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公司上市 要谋定而后动
轻资产,以智力、服务为特点的设计企业要不要上市,这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其中一个重点在于要钱做什么(“投资人股权变现”这个目的不讨论)?
以上各公司的重大信息来自于其公报,并不全面,但从中基本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融资之后的动作有几大方向,
一是通过收购兼并来开拓新的业务或市场以及进行主业的延伸,布局当下政府主导的热点领域。二是做有资本需求的EPC总承包和PPP,三是“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总之首先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把量做大,把市场做宽,不断给股民一些可以想象的概念和好看的数字。
从收益角度来看,工程设计企业的毛利率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居于中游,在建筑类上市公司中居于上游。行业内比较,工程设计总承包类企业的毛利率水平在10%~20%左右,相比10年前的个位数,已有大幅提升。而建筑设计的毛利率在30%~40%左右,那设计公司为什么还要坚持拓展总承包业务?而且风险那么大。
答案是,总承包业务可以快速提升营业收入总量和利润总量。
得出的结论是营收总量与收益率成反比。那么设计企业是否上市,也就是外延式增长与内涵式增长,是量与质的权衡和取舍。
继2016年6月深圳筑博上市受挫之后,对建筑设计企业上市热情浇了一大盆冷水,传言不少企业纷纷暂停上市动作。目前在排队等候的好像只有CCDI上海悉地工程设计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一家。悉地是2016年3月在筑博事件之前发布的招股说明书,因此业内非常关注其进展。据悉今年3月在收到证监会意见反馈后悉地主动申请中止审查,目前是中止状态。
此前IPO被否决的设计公司除了筑博,还有电子第十一院、汉嘉等,虽然个案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但因为设计公司谋求上市企业较少,相比之下,失败案例占比就较高。再加上对已上市公司情况分析,提醒希望走资本之路的企业既要顺势而为,更要谋定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