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业正在筹划一系列“出海远航”的新动作。近日,为推进中国建材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扩大建材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中国建材联合会牵头成立了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
据记者了解,中国建材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企业联盟,同时又是未来国家发改委组建的国际产能合作联盟的一个子系统。联盟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我国建材行业设计、施工、产能、装备、技术、投资全方位“走出去”发展。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表示,未来,中国建材业要进一步深化“走出去”的认识,拓展国际合作新模式,挖掘国际市场新需求,形成国际化合作新框架,使中国建材业成为全球贸易和产能合作阵容的新成员。
专家认为,发动中国建材企业沿“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走出去”发展,不仅仅是通过国际产能合作扩大建材的对外投资和市场开拓,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16年8月,中国建材企业在境外投资签约、在建、建成项目33个,涉及18家建材企业,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金额4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00亿元,形成了良好开局。同时建材企业“走出去”发展,对住宅产业化也有好处,目前以绿色建材、新型建材为代表的建材业主流产业,已通过远大住工、北新建材等住宅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品出口,形成了建材业与其他配套行业“同船出海”的可喜局面,在供给侧形成新的海外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据记者了解,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成立后,将在建材业“出海”方面,划定以下三方面大致“航向”:
航向一:由低端发展转向高端发展
乔龙德认为,近年来,很多国家和地区经济不景气,并不是我们“走出去”就是黄金满地。如果发展方式不转变,资源配置不得当,还是粗放型发展,即使有市场需求也不一定能获得利益,弄不好还会成为另一种“产能过剩”。因此,“走出去”发展必须从发展理念和组织架构上改变粗放型的思维,不能再以单一的数量发展为导向,复制过去国内粗放型的模式,也不能重复目前国内的技术装备公式,让“仅以量比高低”的无序竞争在国外重演。
业内人士认为,即使国际产能合作也不是原封不动、新瓶装陈酒,而是要创新+绿色+产业链,把对外投资与合作的效果评价建立在耗用资源、能源、产品质量档次和投入产出比回报率高的标尺上;建立在其有没有市场需求与有没有竞争力的评判基础上;建立在是否高效能、高品位、高附加值、高端发展的根本上。要改变以往一家一个工厂、一厂一个产品、一个产品独立经营和形不成与上下游配套的经济发展模式;改变大批量、低价值、低效能的发展模式和形不成应有的附加值、高回报的发展模式;改变在市场单打独斗的商业模式和形不成共享共赢的发展氛围;改变就建材发展建材,不延伸、不拓展,甚至有条件可开拓其他领域的合作项目却视而不见的经营模式。真正形成产品与产品上下游间配套集成与相互照应、生产资料采购与产品销售相互集成、物质产品与非物质产品相互补充、产品制造与服务业相互连接、产品深加工与相关领域相互合作强大的融合共享局面。
乔龙德说,由低端发展转向高端发展 ,最重要的是要创新技术,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把创新驱动贯穿于技术装备提升的全过程。重点提升研发与设计水平,瞄准国际领先与高端水平,自然会降低能耗与提高环保标准,自然会提高智能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与提高中国制造在国外市场的占有率;增加中国创造在国际市场中的比例,使应该获得和尽可能获得的利益在创新提升中实现,最终形成他人不可替代的性价比。
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一家参与企业表示,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装备的提升和资源组合方式的改变与提升以及商业模式的拓展与创新,可扩大我国建材行业的传统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影响力。