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走好建筑工人产业化发展之路
目前,国内的建筑业工人主要以未经过系统培训的农民工为主,无论是社会、企业,对其职业生涯发展、个人素质提升的关注都较少。比如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评定不够科学、合理;高素质技术工人在城市落户、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难以落地;对工人的技术培训体系不健全。而且随着国内“人口红利”和低成本劳动力优势的减弱,这些问题将更加凸显。产品和服务是由从事产品和服务工作的人创造的,没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不可能创造出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要经过长期培养养成的,并且还必要建立起一套运行有效的长效机制。所以,走建筑工人产业化发展之路是一种必然选择。
一是倡导工匠精神,优化高技能人才生存环境。要使全社会形成“品质化”、“精细化”的生产观念。尤其在典型企业大力褒奖、典型人物树立宣传方面,将传统的小规模“点”式宣传扩大为有计划的系统性宣传;另一方面,积极应用新媒体,使“推动式”宣传可以转化为“主动式”宣传,从而实现“工匠精神”的真正深入人心,树立起崇尚“工匠精神”、尊重“工匠人”的社会风尚,不断优化高技能人才的生存环境。
二是打造工匠辈出的机制。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促进供给制改革落到实处,制订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具体措施,确保“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全面落地。相关部门建立科学合理的“工匠人”的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术评价考核体系,对于技术能力的评价突出实用性、实效性,提高高技能人才的薪酬福利水平,改善农民工的生活品质,从机制上保证“工匠人”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和生存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工匠人”的生活质量。
三是提升工匠群体素质。加强技术工人培训,着力提升操作工人的技术技能素质水平。要发挥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四个方面的积极性,建立起立体交叉、注重实效的操作技能人才培训、使用、提高的制度体系架构。可由相关部门牵头,建立覆盖更全、标准更高、机制更优的技术工人培训体系,例如在社会、学校(含培训机构)、企业三个层面建立连接更加紧密的培训体系,以改变现在普遍存在的农民工“不培训就上岗”,或教学与实践脱钩的情况。
四是优化工匠管理的体制机制。要加快畅通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的通道,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系,拆除农民工在户口、就业、住房、就医、社保、子女入学、升学、高考等方面的藩篱。可优先考虑在城市已生活工作一定年限(比如说十年)、技能素质达到一定级别(比如说高级技工)的高技能人才,使他们尽快市民化,享受市民的正常待遇,使他们能够长期在城市安居乐业、幸福生活。还应当设立一大批专门从事建筑工匠管理的专业公司,将广大的建筑产业工人组织起来,发展起来。
5
走好信息化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说,“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信息互联技术”作为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来一次重大的、革命性的技术,已经深深地影响着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特别是“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加快了信息互联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但是,客观地说,目前整个工程建设行业的信息化水平还不高,个体差异还比较大,少数优秀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企业级信息集成应用,达到了企业信息化3.0水平;也还有一些企业仍处在岗位级工具性应用水平(即企业信息化1.0);大多数企业则处在部门级应用水平(即企业信息化2.0),其中一部分企业正处于部门级应用向企业级集成应用的过渡阶段(可以称之为企业信息化2.5)。
工程建设企业信息化困难重重,概括起来有“三座大山”:一是IT产品与企业管理的“两张皮”;二是各业务系统之间的“部门墙”;三是业财资税之间的“数据篱”。这“三座大山”严重阻碍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化和提高,我们必须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持续努力,搬掉这“三座大山”,否则,企业信息化水平不可能实现根本性突破和质的飞跃。
一是真正克服“两张皮”。建筑企业信息化,就是将建筑企业的运营管理逻辑互联网平台化,通过信息互联技术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实现企业管理数字化和精细化,从而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效率,进而提升社会生产力。这里,理清建筑企业的运营管理逻辑是前提,管理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关键,数字化和精细化是方法和途径,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提升社会生产力是目标和目的。
建筑企业运营管理有着它的基本规律和基本逻辑,对于IT企业来讲,应该从需求端出发,少一些互联网思维,多一些实体经济思维,以实体企业为主,以满足实体企业的管理需求为目标。IT企业只有研究透建设企业和行业的需求,提供符合需求的产品,切实解决“两张皮”的问题,使建设企业得到健康发展,IT企业自身也才能得到持续发展。企业经营管理只有真正运用信息互联技术,才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才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生产力水平。
二是坚决打掉“部门墙”。信息化是以一定的标准化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必须通过管理标准化、标准表单化、表单数据化、数据信息化、信息集约化来实现的。建筑企业要多一点互联网思维,要站在IT的角度去思考,你既然要用这个技术,那你就得适应技术规则的基本要求,要想在火车道上跑,就得把轮距做得跟火车轨道一样的宽度才能快速行驶。
由于工程建设行业的特殊性和多样性,我们在推行管理标准化的时候,不能仅仅在管理行为的标准化上花气力,更应当在管理语言的标准化上下功夫。具体来说,就是要把管理语言细化到管理信息因子,通过统一的数据编码,形成统一的计算机能懂的管理语言,为实现管理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创造条件。管理信息因子标准化数据编码及其应用操作规范,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统一语言,二是统一信息交互规则。以管理语言的统一性满足管理行为的多样性。
在进行企业级信息集成应用顶层设计时,必须着重考虑好核心、基础和目标这三大问题,核心是商务业务财务一体化主数据管理,基础是成本过程管控为主线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目标是满足全集团多组织高效运营有效管控。只有能够满足核心、基础、目标这三个基本要求的信息化,才可以称得上基本实现了企业级集成应用。企业所有的业务系统都要在标准统一的主数据平台上进行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才能实现各项业务横向与纵向高效协同集成。这里的关键要素是主数据标准必须统一,各业务系统数据必须与主数据系统互通。否则,各业务系统之间就会形成“部门墙”,数据不通、数据不准、数据不全的问题就难以解决,就会长期制约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三是切实拆除“数据篱”。企业经营的基本逻辑是收支平衡。任何一家企业要想持续经营,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实现收支平衡。工程项目自中标签约开始,到最终结算完成,整个过程涵盖了各类管理行为,这些行为均围绕成本、收入及效益之间的关系展开。实现商务过程成本和财务收支核算的无缝连接,实现商务成本、财务核算、资金支付、税费缴纳等经济数据的完整、准确、一致,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对工程建设企业来说,经营管理的基本指标有两个,一是利润,二是现金流。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经营性净现金流和净利润两大指标上,经济类业务包括业财资税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产生出八组基本数据。这两大指标、四个方面、八组数据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最基本目标,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企业信息化建设就要通过信息互联技术去完成、去实现这种需求。企业信息化只有实现管理和技术深度融合,才是好的信息化,这也是技术应用好坏的检验标准,是信息技术应用成败的试金石。
信息互联技术的应用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慢不得、快不得、停不得、丢不得。慢了就会落后,但也快不得,因为信息化有个过程,同时也不能停、更不能丢,否则就会失去发展的机会,就会被历史所淘汰。可以说,谁拥有信息互联技术谁就拥有未来!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在螺旋式上升、变化中发展的,世界总是在波浪式前进的。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世界的无限变化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和无限的希望,只要我们微笑着面对变化,拥抱变化,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与变化共舞,与时代偕行,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就一定会达到光辉的彼岸,迎来无限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