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对下属项目部的管理上,普遍存在管理的有效性不足问题,这些问题犹如题图一样复杂棘手,最终使企业沦落到“项目越做越小、组织结构越来越松散”的结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看来自项目一线的管理咨询顾问是如何说的。
问题的提出
在咨询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对下属的项目部管理上,存在管理的有效性不足问题,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总部无法及时掌握项目部的进度信息、资源投入信息和财务信息等,导致总部无法及时做出生产指导决策;
2、项目部各自获取相应的营销资源,为自身考虑,借用公司的资质接一些小项目,导致公司的项目越做越小;
3、项目部各自为战,成为独立“王国”,使得公司资源难以合理地在各项目部之间调配,难以提高设备、材料和人员的利用率。
以上问题造成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无法真正控制风险,无法充分利用整个公司的营销和生产资源,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一些公司,索性让项目经理进行区域自救,让大家各找自己的饭吃。这样做在一些中小型建筑企业会出现很大的问题,除了前面提到的项目越做越小以外,组织结构也越来越松散,根本无法从公司层面合理利用资源。
面对项目部的“囫囵枣”,即项目部的信息无法及时传递到总部这一问题,施工企业应该如何寻求突破?
项目部和总部之间的关系
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工程项目的生产过程。
当公司只有一个项目的时候,项目部也就是公司,这时的项目部是五脏俱全的;当公司的项目逐渐增加时,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源可以在多个项目部之间被使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总部,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加,总部能统一调配的资源种类会越来越少,当项目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总部就只能统一调配资金了。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总部是为支持业务主链产生业绩而诞生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工程项目的生产最基本的就是完成工程项目的具体行动——生产,即建立在完成工程项目所必需的资源皆已具备的基础上的活动,我们称之为第一层面的活动。那么为了提供必要的资源,从而使得第一层面的活动得以展开,需要实施资源配置的活动,包括:确定资源需求、获取资源、优化资源、处置资源等,我们称之为第二层面的活动。为了确保第二层面(资源配置)的顺利开展,需要对资金、资源基础信息库(人力资源库、材料设备资源库)、合同评审等进行管理,包括:资金流入控制、资金使用分配、资金流出控制等,我们称之为第三个层面的活动。第三层面是以第二层面(资源配置)为基础,以第一个层面(生产)为目标展开的(如图1)。
图1 工程项目中的三个层面活动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第二个结论:项目部是为及时高效完成工程项目的具体行动(生产)而诞生,是企业效益的源泉。
总部为支持业务主链产生业绩而诞生,为项目部提供设备、材料、技术、资金、人员等生产要素。项目部(项目经理)受公司法人委托,在公司法人的授权范围内,对工程项目进行授权管理,接受总部对项目部的服务,对项目部的工作全面负责,实现企业对业主的合同承诺。项目部是“一次性的临时管理机构,一次性的成本中心,一次性的授权管理者”,它不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带固定的施工队伍,不是成建制的组织,它随项目的开始而成立,随项目的终止而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