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项目管理中都处于弱势地位,施工单位正逐步被边缘化,面临转型的困局。
前段时间,跟一做工程的朋友(老A)聊天,跟我吐槽,现在的开发商合作没诚意、项目没利润,施工单位的日子不好过,听完他的哭诉,顿时感觉地产行业的水太深。
老A说,他前段时间,跟进西双版纳的一个旅游地产项目,已经降到6%了,质保金扣掉5%之后,只要工地有半点问题那1%就不见了,就这样,业主还要降价。就算没有问题,那1%也不够支付项目垫资的利息,前提还是业主能按照合约按时付款,如果再拖一拖,利息增加,这就白玩。可即便是这样,还有三家公司比我们价格低。
这还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在这场博弈之中,施工单位逐步被边缘化,面临转型的困局。
最低价中标:想中途停工要挟或变更没门
前些年,房子好卖,开发商也不怎么管理,即便低价中标,通过几个变更,还能捞回不少利润。现在,地价贵,政府又现价,手上也没多少钱,导致最终压榨下游的施工单位。
在材料采购上,找材料商都找来,逐一比价,最终锁定材料品牌与价格后,采取甲定乙供的方式,业主自己不买,由施工单位来采购。由于开发商把材料商的价格压的很低,材料商也没多少利润空间,施工单位想要从材料商那里捞到油水几乎为零。材料商都是现款现货,否则不予供货,这个资金又得由乙方垫资来做,而且材料的损耗、质量问题等都得由施工单位承担。
过去,不少企业会通过中途停工来要挟,变相加钱。老A说,业主现在把合同都限制的很死,中途停工总要有个理由吧?没理由的停工,打官司也打不赢啊,最后白白损失了履约保证金。过去,在施工过程中做一个变更或签证,还能获得价格调整,现在需变更,甲方不进行价格调整,这一下子就没得玩了。更狠的是开发商将项目分为多标段,一旦有一家耍赖停工,立刻清场由另一家公司接受,而清场的单位还没有了履约保证金。
材料上没利润,开发商又压低管理费用,最终只剩下人工费,而这基本上很难支撑一家大型的企业的运营成本。老A说,施工单位的生存空间在哪,他也不清楚。
再说说,为啥施工企业争先恐后的上市?不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嘛,这些资金用来干嘛?就是为了适应目前的行业现状啊,不能垫资的施工企业现在直接就会被市场赶出去。
开发商风险转移:以房抵款,好房子永远轮不到你
好不容易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开发商跟你提出,“你是否愿意接受30%的工程款买我们的商铺”。老A答复,公司不乐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直接出局。
楼市调控,房子不好卖,开发商通过以房抵款转移风险,施工单位就变成了开发商抗风险的垃圾桶。老A说,每天都有大量的地产公司找他们以房抵款。我说,有房抵那也不错,至少还是固定资产,还有变现的那一天。
老A说,“有价值的商铺,地产公司不会给我们的,他给的都是经他们营销部门评估了不好卖的风险很高的房子。”老A曾经遭受过这样的祸害,在内蒙古做的一个项目,因各种原因同意了业主以房抵款,施工到了付款阶段,去售楼中心选房号,发现房价都是没折扣的。于是,老A让一个朋友以个人买房者的身份去询价,结果是八五折。知道啥概念不?全款抵来的房子最多能以八五折卖出去,中间15%要自己赔。一个项目本身赚不了多少,这种坑人坑到家了。即便这样,老A去选择了几个比较好的户型要定楼号,业主死活不给,就给了6个户型让老A自己挑,全是垃圾户型。
有钱就是不付给你,缺钱我可以贷给你
不知道是哪一位高人说的,房企间的竞争已是供应链的竞争。加之这几年,互联网金融的放开,不少地产企业也涉足供应链金融。于是乎,大家都玩起了高大上的供应链金融,然后又开始坑施工单位了。
老A说,你说开发商没钱?他只是没钱给施工单位而已。老A最近刚接洽的一个企业,实际上也有两三个月了吧,在合作洽谈过程中,对方表示工程款是铁定要垫资的,但他们也有融资平台,缺钱他们可以贷款。
你得找他们贷款来为他们垫资。在无息为他们垫付款项之后还要支付给他们利息。为了钱,不要脸的地产公司又是很多。为对方垫资,想高价中标,基本做梦。三轮公开竞价,价低者中。
等待行业洗牌,转型左右为难
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用在老A身上不为过。他告诉我,现在迷茫了。转眼间,又到年底了,最怕的就是方向走错了。跟进的这几个项目,没有一个最终能够成单的,不是被无底线的压低价格,就是难以收回款项,付款方式不合理。
行业没有标准,业主才有信心一味地压价。施工单位处于房地产价值链里的落地环节,根据微笑理论,重要性也未放在很高的高度,劳动成果与企业的专业性也很难得到认可。在合作上没有话语权,未来该怎么走,还是一个未知数。
老A说,2017年可能情况更糟糕,现在也只能熬、只能等,等待行业洗牌。市场乱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好的一面转向。无论是政府干预,还是市场自调,反正持续这么被动的让开发商打压,早晚会出大问题。市场的调整会在出问题之前发生还是之后发生我保证不了,但我知道这早晚会做调整。
听完老A的哭诉,或许现在正处于最黑暗的时期,摸不到前路的方向,但黎明迟早会到来。老A这样的智猪博弈心态,正代表着行业里中上游企业所面临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