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什么样的人适合到地产做设计管理
记得朝露在考虑去地产的比较大的一个顾虑,就是不断的问,自己的性格是否适合去公司?传言总是这么说:设计院这个小江湖,人际关系相对来说,简单多了;到了公司可就复杂远了去了。
还是以个人经验为例分享一下。
朝露是之前什么样的人呢?
现在都能清晰的想得起:读书时,就是一个成绩不错,但比较孤僻而没有什么朋友的人;到了设计院,好像这份工作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每天上班除了吃饭时间,也不太和同事交谈,带着个耳机就对着图纸磕。
朝露是不是一个非常内向而不善交际的人?当时就是这么看待自己的。不仅如此,周围的同事也是这么看待,以至于,在刚听说朝露已经提交辞呈的时候,一个好心的大姐,马上电话打给我,非常吃惊的问我为什么要走,言下之意,你知道你自己的性格么?你想清楚了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烫人么?朝露还是好言谢绝了她的建议,但你们可以想象,本来就没有底的内心,底掉得更深了。。。
朝露现在有什么转变呢?
我觉得我根本不是之前的那个内向腼腆的人,原来,我可以是,或者本来就是那么活跃而有意思的一个人啊,这个世界上的独一份,不二家的独立的灵魂!从孤僻到变得开朗;从内向变得喜欢交流;从只喜欢和图纸技术打交道,到变得更喜欢和人打交道;从无趣的一个人变得有如此的好奇心;天,我简直快要爱上现在的自己了。若要朝露认真的说,到底是本来就是这样一个人,还是,经历让自己发生了改变,我觉的都有,其中经历让我进步的比重更大,后面会有专门的文章给各位分享。
针对具体某个人,朝露无法给你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情况太不一样了,我们小时候都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那么简单的故事,却富有那么大的道理。
如果你此刻还在纠结和犹豫,朝露愿意给一个善意的煽动:只要你不是非常死板的人,不是不爱动脑筋的人,不是一个不愿改变的人,我们都要相信我们做设计的这群人素质是相对较高的,这种素质也要匹配我们的自信,那就是,在整个职业生涯的维度上看,不管我们去哪个领域,我们肯定是、或必将是那匹骏马,而不是那只小松鼠吧!
纠结和犹豫,其原因是我们内心的驱动;拥有这种驱动,说明我们是期待改变的人。
这本身就已经预示了一种改变在发生。
五、什么样的情况谨慎考虑去地产
1、个体性格的原因
设计院的工作环境相比较于地产公司要单纯得多,对于性格单纯的设计师而言,适应起来没有那么闹心。
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也有不少朋友在网上咨询过我(详最后的补充的问答内容)。
且不说地产的工作环境是否有那么复杂,只说地产的工作岗位要求,就是需要你是一个善于打交道的人,因为这个岗位的工作本质之一就是信息的协同沟通,做不好的话,个人的努力没有任何意义,接近于瞎忙。
如果对自己的认知定位是非常准确的,确认了自己只适合单纯点的工作环境,这样才快乐和舒适,那么你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2、个体志向爱好的原因
在与网友的沟通中,也有好些是,原本就喜欢结构设计,通过自己的结构设计工作的精进,实现建筑师的最终呈现,这让他觉得最有成就感。
看到这样的朋友,朝露非常高兴,也很羡慕。因为自己的爱好和工作统一的时候,可以迸发出无穷的动力,这种朋友必然是能做好设计的--这样的人很幸福。
这个行业需要这样的设计人,加油!
3、 机会成本
还有相当一部分朋友,正在做着设计,但也不反对甚至向往着要转向地产设计管理,只是这个选择对于个人而言太过重要,所以比较纠结。
这种问题到了朝露这里,个人意见一般如下所述,请谨慎参考:
第一,行业在下行,我们的职业道路应该尽量避免试错,那么以什么标准来判定,就是对每个个体具体情况下,做出选择的机会成本的高低;
第二,比如,设计院的环境本来就利于自己的技术积累和成长,那就一门心思待着磕技术。在我看来,在设计院的技术快速成长机会,其稀缺性是高于去地产管理岗位的--结构设计师类似于游戏中魔法系的角色,一开始很苦逼,但一旦有机会把经验积累升级到位,会特别NB。
所以,这种情况下,权衡清楚你的机会成本,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