改造进行批判,这不利于城市保护。为历史建筑找到最合适的新功能,才是最有效的保护。

  建筑在城市文化的形成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正如谈北京文化离不开胡同一样,谈上海文化也离不开弄堂。上海弄堂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产物,虽然其历史仅有一百多年,但却承载了上海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报记者就上海弄堂的文化含义、保护改造及学界研究等问题采访了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

伍江:保存弄堂建筑灵魂

伍江:保存弄堂建筑灵魂

  弄堂承载上海城市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海弄堂文化是怎样形成的?您怎么理解弄堂文化?

  伍江:上海弄堂虽然是一种居住空间,但它给这个城市带来了特有的生活空间和文化空间。我对弄堂文化有三方面理解。

  首先,弄堂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融合性。上海弄堂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特别的生存空间。弄堂文化有两个来源:一是中国传统民居,其空间特色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如都有客堂间、院子、天井等;二是西方现代化房地产开发模式,其整体开发、整合、规划受西方影响。

  其次,弄堂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上海在受到西方影响后,其资本主义化更快、规模更大,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更加充分。弄堂这种空间模式和开发模式很好地适应了这种形势。虽然宁波、杭州、苏州都有弄堂,但没有如此大的规模,因此弄堂也成为了上海本地特有的文化象征。

  最后,弄堂文化具有很强的市民性。开发弄堂是为了尽可能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要,所以其设计、规划理念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多次交易行为开始出现。在多次交易中,服务对象开始细化,使得不同经济收入、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都可以找到栖身之所。这些特点造成了上海弄堂具有很强的市民性。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6 手机:15801363651。

相关文章

投稿|推荐|提问
热点推荐
最设计更多>>
最话题更多>>
设计企业档案更多>>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