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转型升级中。同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陶瓷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不少陶瓷企业愈加扩大门店,开始集中资源。但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高大上”产品的消费需求减弱,陶瓷企业还需尽快转型。
一、刚需人群未必消费得了大店产品
房地产的继续减速和经济结构的持续调整,使得最近几年本来就不景气的陶瓷产品销量骤减,这一冲击在一二线城市体现得尤为深刻。过去,一二线城市在陶瓷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里得到最大规格的重视,很多品牌仅仅经营一线二线城市就已经跻身第一阵营,他们通过终端的大店模式,让品牌形象迅速提升,比如箭牌就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大店模式得到提升,并且树立了行业地位。
终端经销商也通过大店模式获取了足够的利润,虽然没有通过店大欺客,但是一个明显优于竞争对手的大店还是让终端经销商占尽了优势,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形象提升之后的品牌给人高端的印象,价格顺理成章的也上了一个台阶,带来丰厚的利润。近年经济下行的市场行情,中高消费被政策继续限制之后,刚需人群成为市场消费主体,这部分消费者未必消费得了价格高大上的大店产品。这让昔日在一线二线城市通过大店模式挣足彩头的品牌变成了未来一段时间最受煎熬的一部分品牌群体。
二、消费者需求更加分散和多元
过去,陶瓷行业有一明显消费特征:消费者需求聚焦。陶瓷消费者对自己的实际消费需求模糊,意识形态被主流的市场品牌引导,导致大量的消费者聚焦在市场重点品牌中。所以大店模式在以往的发展中占据优势。如今这一消费趋势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消费者需求被割裂成了很多模块。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趋向多元,以及消费者自己不断地学习和不断被市场诸多品牌各种花样层出不穷的教化,让消费者早已心如明镜一般。
如今的局面,反倒是消费者需求越来越明确和细致,被已经分割成不同的消费市场需求。不单单是大店模式的品牌,整个陶瓷行业品牌如果没有意识到消费者需求由以往的聚焦状态转型为更加分散和多元的形式,想通过一种模式就参与市场竞争,几乎没有胜算。2016年,采取大店模式的这些品牌更加需要对自己的消费群体进行细致研究,采取必要的调整政策,而不是在大众和高端间继续徘徊,导致大店消费受众模糊。
缪国元科技与革新是发展动力晨光涂料董事长
严港引领膜材行业新常态上海劲弩实业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