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看到照明行业的一则轰动消息——木林森联合体收购了欧司朗,后来被证实此消息属实。然而,在很多人讨论着木林森如何如何的时候,我却一点兴奋不起来。
首先是早已传出木林森在切入谈判,有些媒体也做过靠谱揣测;其次大部分新闻媒体报道在这个收购案中用了一个让人很不舒服的开篇“欧司朗已正式同意…”!言下之意是木林森一直在求着人家,一家一直爱理不理的;不知道是媒体认为木林森真的卑贱还是国人心态太“屌丝”!反正,我觉得不管什么买卖都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达成,如果欧司朗无意出售其照明业务,谁也买不来。另外,木林森与IDG及义乌国有资本运营中心联合收购,那么木林森占比多少,不知引入资本是否能完全利好?呵呵,开篇就来一顿牢骚,各位见笑了。
一、行业冰火两重天,你的心脏还好吗?
目前国内照明行业是有史以来最热闹的时候:一天一家企业倒闭,三天一起并购大案(中国企业收购外国企业),并购了国外知名企业让我们觉得扬眉吐气,加二连三的倒闭又让我们心情堪忧;这样“一惊一乍”的着实吓死宝宝们了!
不过这种现象虽然说明还有不少中国照明企业活得挺好、挺滋润,但同时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当下,收购多少让人有些担忧!
二、最忌刷存在感的“中国式并购”
收购别人的企业无非由以下几种(政治层面以及恶意竞争的除外):
1、 赚钱:项目火热,强势介入(一种新兴行业或火爆的企业拿来就可以赚钱);
2、资源整合:你的渠道或技术我用得上(为渠道、为专利、为技术);
3、共赢:强强联合,共赢天下(产业链整合);
4、消除隐患:一家小公司的某个产品或技术对自己形成冲击;
5、闲置资产再利用:即你的东西没什么用了,我刚好需要。
除此之外,在中国还有一种并购现象也不少见——暴发户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我称之为“中国式收购”。正常的收购应该是大公司收购小公司、上下游产业链并购、技术和渠道互补收购等,但在中国我们经常见到小公司收购大公司,收购的业务和自己也一样,别人的核心技术还不给你……比如联想收购IBM、吉利收购沃尔沃、康佳收购东芝,包括本次木林森收购欧司朗,虽有品牌商标和渠道,但核心技术的确不在范畴!
这里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样的情结:
1、我可以做好产品(但凡有这种情结的收购,其本来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基本都是偏中低端档次)。
2、我公司实力很强大收购了国际巨头:有钱,任性!
缪国元科技与革新是发展动力晨光涂料董事长
严港引领膜材行业新常态上海劲弩实业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