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千万不能被所谓的“新词儿”所忽悠。要切忌囫囵吞枣,听来几个“新词儿”,就去盲目跟风,一会儿“大数据”,一会儿“云计算”,云里雾里,不知就里。一个经营规模不足百亿的企业,整天还在为把工程项目上的数字弄清楚、搞准确而头痛发愁呢,但却在那里张口闭口“云计算”、“大数据”地说个没完,岂不是“空谈误国、空谈误企”吗?表面轰轰烈烈,实际虚无缥缈,最后是“水中月,镜中花”,“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没有效果,还白白地浪费了钱财,失去了大好机遇。
2、重点推动管理标准化,统筹顶层设计,实现企业管理与信息互联技术的“深融合”。
企业管理的标准化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反过来可以促进管理的标准化。没有一定的管理标准化为基础,信息化就很难进行,如果强行上信息化,也必然会造成无谓的浪费,甚至返工重做。
我国建筑企业的管理标准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规范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管理标准化,如工作文件汇编、管理手册等(也可以称之为管理标准化的1.0版);第二阶段是ISO9000质量和安全职业健康认证为主要特征的管理标准化,如程序文件、标准手册等(也可以称之为管理标准化2.0版);第三阶段是以卓越绩效模式为主要特征的管理标准化(也可以称之为管理标准化的3.0版);第四阶段是在以前管理标准化成果的基础上,将管理标准进行可数字化升级,形成可数字化的管理标准手册(可以称之为管理标准化的4.0版)。企业管理标准化水平,只有达到管理标准化4.0版的水平,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的精细化。可数字化的管理标准化是对企业以前众多的管理流程、工作与工序标准、运营管控报表等进行梳理,统一管理语言,统一度量衡,以满足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条件,形成一套企业统一的、完整的、可数字化的、可操作性强的企业运营管控标准手册,为信息化提供一个良好基础。
上述关于企业管理标准化发展历程的划分方法可以说明两点:一是管理标准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一个逐步由低层级到高层级提升的过程;二是管理标准化只有到了可数字化的4·0水平,才能够满足信息化的要求,才能实现标准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管理标准化达到了可数字化的4·0水平,就能够比较容易实现管理信息化了,而管理的信息化反过来会固化优化企业管理标准,促进管理标准化水平的提高。
企业管理标准化达到可数字化的程度以后,在启动企业管理信息化时,还必须统筹顶层设计。要想做一个好的企业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也就是要有“四个师”:一是要有一个好的“规划设计师”。“规划设计师”一般应由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规划设计师要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态度坚定。企业要搞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化,必须由主要经营管理者提出明确的管理需求。就像建房子,我们是要建宾馆酒店?还是办公写字楼?还是公寓住宅楼?事先必须明确,过程中不能来回变。这个大楼准备建成什么样的档次?低档、中档、高档?事先也必须明确清晰,建造过程中不能变来变去。在做信息化顶层设计时,要重点考虑企业的经营结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运营机制、员工素质以及信息技术选型、技术框架与技术路线、实施团队、资源保障等多种因素。二是要有一个好的“管理架构师”。“管理架构师”一般由企业分管领导担任,有时是由企业主要经营者和分管领导共同担任这一角色的。“管理架构师”如同建房子的建筑设计师,他要提出房子的设计风格、功能布局、开间大小、装修档次等。“管理架构师”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既要懂建筑企业的运营管理,又要对信息技术有一定了解,还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足够的执行能力。三是要有一个好的“IT架构师”。“IT架构师”一般由IT专业架构师或企业信息中心主任担任。“IT架构师”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勤勉务实的职业操守。“IT架构师”就像建房子中的结构工程师,建筑师做出建筑图,结构师就要根据建筑图完成结构图设计。一个好的建筑物必须有好的建筑图和好的结构图,两者要做到无缝链接融合。四是要有一个好的“建设操盘师”(或者项目经理)。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实施信息化时都会成立一个领导协调小组,负责重大问题决策、主要工作部署、资源保障协调等,同时还会成立一个信息化实施工作小组,来负责具体工作落实,这个工作小组组长就应该是信息化的“建设操盘师”。“规划设计师”、“管理架构师”、“IT架构师”和“建设操盘师”这“四个师”是决定企业管理信息化成功与否的基本条件。这“四个师”主要是从角色职能上来讲的,并不是“一是一”、“一对一”的关系,有时可以兼职,有时则需要共职,实行“一人两师”或者“两人一师”,但这“四师”的基本功能是不可缺少的。
只要有了一个可数字化的企业管理标准化做基础,加上“四个师”的基本条件,就一定能够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具有可操作的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再加上扎实推进,假以时日,就能够实现企业管理与信息互联技术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