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创业维艰”,但是很多时候,即便我们理解再深刻,也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因为创业者内心的痛苦和焦虑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每次对话创业者,我们看到的都是光鲜亮丽的一面,而非遍体鳞伤的一面。过去,我们只听说创业很心酸,但是并不知道到底有多心酸,我们知道这条路很难走,但是不知道究竟有多难走。所以,想要真正走进创业者的内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比较而言,家装是比较接地气的行业,然而,“互联网家装”概念的出现,让这个行业开始不那么低调,甚至有些狂热,时代好像变了,满世界都是互联网家装在狂欢。
当一件事情过度火热时,就一定会出现问题。果然,没过多久,资本寒冬波及到互联网家装,导致行业迅速进入沉寂期,狂欢过后陷入冷思考。
也许,从一开始,这注定是一场躲不过的追杀,因为对于大部分互联网家装品牌来讲,并没有什么赚钱的逻辑可言,很多时候,我们都对“价格战”恨之入骨,但同时我们也被时代所洗脑,开始变成了连我们自己都讨厌的那样。
需要批评的是,创业者的格局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提升,“山头主义,各自为政”的诟病并未有所改观。更加严重的是,我们看到了不少“虚假融资”、“假数据”等不健康的现象出现,在这一点上,每个人都需要反思。
当然,我们也不能湮没互联网家装的积极贡献,大家有目共睹,至少在标准化、透明化、系统化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创新,对行业确实有一定积极影响,这在过去的家装行业中,是比较欠缺的地方。
2017年,我们需要以全新的思考方式和全新的打法来应对市场的变化,亿欧作为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分享一下看到的几点趋势:
第一,相信科技创新的力量。这一点,我们都做得不够好,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停留在被概念忽悠的阶段,认为家装很简单很好做,真正进来之后发现水很深,这样显然不长远。在新科技和新理念与产业不断结合的大趋势下,我们有理由去相信科技创新的力量。
亿欧此前盘点了VR家装、施工机器人、智能化生产、装配式技术等6项新科技开始在家装产业中深度应用,时机越成熟,科技在家装产业发挥的价值就会越大。当然,技术包括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科技感”都需要加强。
第二,家装产业和家居产业联动效应会更加明显。事实上,家装本身是服务,背后需要家居建材企业作支撑,家装产业变革,也会拉动家居建材产业变革,渠道变革首当其冲。不管相信与否,家装企业会成为家居建材供应链品牌的信任代理和品牌背书,原因很简单,家装企业距离消费者更近,这就是优势。
第三,传统装修公司生存空间会持续遭到挤压,这跟互联网家装火不火无关。中国有超过10万家装修公司,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抢夺了市场的红利,但是在信息逐渐通畅,用户消费行为开始发生改变,品牌效应驱动消费决策,传统装修公司不再具有优势可言。
第四,互联网家装不会消失,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没有造血功能的企业必然会急速出局。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互联网家装被玩烂了,已经到了没有故事可讲的阶段,标准化家装会快速崛起,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没有人愿意提“互联网家装”这个词了。当然,这不是在否定互联网家装的正向价值,长远来看,家装产业借助互联网化的工具进行产业升级还将发挥更大作用,大家都需要思考未来如何“务实创新”。
第五,独角兽会成为过去式,这并非他们的时代。我们过去谈论了太多家装产业规模化效应很差,至今没有出现百亿级的交易巨头,缺乏独角兽,这本身没错。
换个角度思考,面对4万亿的大市场,任何一家企业都是沧海一粟,更何况独角兽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如何成为独角兽不应该是产业新议题,未来领袖才是我们思考并为之努力的目标。
