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专:雕塑的成长与掣肘
来源:中华建筑报 时间:2012-03-20 16:17:21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记者:城市是为人民服务的,谁对城市的艺术品具有发言权?
王专:艺术品做完了放在一个大环境里,真正受益的是大众。一个雕塑放在一个城市中,决定权还在领导手上。现在大部分的城市,从雕塑的征集方面基本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委托专家来做雕塑,比如说委托全国10个专家每个人做1个作品,材质、形态、要求都不管,但是需要这个东西符合这个城市的特征。
还有一种征集形式,像雕塑营,或者雕塑比赛,参赛人不一定有资格,不管你是什么人,都可以参加。最终参与评审的有行业内的专家,还有领导,结合几方面的意见作出决定。北京奥运会的雕塑就是这么做出来的。
记者:雕塑成型的资金会从哪里来?可以商业化操作吗?
王专:如果由企业出资,肯定是商业化的;如果由政府出资,需要走政府的程序,从预算到审批有一个非常严格的过程。公共艺术目前还不是一个完全的商业行为。
特别是雕塑艺术,它们只是城市的点缀,如果有了国家立法的保证,就可以避免因领导人的更替而产生的资金变化。
记者:做雕塑的有没有比较大的机构?
王专:确实没有正规的设计院,但在专业的细分上很具体,比方说稍大的广场雕塑,有圆雕和浮雕;再比方说一个广场几十米或者几百米的浮雕墙。圆雕有专业的雕塑家,浮雕有专业的雕塑家,每一个雕塑家可能什么都能做,但他最擅长的就一种。有的雕塑家适合做写实的人物,有的雕塑家擅长做马,跟画画一样。
雕塑家基本是大专院校的老师,跟一些机构长期结合,这种工作性质和方式决定了工作团队不会大。我自己的工作室也是这样一个团队,以我为主。
记者:像你这样10个人的团队要介入政府的项目困难吗?
王专:如果你知道政府有这么一个项目,介入的方式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你要把最好的东西传递给甲方,让他们知道你能做好这件事。如果这样困难较大的话,有时候可以间接参与到此类项目中,和专业的公司合作,而该公司直接对政府负责。
记者:那就是说,也是少数人能拿到较大和较为重要的项目。
王专:名气较大的艺术家机会很多,因为政府官员或者企业比较了解他们。一般的雕塑家被直接委托的比较少。也是需要一个圈子的朋友炒作,艺术评论家给他写文章,办雕塑个展……
记者:你2005年毕业,当时自己要独自面对这种市场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王专:当时肯定比较纠结。做这个行业的人叫艺术工作者,跟普通的企业白领不太一样,如果我们毕业之后直接找工作,很难,除非改行,没有专门的机构,找不到自己的用武之地。这是一个选择。
记者:你一开始就做工作室了?
王专:我研究生毕业后在清华大学工作了一段时间,大概不到一年的时间,做网络设计和平面设计,但是我觉得做这个不能发挥我的专长,跟我的专业不是很吻合。做一项工作第一是为了赚钱,第二要有工作的乐趣,那时候实在没有乐趣。
我现在做这些雕塑,钱的因素不说,完成一件作品,当它们摆在那的时候,很多人去看,就有个成就感鼓荡在心里,不管好与坏,都觉得很欣慰了。
记者:这个行业有类似于协会一样的组织吗?
王专:有。有活动或者展览一起举办,或者有一个邀请赛,大家一起参加,一年就去两次。还有一些其他文化性的活动,没有工作的性质。
记者:它能不能比较频繁地为大家提供帮助或者服务?
王专:它不是服务性的机构。
记者:你的工作室运营得怎么样?
王专:还可以,我们主要做一些合作的项目,跟一些设计公司来合作,从源头上有一些保证。我们毕业时间不是很长,自己创业,很少能接触到政府层面。和一些设计公司以合作的形式保持联络,是我们很重要的业务来源。
记者:当初选择这个专业时你是一个孩子,有没有想到以后要面对一个什么样的现实?
王专:当时肯定想考上大学,包括选择专业方面也没有考虑到就业。
记者:如果以后不做雕塑了,你可能想做什么?
王专:可能做老师。
记者:还教你这个专业吗?
王专:别的专业我不会。我从上学开始画画,一直到大学,将近10年,从本科、研究生到现在毕业6年,差不多20多年了,一直干着这个事情。
记者:你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样的?
王专:我觉得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事业,要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相关文章
-
王耀:满足客户的客户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装饰设计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作为设计院的领导,如何引导职场新人快速适应岗位
- 张展翼:平衡设计中的逻辑和非逻辑
- 刘亚滨:青春一路狂飙
- 设计师高媛:没有完美的设计,都有不同的遗憾
- 优秀指导老师专访 | 从选手到导师 周梦琪的“中装杯”之路
- 中装新网专访 | 蒋燕微:用热爱,谱写设计的每个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设计未来也许更多是经验和软件的结合
- 鴻樣设计郑惠心:创造多方共赢的互动空间
- 南通装饰设计院秦岭:成功的设计创意是实现得了的!
- 蒋缪奕:豪宅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
什么是设计师的成本与价值
近日,《你个设计师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讲了一个故事,表达了大众对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个有
LINKS
中国室内设计与装饰网 | designboom设计邦 | 新华网 | 中国建筑新闻网 | 搜房家居网 | 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 | 中装设计培训 | 凤凰家居 | 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 | 中国网建设频道 | 筑龙建筑设计网 | 视觉同盟 | 湖南室内设计师协会 | 城视窗 | 中装协设计网 | 非常设计师网 | 新家优装 | 行走吧,媒体团! | 新疆室内设计联盟 | YANG设计集团 | 中式设计 | 大宅国际别墅装修设计 | 四合茗苑中式装修 | 设计王DesignWant & 住宅美学Living&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