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年报数据,中建在2016年全年新签合同额首次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约24%;中国中铁2016年全年新签合同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2350.350亿元。相比之下,上述两家企业在新签订单的突破上均呈现新的特点实现重大突破。
然而在新签合同订单充足的背后,五大央企曾经占据着传统市场格局的优势不再明显。市场不断地交叉,以及各板块业务结构的改变,促使着龙头央企形成新的市场格局。
房建业务结构改变 中建仍是龙头
近几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2016年全国房地产用地10.75万公顷,同比下降10.3%;2015年全国房地产用地12.0万公顷,同比下降20.9%; 2014年全国房地产用地15.1万公顷,同比下降25.5%。房地产用地三连跌,迫使企业将国内房建业务重心从住宅、商业地产转移至民生工程、超高层建筑等高端房建项目。
房建市场格局方面,中建业务仍保持龙头地位,根基稳固,市场份额巩固,继续保持在超高层房屋建筑领域的稳固竞争优势。中建房建业务全年新签合约额 12965.965亿元,同比增长 8.4%;实现营业收入 6,202 亿元,同比增长 5.4%;实现毛利 388.1 亿元,毛利率为 6.3%。中标14 个 300 米以上超高层项目,中标数量市场占比达九成。
但是,越来越多企业进入该领域,其地位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如出于转型发展中的中国中冶。2016年中国中冶获得11个房建特级资质,积极抢占市场、打造高端房建品牌,收获塞班岛综合度假村项目(二期)、青岛平度市奥体中心工程(PPP 项目)、桂林漓江信息产业园房建开发项目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
基建市场持续发展却 “暗流涌动”
2016 年,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持续发展。国家围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和统筹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计划,铁路、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位。五大央企基建业务发展稳步提升,个别企业此版块业务发展迅猛。如中建2016年全年基建新签合约额达达5,748 亿元,同比增长83.1%。
中交建在港口建设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2016年,该集团于中国大陆港口建设新签合同额为316.28亿元,同比减少40.40%。剧其年报分析,新签合同额下降较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2016年水运建设市场萎缩。中国港口勘察、设计市场发展缓慢,传统水运业务枢纽港项目明显减少。此外,国内港口建设中低端市场领域正在涌入更多参与者,市场竞争呈加剧态势,其“霸主”地位受到一定到威胁。
铁路市场两极格局或打破
铁路方面,中国中铁仍是国内最大的铁路建筑施工企业。中国中铁2016年度铁路建设新签合同额3,340.1 亿元,同比增长16.9%;国内铁路一级市场占有率为47.4%,继续保持在第一位。中国铁建2016年度铁路工程新签合同额2,651.046亿元,同比减少11.54% 。此外,中国中铁2017年第一季度铁路新签合同额279.8 亿元,下降56.4%。中国铁建2017年第一季度铁路新签合同额215.778 亿元,下降52.88%。
随着中国铁路投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企业加入或拓展该领域市场。如中交建在“十一五”期间进入铁路基建设计业务领域,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境外市场,中交建已占中国企业铁路“走出去”对外承包工程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2016年,中交建于中国大陆铁路建设新签合同额为243.26亿元,占该企业基建建设业务的4%。未来,国内铁路市场“两极”格局可能打破。
PPP模式风生水起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 PPP 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快速扎根,成为了重要的工程建设模式。PPP大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地下管廊是PPP项目一大组成部分。在该领域,中建优势较明显。该企业2016年中标管廊项目里程超 800 公里,其中试点城市管廊里程 237 公里,市场占有率超 4 成,收获一大批重大项目。如西安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计划投资额超过 90 亿元,属目前我国单笔投资额最大、总公里数最长、管线种类最多、智慧程度最高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海外业务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等政策支持企业“走出去”,许多企业已获得欧洲、大洋洲等地区重大项目订单。例如,日前中建与澳大利亚BBIG公司共同签署50亿澳元西澳省基础设施一揽子项目合作备忘录。该基建大单则是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的重要项目之一,将在西澳的皮尔巴拉地区中北部沿海建设260公里铁路及港口设施。
但是,中国企业海外项目仍然主要分布在亚非地区及一带一路国家。以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中交建为例,2016年该集团各业务来自于海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为2,237.70亿元。按项目地域划分,非洲、东南亚、港澳台、大洋洲、中东、欧洲、南美等分别占海外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8%、18%、16%、11%、2%、2%、3%。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企业海外项目仍然主要分布在亚非地区及一带一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