第六,打着“巨头”名义入场的玩家会面临更多挑战。家装的火热吸引了上市公司、公装巨头、房产开发商等巨头入场,不得不说,资源和资金是他们的优势,但是找到合适的团队来运营新项目并非强项,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且试错成本也很高,因为有可能家装是承载了整个公司转型的重要方向。
第七,精耕细作会成为2017年家装产业的关键词。过去3年,家装经历了跑马圈地的时期,很多品牌在短短1-2年时间内经历了高速扩张的时期,少至几个城市,多至二十几个城市,完成“插旗”的第一步,但是并未真正消化,产生应有的价值,所以,放慢脚步,精耕细作会成为2017年关键词。
总结这7点下来,我们始终无法逃离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话题,这可能是产业互联网时代下,绕不过的老话题。如今的家装产业格局,已经形成硬装、软装、家装后市场的三大主力,中间还可以延伸出VR家装、C2B、全屋定制等新科技和新理念正在加剧赋能。
站在整个家装产业发展角度来看,我们都应该看到市场的潜力与爆发力,我们应该对此给予更多耐心和信心,家装产业的未来领袖之争将会在不远的时间内爆发,2017年,应该是我们的时代,所有的创新都应该被时代所记录,狂欢后的创新者更有资格成为未来领袖。(来源:亿欧网)
2017年互联网家装进化之路将存在四大方向
家装O2O深入研究者穆峰曾对互联网家装有个质的概括:“互联网家装不是流量问题,也不是流量属性的问题,更不是订单量问题,而是落地服务和供应链的问题,关注过程才可能有个好结果。”在历经撮合模式后,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往垂直方向发展,业内普遍认为,在市场最终的发展中,平台的垂直性发展会成为一个共同的趋势。但“垂直”意味着线下触角的不断深入,又势必会带来投入与产出的纠结。未来,互联网家装会走向何方?笔者认为,不妨从眼下新涌现的四个趋势加以透视。
趋势一:从单点布营到平台发力为主
在从单纯的撮合交易模式蜕变之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家装平台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施工周期长,环节多,增项漏项多,施工质量验收难掌控。这些都是平台层面难以掌控的盲点。显然,只做线上的平台并不能解决装修公司和业主的天然矛盾。于是乎,平台愈发重视“垂直”模式的经营,其中代表有齐家网、美乐乐、极客美家、我爱我家等。这类平台重在围绕装修的主营业务建立自己的深度壁垒,在市场中形成自我价值所在。
然而,垂直到什么程度?垂直下沉和平台运营各自的比例是多少方能调和出一盘恰到好处的“装修大餐”?业内还在摸索阶段。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平台已经意识到,家装O2O讲求的是线上线下的互补与平衡。一个可以预料的未来是,会有更多的家装O2O平台将重心回归到平台自身的生态经营,从而“赋能”于平台的合作商家,原先平台对线下落地的单点突破也将越来越少。
事实上,单就装修的本质来看,平台似乎更适合主攻同质化、标准化程度较高区块,例如局部装修中的卫生间改造,每一道施工工序都可以标准加以固化,而对于个性化需求较高的新房装修,下放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其实平台从“重”到“轻”的转变自前两年就已开始初露端倪。一站式家装平台齐家网在近两年陆续收购了福建博若森、苏州居美、上海柚子装修,看中的就是这些线下公司的落地服务能力。事实也证明,通过融合两者的基因,新的双赢蓝海被拓展出来。
趋势二:从设计师平台到设计产品化
以审美力著称的乔布斯曾有句名言:“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放在家装业来看,同样的经验也并无不可。传统家装业,设计、施工、材料是绕不过去的三道坎。设计,作为家装的首个环节,极大程度决定着装修结果的好坏。如今,越来越多的家装行业创业者都专注于搭建和强化设计师平台,并由用户直接和设计师进行匹配。这种类似于Uber的形态看似给了用户很多种选择,但带来的副作用也很明显:服务不标准,利益不透明,环节多又不易管理。
因此,越来越多的装修平台会选择将设计师平台打造成一个生态圈,并通过设计产品化来实现用户体验度的提升。一个显见的现象是VR和设计师App几乎成了互联网家装的标配,同时通过对平台中设计师筛选、培训和管理,整体提升设计服务水准、用户体验度,最终实现转化率的跳级。在平台大数据的基础上,设计师也能以更高效、精准的方式匹配给用户,而不是等待用户自己去寻找。再深入一些来看,就是设计通过标准化、模块化的产品来体现,这其中平台的责任是搭建模型,对用户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最终带给用户更轻松的装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