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 > 精英访谈 > 内容页

祝晓峰:山水“秀”中的当代观

来源:中华建筑报 时间:2012-07-10 13:57:43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建筑来源于人对自然和生活最基本的感知。21世纪的建筑不仅要响应人的需求,更要积极担当人与环境之间的媒介。山水秀通过思想的进步和实践的积累,使建筑成为令人向往的生活体验,成为物质和精神的共同载体。

  由传统中来,自然要回到传统中去。

  祝晓峰遇到了难题,在深圳大学完成本科学业,而后在哈佛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的设计师,坦诚自己对传统了解太少。“我曾经对上世纪中叶的中国建筑师了解不够,虽然以前就知道他们的作品,这种学习也早就开始了,但现在是真正意义上在补课。我猜测可能对于多数年轻建筑师而言,如果对历史有所了解的话,也会有兴趣。”今天的建筑师不再需要像梁思成一辈学者那样走入深山测绘循迹,但是历史的断裂也让他的创作常常在对文化内涵的推敲间捉襟见肘。他追寻的正是一些在上世纪中叶开始本土化创作的先辈。“日本建筑史中,筱原一男等一代建筑师传承和突破自己的现代性,也能够影响世界现代建筑。建筑师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可以让人感觉到这些建筑师的幸福感,中国建筑界缺少这种集体性更迭的阶段和承上启下的传统,只能依赖个体行动捡起历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之前在媒体中,一些建筑师质疑继承传统这条路一直走不通,贝聿铭先生尝试的方向没有说服力,在本质上没有将传统带入到现代性的范畴里,在结构和体系上缺少与历史之间的延续感。”——直到他发现了陈其宽和王大闳两位先生。陈其宽,1921年生于北京,早年留学美国,在上世纪中叶赴中国台湾任教,是国际知名艺术家和建筑师。他在书画领域早有造诣,其在中国台湾设计的东海校园让祝晓峰找到未曾被关注的历史线索。“陈其宽的设计体现出一种发自传统本身的现代性,有传承,有突破。”

  “第一次通过梁井宇的微博看到东海大学校园里面建筑和庭院的图片,是非常让人振奋的一件事。通过一组建筑物特别完整地把体系说出来,这证明继承传统的道路可以有人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超越所谓的中西命题。这个作品体现出的气质,用了很多基本的语言,本身是非常地域性的,无需理解为结合或延续,而是本身已经成为一种语言。”艺术可以联系寻常脑海中的历史碎片,“幼年受到的传统记忆与建筑语言的逻辑性之间的运用,以及对场地本质的理解,融为一体。”思维在浑厚的轰鸣中并不会交错争执,它会丰富而重生。

  “我早几年买过王大闳的书,虽然他和陈其宽风格不同,但是道路一样可以看出后来受到政治影响比较多,逐渐有一种比较超然的态度,有一点放弃的味道,慢慢消殒。”感慨之,“这些事情如果延续下去,陈其宽先生带出自己的徒弟,徒弟又带出徒弟,对后辈有更多参照性,中国现代建筑的历史将远远比现实丰富、积极得多。如果那样的话,我们的前辈和我们这一代可能在10年~20年前的思想认识就能达到现在的水准,在这10年间早就可以做出更多有水准的作品。”

  装在套子里的地域建筑

  全球化的过程中,当有人开始愤慨于地域建筑是一个阴谋时,地域性特征正在变为人们对历史的一种善意修辞,建筑师伸向乡村的触角成为他们在社会中增加话语权的方式。历史不会重来,但古籍留下时间。《考工记》中写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段话与祝晓峰当下的观点不谋而合,“我希望我的作品是有立场的,不管是在都市环境,还是村落中,当传承具体到建筑本身的时候,我的兴趣通过实验慢慢接近一种空间结构和物质材料本身能够融在一起的状态,以对材料和空间的组织形成一种新的秩序。可能在传统秩序上生成新秩序,完成这种秩序的寻找,最终归结到人的体验上。”

  建筑以本体出现时,希望创造新秩序并不是某一个人的特例,只是有的人将其作为方法,有的人把它看做目标。“当代有许多优秀的建筑师也在试图通过结构、材料、空间,甚至社会能量去创造新秩序,以突破现代主义已经形成的桎梏,当然,这从本源上来看,还是对现代主义的回应。我在思考,能不能超越这些?现代主义用不着回应,秩序本身是一种永恒性的存在,就像明代的家具已经是宇宙中一个完美的物件,它就是现代性,它就是结构,它就是材料。”

  祝晓峰愿意为他的山水观寻找一个不会被吞噬的记忆平台,“建筑存在结构原型,其空间体系具有永恒性。材料性、空间性和物质性整合度的高低决定了空间与气氛间的空间尺度、材质和结构融汇的水准,但这并不具有唯一性,用另一种尺度和材料可能达到另一种效果。空间通过材料完成,不管是白墙、玻璃还是钢架,在现代建造中就会受到现代社会的影响,携带当下的特征,但是空间形成的气质和水准是能够穿透到另一个时代去的。这种结构是有永恒性的,对人和环境的关联能够产生教化般的影响力。”

  这种建筑观念的形成,也有一部分来自他在哈佛大学建筑学院念书时的导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两位建筑大师真正为大部分国人熟知的是其在中国家喻户晓的“鸟巢”设计。这座据称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意向的建筑,与其在世界各地的作品一样,传达出空间性、结构性和材料性的高度融合,“每到一处开展设计,他们都会寻找能够打动自己的地域性文化,并将之转化成自己的元素,比如他们看待材料和结构的方式,比如他们与不同艺术家的合作等等。这是他们的工作方法,也是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差异化和地域性为原则的建筑师总是受人欢迎的,但是地域建筑仅是文化想象?“从建筑本身来讲,他们的这种方式很早就已实现对材料、技术和空间的灵活运用,但他们最终追求的是别的,在世界各地做到什么程度难以把握。而从文化角度看,这实际上是全球化的变种,看上去都不一样,其实都来自一个系统,即一组个体的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的复制和蔓延。”

  沉潜8年中国设计市场,在追求建筑的永恒性中,祝晓峰的山水秀逐渐有了方向。“我从业8年有余,在这8年开始的几年,思想认识依然不够,所以我希望通过实践总结提炼,在之后的几年是思想和实践之间的交替,我希望未来能达到一种状态,即思想领先于实践,并通过实践来验证。”

  “不管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如何变化,我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东南亚地区有许多建筑师早就理解到这一点,西亚建筑在现代化以后一直呈现出很强的地域特征,日本通过传承和引进,生长出了新的影响世界的现代性。反之,欧洲近年的建筑有陷入形式主义泥潭的危险,只有OMA(大都会建筑事务所)及其后继者延续着与当代社会积极互动的建筑学实验。而中国,则处于开始建立集体性贡献的阶段。

  2010年,祝晓峰在上海嘉定的乡村完成了一座用青砖木材建造的村民活动室,“这六边形的空间结构能够吸纳周围六方不同的风景。 我把它称作‘风景收集器’,这座具备原型结构的建筑在当地采用了村民最熟悉的材料和建造方法,因而化身为非常本土的建筑。但今后有机会时,我们会尝试将它放在其他地方,例如上海的浦江边或是纽约街头。而它的外表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6 手机:15801363651。
投稿|推荐|提问
热点推荐
最设计更多>>
最话题更多>>
设计企业档案更多>>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