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见证中国好设计
来源:中装新网 时间:2017-07-18 13:55:48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附:2017中国建筑装饰产业发展论坛高文安先生演讲实录
“传承精神之源 活化传统经典”
演讲人:高文安
高文安先生在“2017中国建筑装饰设计创新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大家好,今年是很特别的一年,今年是2017年,也是香港回归20年。刚好也是我走进中国大陆发展事业的20年。这20年中,我看到这个行业的进步,非常开心,也看到很多年轻的设计师走进这个行业中,做出很好的成绩。所以刚才说深圳的室内设计行业发展的40年,我也在这里工作了20年。
先介绍一下我的公司,我是在香港1975年开的公司,97年的时候陆续地回到中国内地来,在中国深圳开了公司,我的公司就在华侨城的创意园里面,很多朋友也去过、看过。
公司在短短的20年里面,大概在内地的90个城市有项目,在这期间我看到了很多中国文化,是我在香港长大所没有感觉到的,让我打开眼界,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有兴趣。我特别有兴趣的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这是我非常向往的。公司这么多年来,深圳公司总部有200多人,做的项目以传统文化为主。
我喜欢房子,但是我跟我的房子只是谈“一夜情”,我拥有了以后,做完了以后就再继续做其他项目,所以我不会考虑得太长久。
深圳华侨创意园/MY OFFICE
20年来,我已经落脚深圳,把香港的家也搬到深圳来,要更好地、更有效率地把我的工作做好。这个是在华侨城LOFT公馆安的家。里面有一些我收集了很多年的文化的东西,有艺术品,有画,也有一些时尚的家具,这就是我自己的生活状态,我用的家具都是很朴素的,简单的。
这是我客厅的一部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客厅的吊顶,是在一个意大利的古董店里看到的,它也是以前一个旧的房子吊顶,我喜欢它是因为它的上面都是用手绘的,有一种古旧的感觉。当我做那个房子的时候,就把它搬过来了。
这是客房的一部分,有佛山的陶瓷、四大天王。这些都是民间的东西,在我家那么多年。
我有自己的健身房,我是非常重视健身的,所以每天都尽可能地做运动。
下面是我在创意园里面开了我的办公室,办公室的旁边有我的咖啡馆、面馆,这些都是为了把公司的形象做好,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我希望通过这些,让大家对现代生活的追求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方向。我们的咖啡馆、面馆也做得比较成功,我们也准备把面馆、咖啡馆开到伦敦去。
这个是我的办公室,很多朋友过来看到一个设计师的办公室能够做成这样,只有两个字形容,那就是“震撼”。如果你们有时间,非常欢迎你们去参观一下我的办公室,这个是我的大堂上楼梯的地方,可以看到楼上办公的地方,楼下是接待台,旁边的楼梯就是我们开会时候用的。这个灵感来自于欧洲露天主场的概念,也是解决了交通的问题。
有一个小小的游泳池,也是希望公司的员工工作之余可以安静下来。
下面是二楼总大开间的办公室,有一个门斗,这是我在上海的时候,看到拆房子,看到那个石库门就非常喜欢,因此跟施工单位说,能不能把这个给我?他就收了我200块钱,我把石库门搬到公司做装饰用。我喜欢这种改变用途的传统东西,我一直希望尽量的朴实,尽量的踏实,尽量的走民间路线。这是我工作的态度。
我的办公室里面也有健身房,这个健身房也是不对外的,只是给员工健身。因为现在年轻的设计师都不停地说工作很累,要加班,其他的时间消耗得很多,但是对自己的身体状态没有补充,所以我希望他们有多一点时间把自己的身体调整好,再去把工作做得更好。
相关文章
-
朱时均
《中华建筑报》副总编辑 中国建筑装饰百强评价办公室主任
-
刘志勇
湖南省室内设计师协会秘书长
-
韩加兴
北京弘高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华东中心副总暨苏州设计院院长,新加坡钧石设计营造集团(苏州)有限公司合伙人
-
张明杰,我对世界的抵抗
张明杰像是一座钟表,每日严丝合缝地按着既定轨迹前行;但其内心又极其渴求突破。
- 项天斌:屌丝设计师的逆袭之路
- 罗劲:建筑应该像从土壤里长出来的一样
- 曾秋荣:设计如人,人如设计
- 李益中,我的“策略观”
- 连自成: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 王黑龙,不尖叫
- 乔汉华:用心耕耘设计这口田
- “玩家”何樾 :旅行、跨界
- 胡子然:专注餐饮,只做品牌的领航者
-
什么是设计师的成本与价值
近日,《你个设计师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讲了一个故事,表达了大众对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